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歌你聽了會起雞皮疙瘩?為什麼?

中山本地新資訊


大家好!我是【治癒小音館】

什麼樣的歌曲讓我聽了會起雞皮疙瘩呢,其實有幾首歌曲讓我聽了都會起雞皮疙瘩,但一首是讓我覺得是噁心的起雞皮疙瘩。另一首卻是讓本人感到震撼,可以說是衝擊你內心深處的一種感覺。

第一首《忐忑》,說到歌曲《忐忑》大家一定都聽過了,可以說是龔琳娜老師的成名曲。

當時《忐忑》一經推出便瞬間爆紅,可以說是風靡一時,年度傳唱度最高的一首“神曲”。歌手龔琳娜也是憑藉著歌曲3《忐忑》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臺上,當然本人不是說《忐忑》不是一首好歌曲,這首歌曲能夠火起來就肯定有著它的“過人之處”。


其實每次看到龔琳娜老師演唱這首《忐忑》時哪誇張的表情再配以歌曲本身相對詭異的旋律,著實讓我心裡瞬間起了雞皮疙瘩。

當然歌曲本身的詭異旋律與演唱時的表情誇張也是《忐忑》的一大特色之所在,可能本人對這種“特色”並不怎麼來電罷了。

第二首:華晨宇版《易燃易爆炸》

歌曲《易燃易爆炸》出自於民謠女歌手陳粒的創作,陳粒近兩年也是獲得了非常多觀眾的認可。這首《易燃易爆炸》在很早之前就有聽過了,第一次聽就喜歡上了這首歌曲,直到我聽到了華晨宇,在天籟之戰上演唱版本的這首《易燃易爆炸》確實讓我又再驚豔了一次。

華晨宇版本的《易燃易爆炸》表現的更加為之的“瘋魔”,如果說陳粒的易燃易爆炸是看透了渣男的伎倆,用一種放縱沉淪的姿態進行報復與嘲弄,華晨宇的易燃易爆炸則全然是另一個故事。


華晨宇演唱的更能衝擊人的內心深處,穿透力也更強,但無論是陳粒還是華晨宇都為《易燃易爆炸》增添了不一樣的“生命力”。

對此各位網友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呢。歡迎評論區和小編一起探討。

治癒小音館


華晨宇《假行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首歌,也許有的人聽的是崔健版本的,但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歌手》節目中,當時,華晨宇一把嗓音一架鋼琴,漆黑的舞臺中一片模糊的光,我彷彿經歷了一個夢境,看到了一個人的一生,一邊嘶吼著想要掙扎出這殘酷的現實,一邊卻又不得不順應盲從殘酷的現實,相愛而不敢靠近,推遠又不捨,矛盾重重,痛苦煎熬。

我聽的時候渾身起雞皮疙瘩,也許沒經歷的人不懂得那樣的矛盾,但有過經歷的人真的是太有感觸了,讓人戰慄的歌曲,很完美,謝謝華晨宇的改編,也謝謝原唱兼詞曲的崔健。





隨其流揚


華晨宇《假行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這首歌,也許有的人聽的是崔健版本的,但我第一次聽這首歌是在《歌手》節目中,當時,華晨宇一把嗓音一架鋼琴,漆黑的舞臺中一片模糊的光,我彷彿經歷了一個夢境,看到了一個人的一生,一邊嘶吼著想要掙扎出這殘酷的現實,一邊卻又不得不順應盲從殘酷的現實,相愛而不敢靠近,推遠又不捨,矛盾重重,痛苦煎熬。

我聽的時候渾身起雞皮疙瘩,也許沒經歷的人不懂得那樣的矛盾,但有過經歷的人真的是太有感觸了,讓人戰慄的歌曲,很完美,謝謝華晨宇的改編,也謝謝原唱兼詞曲的崔健


願得一人心7138


我覺得現在能讓我起雞皮疙瘩的歌曲太少了,我是八零後,很喜歡以前的歌,現在的歌我覺得很多都是口水歌,很容易唱,但是聽幾遍就膩了,以前聽歌就喜歡聽曲子,現在的我更喜歡看歌詞,當然如果歌曲能唱出自己心聲的,我就會很喜歡聽,會起雞皮疙瘩。


