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以及王陽明的格物方式

格物,以及王陽明的格物方式

王陽明

《大學》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朱熹說:“此八者,大學之條目也。”這八個條目該怎麼排先後順序,《大學》接著講:“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是根本問題,基礎問題。更基礎的問題是:什麼是物,怎麼格。王陽明曾三天三夜對著竹子格,想要悟道,體力不支吐血暈倒了。關於物我的看法,看上去的確像個主客觀兩分法的認識論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西方哲學始終通過分類、推理等方式推演,有一種說法,西方科學是當時哲學在這種推演方式下的一個分支。而在中國,物我的問題與倫理問題混雜在一起,從始至終都帶有神秘色彩。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講:“物,猶事也。“王陽明在《大學問》中也講:“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直接把物指向事,並將主客觀聯結一起。物和事這兩個詞本來有明顯的區別,但到後來就越來越分不清。使得物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於是

格物這個概念越來越成為一個做事概念

《大學》裡有句話講“事”:“物有本末,事由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與趨勢,跟著規律做事,把事情做成,大概就是達道了。既然格物就是格事,當然研究終始、先後、趨勢的學問比其他更為重要。所以雖然在工業、科學方面落後,在研究宇宙生滅和週期規律方面,中國從來不甘落後。在中國傳統上,先後的問題比物本身性質的問題要重要的多。

格物非常重要,而且格局高的人格物最終是為了治國平天下,這一點印刻在我們的民族性之中。《大學》講:“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反過去,翻過來講,還是要學習事、物,鑽研事、物,去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與趨勢,才能有所作為。中國歷史上講時勢、天時的書本比西方要多得多。一閒談就是天下大勢,這是顯學。格物在我國曆來都有一支縱談天下大勢的流派。

那麼如何才能確保自己對於事物規律與趨勢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依然是個玄學問題。王陽明引入了善惡和良知的概念,並且強調了心念的作用,後來總結了四句話: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無所謂正確與否,而只是善惡與否,而善惡自然存於人心,致良知,心即理。

這不是技術層面的修煉,這是信仰層面的堅定。結合著知行合一的說法,可以深刻體會到在中國傳統中所說的格物,不是去研究物體,而實實在在是做事的概念。並且判斷的最大的標準,在於做事的決心與堅定性。在王陽明看來,這也不是完全是玄虛的理念問題,如何去尋求一個堅定的價值觀方向,還涉及到如何煉的方法論問題,王陽明強調了四個詞:

  1. 惟精:他在《大學問》中講:“蓋其功夫條理雖有先後次序之可言,而其體之惟一,實無先後次序之可分。其條理功夫雖無先後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 “惟精惟一”,源於尚書,大概的意思就是,所有這些事情,必須要於一點發力。在事上煉,事上磨,而且具體是什麼事,並不重要,只要是致良知的。
  2. 盡心盡力:“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做事情要全力以赴。
  3. 去私心:朱熹講“去人慾,知天理”,王陽明譬喻人心如鏡,鏡子被私心弄髒了,則物不明。“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
  4. 不自欺:盡心盡力和去私心都是面對事情及做事情時的要求,而不自欺就是反躬自省的要求,自己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要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這麼多概念,意思其實也很明白,就是光讀書沒啥用,安安心心做事,才是中國傳統認為的格物正道。王陽明說: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