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量價齊跌,房價有望降溫



土地市場量價齊跌,房價有望降溫

影響房價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供需關係之外,土地價格一直是房價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土地本身就是房產組成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則是土地收入是地方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地價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影響房價的走勢。尤其是對於那些“地王”項目,基本上都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價格變化。

近期,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土地市場出現了量價齊跌的狀況。截至10月末,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共計成交2717幅,相比上月下降18%,同比減少8%;成交建築面積總計15446萬平方米,同環比分別下降17%和22%。10月土地成交總金額為3095億元,環比大幅下跌38%,同比也有16%的降幅;成交單價方面,當月平均樓板價環比下滑20%至2004元/平方米。

從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到,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成交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地塊本身的問題之外,更多是房企對於未來市場的判斷不容樂觀。畢竟相比於統計機構來講,一線的房企其實更加具有發言權,無論是客戶的接受度還是客戶的消費習慣,房企或許更能瞭解實際情況。

土地市場量價齊跌,那麼房價是否會下滑。從整體市場來講,當下市場依然是以穩定樓市為主,即使是多項因素影響房價,但是出現大範圍和大幅度降價的情況或許很難發生,不過對於一些區域來講,如果本身監管不嚴格,加上產品價格和價值有很大的差距,那麼降價銷售也是難免。畢竟市場還是能夠自我調控的。

樓市有望降溫,一方面會呈現價格上漲速度減緩,部分區域和項目會出現降價促銷的情況,比如此次的雙十一就是房企降價促銷的最好機會。另一方面是購房者的數量減少,觀望情緒嚴重,無論是炒房者的退出還是普通購房者的再等等,都會影響銷售速度。而對於其他數據來講,諸如房企的銷量或者是整體市場的平均價格,雖然能夠穩定在一個數值,但是從漲幅的比例來講,樓市還是有所下滑的。

對於購房者來講,土地市場只是一個參考,畢竟房價能否下降影響的因素很多,樓市有望降溫,但想要房價回到多年以前的水平或許很難實現,畢竟即使是降價,但相比兩三年前,價格依然是上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