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首期功能正式上線

11月5日,“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標誌著“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一期功能正式上線運行。

“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網絡監管應用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實踐。平臺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聚焦最前沿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聚力最新技術成果的集成應用,聚能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以大數據為驅動,運用分佈式採集和爬蟲技術,通過數據感知、動態模擬,多方位採集海量信息數據;以雲計算為算力,對全互聯網大數據信息進行雲存儲和運算,實現上億級商品圖片及海量風險信息的計算處理;以人工智能為支撐,綜合運用圖形文字識別、相似圖比對、關鍵詞搜索、語義分析等基礎算法,對風險數據進行有效識別判別;以區塊鏈技術為保障,對電子數據進行可信保全與存儲。

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首期功能正式上線

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首期功能正式上線

建設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正是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貫徹和有力行動。通過網絡監測平臺的建設,把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域鏈等最新技術深度應用在市場監管的前沿領域,對提升網絡市場的監管能力和風險預控能力,加強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網絡營商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歷時三年

2017年,原國家工商總局與浙江省政府正式簽署《共同推進浙江網絡經濟健康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議定在浙江建設“全國電子商務監測中心”。

2018年,國家發改委做出批覆,“電子商務信用建設工程”納入國家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項目。

2019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委託浙江省局在此基礎上開發建設“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

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

六大業務系統

網絡交易監測系統、移動和社交監測系統、電子證據管理系統、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電商主體信用系統、網絡交易監管協同平臺

三大輔助系統

統一應用支撐系統、運維管理系統、安全保障系統

實現六大監測功能

網絡經營主體監測功能。“每家網店都將通過系統進行實名校驗”,監測獲取全國主要電商平臺網店,以及移動社交電商、小程序、移動應用等網絡經營主體信息,通過與總局主體信息庫的比對校驗,判別電商主體的真實合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網絡客體行為監測功能。“各種網絡違法行為都可能被定位追蹤”。通過開發人工智能違法行為風控模型,有效提取違法可疑特徵,對風險較高的網絡違法行為進行定向監測,及時發現和鎖定違法風險和涉嫌違法線索。首期功能上線,將先期對網絡禁限售商品、網絡虛假宣傳、網絡價格違法、知識產權侵權、網絡傳銷等五種網絡違法行為實施監測。

電子數據存證固證功能。“各項操作流程經電子存證都經得起司法檢驗”。運用區塊鏈技術對PC端及移動端涉嫌違法的網絡交易主體和商品信息進行固定和存證,確保監測數據可追溯、可證明、可信賴,無法篡改。

分析研判預警處置功能。“各種網絡交易風險都可能納入預警預測”。通過海量監測數據的分析處理,及時發現苗頭性、趨勢性的網絡交易風險,為網絡監管部門提供風險預警和風險提示,以達到網絡違法風險早發現、早預判、早處置和早化解的目標。

數據交互協同聯動功能。“各項有效數據都會相互聯通共享”。平臺將構建聯通各電商平臺、市場監管部門及各業務系統的數據交換樞紐和大數據高速公路,支持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的數據交換和協同聯動,實現多元、多層、多維的網絡監管協作和數據互聯共享。

大屏展示可視化功能。“各項監測成果將顯示在監控屏幕上”。多主題、多維度顯示監測所採集數據及分析結果,按照經營主體、商品類目、重點地域、時間演進、產品屬性等向度進行多維度立體展示。

實用案例

某網店銷售標價為1000元的華為HUAWEI P30 Pro手機,被系統通過價格模型監測發現,系統進而定向採集售後評論、退換貨記錄、產品宣傳等相關信息,通過大數據聚合分析判斷屬於疑似假冒華為手機。

某公眾號發佈宣稱“高回報、高收益”的招商項目,被移動社交監測系統監測鎖定,系統通過分析該公眾號內容發現存在“人頭費”的有關表述,進一步通過對該公眾號轉發鏈路分析發現有近萬人參與傳播,系統初步判斷存在疑似網絡傳銷風險。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有關部門、全國各省市市場監管局及全國主要電商平臺代表參加啟動儀式。

文章來源:中國市場監管報,特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