居安思危的媽媽


這首《嫁衣》讓我渾身不自在,不只是起雞皮疙瘩那麼簡單,看歌詞你就知道了。

歌詞:

媽媽看好我的我的紅嫁衣

不要讓我太早太早死去

啊媽媽看好我的我的紅嫁衣

不要讓我太早太早死去

夜深 你飄落的發

夜深 你閉上了眼

這是一個秘密的約定

屬於你 屬於我

嫁衣是紅色

毒藥是白色

但願你撫摩的女人流血不停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但願你撫摩的女人正在腐爛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一夜春宵不是不是我的錯

一定要聽到最後..

另推一首

我的阿姐從小不會說話

在我記事的那年離開了家

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樣大

我突然間懂得了她

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瑪尼堆前坐著一位老人

反反覆覆念著一句話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我的阿姐從小不會說話

在我記事的那年離開了家

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阿姐啊

一直想到阿姐那樣大

我突然間懂得了她

從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阿姐啊

天邊傳來陣陣鼓聲

那是阿姐對我說話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嗡嘛呢叭咪哞嗡嘛呢叭咪哞


二小姐音樂合輯


到底什麼樣的歌才能被稱為好歌?



好歌有標準嗎?

這個問題如果你問一千個人,結果就是可能會有一千個答案。

“聽完之後腦子裡不斷迴響旋律的”。

“喚起我共鳴的能感同身受的,勾起回憶或帶來期許”。

“重視編配的歌才叫好歌。編配不一定要複雜,但一定要用心”。

“一首能感動得讓我起雞皮疙瘩的歌就是好歌”。

“歌詞有內涵”。

那麼換一種問法,你最喜歡的歌是那首歌?

應該也是各抒己見,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A可能喜歡《甜蜜蜜》,B可能喜歡《小蘋果》,C可能喜歡《雙截棍》,根本沒法分出個高低上下。

所以,由於喜好不同,人們對於好歌的定義也是不同的。

————————————————

首先人分地域,歌也分地域。

粵語歌一般在廣東和香港傳唱度比較高,

比如許冠傑的《浪子心聲》被翻唱過無數遍,但是聽不懂的人還是不喜歡。

而閩南語歌的地域性可能就更強了,不是講閩南語的地方几乎沒有人聽,但是閩南語歌也有傳唱度很高的,比如《愛拼才會贏》。

其次,一首歌多少帶有點年代屬性,年齡不同對年代的認同感也會不同,對歌曲的喜好也不同。

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人,喜歡聽《東方紅》《歌唱祖國》

爸爸媽媽70,80後的人,《冬天裡的一把火》《凡人歌》應該會有某種故事情懷。

我們90後喜歡《十年》、《七里香》等等

而00後更願意聽現在熱榜上的那些歌曲。

第三,我們的認知往往取決於情景,不同的情景通常會引起不同的結論。

也就是說同一首歌你在不同時間和地點聽,感覺可能是不一樣的。

比如你看電視聽到《當你老了》,把你唱哭了,那你就有可能喜歡上這類風格的歌曲,從此遇到民謠風格的都很喜歡,你開始喜歡《成都》《南方姑娘》、《董小姐》、《南山南》……

喜歡傾向會引發傾慕,類似於愛屋及烏,反之亦然。

又比如你看了《中國新說唱》,你聽了他們哇啦哇啦跟連珠彈似的唱了一大串

,會想這他媽唱的什麼啊,從此說唱類的歌曲都不喜歡了。

最後就是你覺得是不是一首好歌還取決於你當時的心情。

你高興的時候,以前你覺得美滋沒味的《小蘋果》真是特別帶感。

你失戀的時候,你覺得《可惜不是你》最能表達你的內心。

你失望的時候,你覺得朴樹的《平凡之路》寫的就是你自己。

關於這幾點分析,雖然說得可能有點片面,但是我覺得多少還是有那麼點道理。

至少我就是這樣的:

楊千嬅的粵語歌都很好聽,但你讓我聽上一天粵語,我肯定是拒絕的。

而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映山紅》和《鐵血丹心》這些年代略久遠的歌真的是我最愛。

