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起漲三大特徵 不成拒絕的上漲機遇

每隔幾年——長則三五年、短則一兩年,股市總會有一波較大級別的牛市行情出現。實時捉住牛市起漲階段的投資機遇,選準股票、踏準節奏、重倉反擊,是每個投資者求之不得的事。

起漲階段的市場特徵

所謂牛市“起漲階段”現實上就是一輪大牛市的第一波行情,把握起漲階段的投資機遇,首先要熟悉“起漲”前和“起漲”時的市場特徵。

我以為“起漲”前的市場特徵一般表示在三個方面:一是指數已大幅下跌且延續較長時候。不管是下跌的絕對點數、相對幅度還是延續時候,都顯現出明顯的“跌透”特徵。一般來說,大盤從高點下跌的“絕對點數”達500-1000點以上,對應的“相對幅度”到達30%-50%,“延續時候”最少在半年至一年以上,市場“跌透”的能夠性較大。

二是股價已大幅縮水且同時陪伴著新股破發現象不竭舒展。一方面,一些之前上市的老股股價從高點下來已近腰折,有的甚至只剩了個零頭;另一方面,一些新股、次新股不竭地逼近或跌破刊行價,有的新股甚至在上市當天就告破發。而且,這類破發股票的家數不竭增加,破發的水平越來越深,這類情況的出現通常為市場“跌透”的信號。

三是投資者持有的籌碼處於深套當中,賬面浮虧嚴重。“起漲”前的市場如同拂曉前的黑暗,投資者大多看不到希望,甚至對股市投資出現失望情感,不但不敢買入股票而且不時湧出大量拋盤。從倉位來看,大都投資者持股比例較低,大跌後擔憂大盤和個股仍將下跌,因此恐懼和所謂的“謹慎”心態佔了上風。

牛市起漲三大特徵 不成拒絕的上漲機遇

再來看“起漲”時的市場特徵,一樣表示在三個方面:一是人氣極端低迷,成交屢創新低。不但中小盤股成交筆數不多、每筆股數稀少,偶然在長達數分鐘的時候裡竟沒有一筆成交,而且一些大盤股交投也不活躍,偶然要想買賣一兩萬股股票都很是困難,要有多筆成交且延續較長時候才能完成買賣;二是漲不易跌也難。不管是大盤還是個股,某一時候似乎都處於“麻痺”狀態,雖然漲起來很費勁但跌起來一樣不輕易,即使因外力出現上漲或下跌幅度也很是有限,而且延續時候很短,很多個股很快又收復“失地”或跌回原地;三是觸底反彈時常常指數漲得不多但個股漲幅較大,分歧板塊和個股之間在全部“起漲階段”顯現出明顯的先普漲、再輪漲、後補漲的市場格式。

起漲階段的操縱要點

起漲階段的操縱要點重在把握倉位、品種和心態三個方面。

首先是倉位。可以說,決議投資者牛市起漲階段操縱成敗的關鍵在於倉位,只要具有充足的倉位才有能夠跑贏大盤,否則將是“無米之炊”,跑贏指數也就無從談起。起漲階段的倉位原則上越重越好,具體持倉比例需因人而宜。對於有後續資金跟上的投資者應只管滿倉,每次遇大盤和個股下跌還可補充資金、買入股票;對於沒有後續資金供給的投資者倉位控制在七至八成為好,原則上不應低於五成。

其次是品種。持有什麼樣的品種間接關係到起漲階段的投資收益甚誠意態。在確保倉位比例的同時,還須把握兩點:一要留意搭配,既不要滿倉一隻股票也不要過於分離,中小投資者一般以持有3-5只股票為好;二要突出重點,從分歧階段板塊之間相互輪動的特點動身,公道設置持倉品種:起漲階段早期應重點買入股價超跌、估值偏低、盤子較小、股性活躍、最有能夠率先上漲的股票,中期應重點設置漲幅落後大盤和其他個股、輪漲或補漲能夠性較大的股票,前期應重點從防禦性戰爭安邊沿動身,適當設置一些大盤藍籌股,一旦大盤見頂回落,這類股票跌幅常常很是有限,能幫助投資者有用躲避下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