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一天为什么会有一天24小时?在古代就有人们提出过这种问题,可是在古代生活的人们没有手表,也没有闹钟,一天当中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十二个时辰,而没有比现代更加精准的刻度。但是在现代,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个困扰了古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了。

地球上一天之所以会有24小时,那是因为地球一直在匀速的自转当中,而它自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又刚好是24小时,因此在人们看来一天就是24小时了。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个天然卫星,这个卫星自从地球形成的不久就伴随着地球出现了,它就是月球,这个自古以来受到无数人喜欢的星球,它是真正意义上“看着”人类“长大”的星球。

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并且在漫长的星体演变中一直默默的陪在地球身边。可是在远古的人类的记载中,他们是可以在天气晴朗,月光幽幽的时候清楚的看到月球上面的陨石坑以及环形山的,科学家们分析,可能是在那个时候,月球距离地球比现在更近。

而在时间慢慢的流逝后,月球就渐渐的离地球越来越远了,而美国科学家曾经在月球的表面放置过一个测距仪,而根据这个测距仪,科学家们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月球正在不断离开地球。形象一点的概括就会,月球正在与地球闹“分手”,而这一但分手的时间达到了两亿年,那么地球就会在那个时候,多出一个传说中的“第二十五个小时”。

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我们都知道,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而月球也不例外。但是在地球与月球产生万有引力的同时也发生了潮汐作用,而正是这种潮汐的作用力,而地球在自转的时候就会因为这个潮汐力的存在,使得它有着轻微的变慢。同样也是因此,月球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中远离着地球。

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据科学家研究,因为村子潮汐的原因,使地球每自转一周,就会增加一定的时间,不过这个时间增加的并不均匀,因此并不容易测量,于是科学家将收集到的数据取了一个平均值。得到的是地球每自转一圈,就会相应的增加2毫秒。同时月球就会在每天3厘米的距离跟地球“疏远”。

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而每天增加的这点时间需要不断的积累2亿年,地球才会出现传说中的“第二十五个小时”,也就是那个时候,人们才会苦恼这多出来的时间应该怎么办。不过也有可能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出现,因为科学家 们暂时还没有肯定月球已经跟地球“闹翻了”,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时候,月球虽然还是会不断的离开地球,但是一旦到了某个“界限”,它又会不断的接近地球。

两亿年之后,因为月球的离开,地球有了“第二十五个小时”?

就像是一个周期一样,月球最终还是会“原谅”地球,重新回到地球的旁边。因此有可能在未来,人类永远不会多出那“第二十五个小时”,不知道各位对于这个消息是开心呢,还是失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