我現在喜歡聽毛不易,聽梁博,聽陳粒,覺得他們的作詞作曲都非常打動自己。

有一句話總結非常的好: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中學的時候聽不懂《十年》,聽不懂《後來》,聽不懂《海闊天空》,而經歷了失戀,畢業,獨自闖蕩後,好像能夠理解,當初在電視裡因為一首歌就淚流滿面的人了。

人們喜歡把自己的經歷套用在歌曲裡,而後發現感同身受,淚流滿面。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歌曲能引起大家共鳴的原因。

這些好歌與不好歌的根源,說到底就是音樂的鄙視鏈,玩古典的瞧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瞧不起搖滾的,玩搖滾的瞧不起玩流行的,但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玩說唱的。

而到了我們聽眾就是口水歌跟“好歌”的互相鄙視,覺得聽誰誰誰的歌就是俗。

拜託,都已經9012年了,沒道理你聽陳奕迅的歌就高人一等,我聽許嵩汪蘇瀧徐良的歌就是土包子吧?

每個歌手都想創作出一些又能紅又有意義的歌曲。人家歌曲紅了,你又說人家是口水歌,不算一首好歌,人家唱不紅你又說人家水平差。

並不用在意什麼樣的歌才“配”稱為一首好歌,只要你喜歡,那它就是一首好歌。


申美人申音


陳雪凝——《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

每次一聽到這首歌就起雞皮疙瘩。什麼遍體鱗傷還要笑著原諒,什麼酒館對她打了烊,我的天,整一個倒貼的,玩夠了被拋棄的酒鬼,我能說活該嗎?

胡楊林——《香水有毒》

又是一首苦命痴情女倒貼自己,奉獻身體自動上門的悲傷故事,完全沒有一絲自尊自愛,什麼不該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呵呵,只有呵呵。

說一首我很喜歡的,正能量,瀟灑的歌曲,也是聽的很有動力的歌:

劉惜君——《我很快樂》

感情很美好,在一起很幸福。但是如果你背叛了我,或者不合適分開了,我會毫不猶豫的離開,別以為你有多了不起,姑娘我才不伺候呢!你以為你是誰?沒有你地球難道就不轉了?

有贊同的嗎?


問答小可愛


昔圭認為有一首歌聽了真的起雞皮疙瘩。

那就是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

第一,歌名就讓人覺得詞作者語言貧乏。

老鼠愛大米,怎麼聽怎麼低俗。中國語言這麼博大精深,詞彙如此豐富多彩,居然要用這樣一對搭配。

我們古詩詞裡彩雲追月,和風扶柳等等搭配都如此詩意盎然,就算你是風兒我是沙也比老鼠愛大米高上幾個層次。

老鼠愛大米,首先老鼠就是一個令人生厭的動物,在文學藝術中也是下三濫猥瑣的形象;大米雖然是我們日常主要食物,但是大米稻穀都沒有什麼文化上的象徵意義。


這一對意像簡直失敗透頂,噁心透頂,令人聽到渾身起雞皮疙瘩。

第二,歌詞也是俗不可耐。

“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老鼠怎麼愛大米啦?

愛吃大米。

這是愛情嗎?

我愛吃土豆,那我和土豆有愛情嗎?

人們還愛吃豬肉呢?

哈哈。

笑話。

第三,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這首歌居然火了。火的一塌糊塗。大街小巷都是這首歌,你不想聽都不行。

妥妥的,噪音汙染。

侮辱我的智商,侮辱我的情商,把我所有關於愛情的浪漫想象都按在鄉下廁所裡摩擦。


昔圭讀史


我經常聽的一首:張傑的

這首歌一開頭就是飆俄語 後面飆國語 加上張傑的獨特的喉嚨 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 特別是俄語高潮部分 第一次聽這首歌是深夜 真的會聽的頭皮發麻 相比原版我更喜歡張傑這版 謝謝


森語工作室


變聲的、奶聲奶氣的、無病呻吟的、歌詞邏輯混亂的、吐詞含糊不清的以及那些追求怪異的非正常發聲的歌曲,一聽就起雞皮疙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