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廈門兩個“村官”雙雙落馬!拿股權收分紅,涉黑涉惡腐敗被開除黨籍

東南產經網

有內涵的時政、財經

社會新媒體

「关注」厦门两个“村官”双双落马!拿股权收分红,涉黑涉恶腐败被开除党籍

曾幾何時,蔡某和蔡某某是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蔡厝社區老百姓眼中的一對“父母官”,承載著帶領群眾發家幸福生活的職責和重擔。而因為私慾和貪腐,他們把人民群眾賦予的“小微權力”變成了個人的搖錢樹,等待他們的,無疑只有鐵窗和淚水。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翔安區紀委監委深入一線調研,深刻檢視本轄區村(居)幹部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通報1起社區黨員幹部涉黑涉惡腐敗典型案例,堅持以案釋紀釋法,用身邊的反面典型教育警示全區村(居)幹部。這種教育猶如一場“及時雨”,振聾發聵、滌盪心靈,讓人深受教育和啟發。

「关注」厦门两个“村官”双双落马!拿股权收分红,涉黑涉恶腐败被开除党籍

社區主幹雙雙落馬

源自權力尋租留出的空間

蔡某,從2009年7月開始,先後擔任蔡厝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黨委第一書記,成為社區一把手

蔡某某,2009年擔任蔡厝社區副主任(2012年起主持社區工作),2015年8月起任社區主任。

據悉,他們兩人在一起任職共事期間,違反政治紀律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壞選舉紀律,收受禮品禮金,而且還違反群眾紀律,縱容涉黑涉惡活動,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2019年8月,兩人均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其違紀所得被收繳,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在長長的悔過書中,蔡某寫道:“之前以為通過與他人合股承建工作,出力拿到‘股份’而獲得分紅,得到這些錢是應該的,是勞動所得。但隨著對事件的深入瞭解分析,我終於明白了,以前所謂的合法的收入是錯誤的,自己把問題想得太簡單,完全沒有法制意識,不懂法,不畏法,人家送給你錢完全是基於你的特殊身份,我直到今天才徹底醒悟。”

“我從老實苦幹的農村人,蛻變成一個貪腐的社區幹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失去了覺悟,失去了警惕性,失去了自我約束,直到最後把黨的紀律拋到腦後,一步一步走向犯罪深淵。”如夢初醒的另一名社區主幹蔡某某一樣悔不當初,但為時已晚。

“言必行,行必果”,權利尋租留出的空間,必然導致嚴重的後果。“以乾股形式非法獲取供沙管理費等14萬餘元,收受排水渠、水閘工程等好處費20萬元,接受銀行業務員為了拉儲提供的大量購物卡……”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就發生在這兩個社區主幹身上,他們兩人最終不可避免地成了“金錢的俘虜”。

“蔡厝案”的一個慘痛教訓就是,社區兩個主官利用管理社區集體資金的職務便利,接受某銀行業務員請託,將集體資金存放到指定銀行,從而多次收受該銀行業務員送予的現金、購物卡等,造成嚴重違紀。

這無疑再一次提醒各級黨委政府,基層管理無小事,必須高度重視村(居)幹部的日常教育,一發現苗頭和傾向性問題時就要及時“咬耳扯袖”提醒,果斷“剎車”制止,防止由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堅持一案一警示

加大教育力度建立長效機制

8月上旬,在蔡厝社區會議室,翔安區紀委案件審理室負責人宣佈了對蔡某、蔡某某開除黨籍的處分決定,並對社區“兩委”幹部及小組長進行了一次教育警示。發生在兩名主幹身上的違紀違法事實,讓這些社區幹部有點反應不過來,一個個滿臉錯愕,覺得好像都是不可能的事。

與此同時,針對“蔡厝案”涉及的有關問題,翔安區監委向新店鎮發出了《監察建議書》,要求加強警示教育,排查清理社區銀行賬戶,建立防範廉潔風險的長效機制。

9月,區紀委監委通報這起典型案例,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汲取深刻教訓,切實引以為戒,把政治紀律擺在首位,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杜絕,自覺同黑惡勢力劃清界限,嚴守黨紀國法底線。

前不久,一堂別開生面的廉政警示教育課在翔安區新店鎮黨委會議室內開講,圍繞蔡某、蔡某某兩人職務違法涉嫌犯罪案件進行了深刻剖析反思。這堂課上出了“火藥味”,讓參加聽課的全鎮機關幹部和社區主幹個個屏氣凝神,聽得非常專注,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醒。

鼓鑼社區一名主幹課後表示,這堂課如同一場洗滌心靈的“及時雨”,解了渴、充了電,振奮了信心,鞭策自己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居民服務,做居民的貼心人。

能不能讓真心為民、廉政自律的服務理念真正滲透在基層幹部的心中,關鍵還需要建立長效機制,提升幹部的紀律法律意識。為此,新店鎮紀委制定了《廉潔自律承諾書》,要求鎮機關幹部和社區主幹簽字承諾。

“我承諾,要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蔡厝社區主幹違紀的覆轍,堅持做到廉潔自律、廉潔奉公、絕不假公濟私、貪贓枉法,自願接受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監督。”在廉政警示教育課後,新店鎮各社區書記、主任紛紛簽訂了廉潔自律《承諾書》。

之後,新店鎮紀委督促所有社區及時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跟進開展警示教育,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抵制各種不良之風,進一步增強社區幹部廉潔意識和紀律法律意識。為防患於未然,督促社區加強對集體資金的管理,規範好社區集體賬戶,自覺抵制各種不良之風,避免發生違紀違法問題,鎮黨委對開設銀行賬戶過多的社區主幹、出納共27人進行了廉政提醒談話。

根據區監委的《監察建議書》,新店鎮立即行動起來。經排查,在新店鎮41個社區中,7個城市社區賬戶比較規範,34個“村改居”社區中共有176個銀行賬戶,其中超5個賬戶的社區11個。針對社區銀行賬戶過多過雜的問題,鎮會計站及時制定社區賬戶管理辦法,規定社區開設銀行賬戶必須經過居民代表大會通過,後報鎮政府審批,且賬戶總數不能超過5個,避免出現社區賬戶過多的現象。

“社區銀行開戶過多,容易導致社區幹部被圍獵的風險。在指導、敦促蔡厝社區撤併多餘賬戶的同時,鎮裡還對其他社區做了排查清理,對開戶數做了適當限制,並對11個社區開具了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目前已撤併銀行賬戶15個,社區賬戶過多的問題基本整改到位,這就從源頭上管控住職務涉案的可能。”新店鎮紀委負責人表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