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又跌一跤,接下來該如何操作?

大盤又跌一跤,接下來該如何操作?

阿里巴巴為什麼會成功?阿里巴巴從來不為看得見的機會佈局,永遠只為未來投入,所以他成功了。那我們可以找到投資成功的方法嗎?

我們看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宏偉而遠大的願景,這就是企業的長期目標。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往往存在矛盾,長期目標的實現需要不斷的投入,但是短期目標是要盈利。

公司投資人需要盈利,因為他們看到盈利心裡才踏實,公司的員工需要盈利,因為盈利的部門往往是績效最好的。這個時候誰還在乎公司的長遠目標呢?只要現在能賺錢,現在把盈利做好就行了。

我們對比百度和華為兩家公司,百度的競價排名多麼賺錢,但是現在百度卻在為競價排名還債。華為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000億,如果不投入,這1000億完全就是多盈利的,但是華為看的更遠,現在默默地投入,未來必然加倍奉還。

其實大家都能看到短期和長期利益的衝突,但是短期利益太誘人了,要放棄短期利益太難了。

基金業績不可持續也是這樣一種原因,一隻基金到了收益頂峰時往往開始走下坡路,難道基金經理不知道高位要減持股票嗎?

他們肯定知道高位繼續投入是危險的,但是為了基金短期業績必須要不斷的買入。在牛市中後期正是市場漲得最好的時候,也是投資者熱情最高的時候,投資者以短期業績排名選擇基金,如果此時減持股票,那麼自己的基金肯定會跑輸其它基金,這時候就會失去客戶,失去客戶就等於失去業績。

沒有哪隻基金願意在牛市最容易獲得客戶的時候,放棄短期利益長線佈局。

每個人都會面臨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衝突,並且大家都比較在意短期利益。兩個投資者見面了,首先要問就是最近盈利怎麼樣啊,沒有人問長期收益怎麼樣。

一年三倍的很多,三年一倍的卻很少。沒有長遠規劃的人是很難走到牛市的,因為老早就被一路上的波段給淹沒了。

最近行情確實很讓人著急,3000點上不去,剛站上就要跌下來,想要賺錢看來只能做波段交易。

3000點以上賣出,等跌回來了再買入,看似是最適合A股的交易策略,實際上這正是大眾虧錢的原因。

我們是第一次漲到3200點的時候就開始賣出的嗎,並不是,剛漲到3200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才開始入場吧。

那為何現在一漲到3000點以上就開始想拋呢?每次剛剛開始盈利,大盤馬上就要開始下跌,到手的利潤又被回吞,真後悔沒有早點止盈。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種認識,盈利了就拋,等跌了再買回來。

這就是典型的後視鏡效應,看過往總能迅速找出最優解,但是隻看後視鏡開車是非常危險的。

高拋低吸或許短期可以賺到一部分利潤,不過將要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如何精準判斷出最後一個波段,而不錯過牛市。

當最後一個波段來了,漲到3000點就賣了,之後市場繼續上漲,根本無法判斷這是牛市來了,還是一次假突破。就這樣漲到了3500點怎麼辦?肯定不敢買入,此時心理想的一定都是怎麼還不跌啊,市場越漲越害怕,越不敢買。

當漲到4500點的時候,才發現牛真的來了,再幻想跌下去已經無望了,此時那些踏空的人開始大筆買入,甚至加槓桿入場,目的就是想要以此彌補之前的踏空造成的損失,這樣做的後果會是什麼,相信不用多說了。

不要說自己不是普通人,肯定不會這樣做。這就是人性,大多數人都不能免俗。就像關於房價的問題,已經買了房的見不得有人說房價下跌,還沒買房的天天抱怨房價咋還不跌。

如果我們也只關注眼前的得失,每天都要看好幾遍賬戶,就會被股市每日的漲跌淹沒。太在意眼前而忽略了長遠佈局,這正是普通投資者失敗的原因。我們應該多學學華為,不要學習百度。

都看到這了,還不關注一下嗎

☞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

大盤又跌一跤,接下來該如何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