未來的順風車,路在何方?

(本文相關數據來自網絡,本文觀點僅代表筆者個人,如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本文2377字閱讀需要4分鐘。)

2018年以來,滴滴順風車連續發生多起危害乘客安全的惡性事件,引爆了順風車行業何去何從的爭議。

滴滴順風車,從顛覆出租車行業開始起步,在短短几年間,從交通出行領域挑戰舊體制舊模式的先驅領跑者,再到誕生僅半年就佔據整個市場份額76.8%的行業統治者,最終淪落為被無限期下線的社會輿論唾棄者。

2018年8月31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召開第二次會議,決定自9月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對所有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2018年9月10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發出通知,自即日起,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打擊非法從事出租汽車經營的專項整治行動。加強順風車平臺駕駛員背景核查、嚴格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和維穩主體責任、健全完善投訴報警和快速反應機制、嚴厲打擊非法營運行為。

從嚴整治之下,順風車路在何方?

未來的順風車,路在何方?

順風車營運名不副實 逐利平臺野蠻生長帶來諸多隱患

順風車是在21世紀比較流行的詞語,是指搭便車、順路車、拼車的意思。順風在中國漢語字典裡有順利、和順之意,也指順著風向行進。

從1998年開始,北京的王永先生就提出並堅持踐行著愛心順風車這個概念,順風搭載路人超過萬人,得到社會各屆的好評。他曾經向有關部門提過很多建議,希望能夠把順風車制度化,鼓勵更多的車主像他一樣加入順風車活動。只不過,因為堅持完全免費的公益化順風車理念,車主沒有任何利益的驅動,乘客也對天上掉餡餅的事心有疑慮,一直沒有在社會引起大的反響和回應。愛心順風車的推廣之路始終坎坷崎嶇,響應者寥寥無幾。

滴滴順風車的出現,實現了乘客通過平臺呼叫順路的私家車,並向車主支付燃油補貼費用,既調動了車主順風搭載的積極性,也為市民提供了一種比出租車、公交車、地鐵更為便利的出行方式,使順風車真正走進了百姓生活。2015年4月,滴滴順風車啟動車主招募計劃,截至2015年底,已佔據整個市場四分之三的份額,僅用半年時間,就改寫了市場格局,甚至把更早佈局的天天拼車、嘀嗒拼車等遠遠甩在身後。

未來的順風車,路在何方?

在2018年8月27日下線之前,滴滴順風車每天二百多萬的順風單,給滴滴帶來了每年近8億元的重大收益。順風車作為一個新生的行業,在資本逐利的推動下,迅速得到接近瘋狂的野蠻生長。

時至今日,滴滴順風車死去還沒有活來,主流出行平臺紛紛佈局,滴嗒順風車、哈囉順風車異軍突起,大肆搶佔滴滴丟失的市場。2018年12月,哈囉從單車平臺升級為出行平臺,開始招募順風車主,並拿3000萬補貼司機和乘客,據官方稱20天招募了100萬名司機,推進速度之快令人吃驚。今年2月,哈囉正式宣佈在全國上線順風車業務。今年6月6日,高德順風車開始在廣東、武漢招募順風車車主,高德方面表示,計劃近期在部分城市上線試運營公益順風車業務。7月初,專車平臺曹操出行也宣佈將在9月上線順風車業務。

2019年9月21日,國內首場順風車行業標準聯席共研會在杭州舉行。來自交通、法律、安全等行業的專家學者及順風車用戶代表圍繞順風車行業發展本質與方向進行了深入研討。共研會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共享出行首席專家尹志芳披露了一組數據:目前,全國範圍內已有40家企業開展順風車業務,業務涉及400個城市,超過1500萬輛註冊車輛,註冊乘客超過5億,全年出行35億人次。數據表明,順風車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業態,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面對眾多的順風車平臺,人們不竟要問,到底哪家平臺才是真正的順風車平臺?筆者最近兩年分別以車主或乘客的身份註冊了滴滴、滴嗒、哈囉、天天用車、拼客順風、阿爾法、一喂七家順風車平臺,通過對七家平臺的測試體驗,只有滴滴、滴嗒、哈囉、一喂接到過定單搭載過乘客或以乘客身份坐過順風車,其它三家沒有接到過定單。

未來的順風車,路在何方?

通過親身體驗,筆者認為,目前國內已上線投入營運的順風車平臺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順風車平臺。現有順風車平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主乘客都可以發佈行程,都不是乘客在車主的出發地上車搭載順風車,乘客發佈的行程起點與終點始終與車主發佈的行程不可能做到完全相符,雙方的行程能有70%的重合度就不錯了,沒有幾乎100%的重合度,這種情況下勢必造成車主必須要從自己的出發地多開幾公里去接乘客有時必須經過車主的終點再開幾公里將乘客送到乘客目的地。

這還是順風車嗎?真正的順風車應該是乘客起點與終點的距離少於車主起點與終點的距離。並且雙方的行程線路應該完全重疊,這才是真正的實現了空座分享降低私家車空駛率的順風車搭載行為。

交通運輸部表示,順風車和網約車是不同性質的出行,不能以順風車名義行非法營運之實,規範私人小客車合乘,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門、企業、合乘雙方等共同參與的多方協同治理機制。合法的私人小客車合乘應當具備兩個核心要件:一是以滿足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二是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而且駕駛員提供合乘服務每車每日不超過2次。

未來的順風車,路在何方?

然而,事實上現有順風車平臺往往是劍走偏鋒,不僅偏離了“順風車”的真正含義,而且還存在著巨大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隱患。以滴滴順風車為例:無數黑車無業人員利用滴滴順風車平臺專業從事非法營運活動,每天沒有固定的上班線路,卻實施假順風載客,每天頻繁接單發單,允許不限本地牌照的車輛註冊,疏於嚴格的順風車車主的篩查。由此帶來的惡果終於出現,兩條鮮活的年青生命因為滴滴順風車而隨風飄逝,引發舉國申討,滴滴被迫下線整改至今元氣大傷無法上線。

因此,筆者認為,以上這40家順風車平臺固有的運營模式,註定是不會走遠的,除了有影響力的前幾家平臺名稱人們知道外,剩下的幾十家平臺名稱有誰還知道?如果滴滴今後再上線還是不改變以往的運營模式,滴滴也將和絕大部分順風車平臺一樣最終會被市場拋棄走向堙滅!

筆者認為,只有走進城市社區,為千百萬社區私家車主提供互助出行的順風車平臺才是真正的順風車平臺,這才是順風車的未來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