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錯還連續降息?專家:美聯儲是在應對危機

經濟不錯還連續降息?專家:美聯儲是在應對危機

美聯儲。圖據新華社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10月30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到1.5%至1.7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三次降息。

隨後,阿聯酋、科威特、巴林、巴西、沙特等多國接連降息。美聯儲的降息原因為何,對普通消費者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如何體現呢?

美聯儲連續降息多國央行跟進

據《華爾街日報》及《紐約時報》報道指出,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和對於全球經濟增長遲緩的擔憂是促成美聯儲的這次降息決定的原因。美國今年第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1.9%,低於前兩個季度。儘管消費依然堅挺,但商業投資出現了下降。

報道稱,雖然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在年初暫時性地提升了美國經濟,但隨後貿易摩擦及全球經濟疲軟嚴重打擊了製造業,造成出口下降,美國商業投資下降了3%,工廠和辦公室花費下降超過了15%。CUNA互助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夫·瑞克將1.9%稱為符合長期增長趨勢的“軟著陸”。

美聯儲連續降息引發多國央行跟進。31日,巴西央行將利率降至歷史新低,從5.5% 降至5.0%,12月可能還將迎來新一輪降息。從2016年以來,這已經是巴西連續第12次降息,但目前為止對刺激經濟依然失敗。

除巴西以外,多國也隨之降息。巴林央行將隔夜存款利率下調至2%,一個月存款利率下調至2.6%。科威特央行降息至2.75%。沙特央行將回購利率下調至225個基點,將逆回購利率下調至175個基點。阿聯酋央行也宣佈降息。

美國公司債泡沫或觸發經濟危機?

喬治城大學教授安德魯斯·科恩指出,美聯儲的三次連續降息,這在一個從數字上看起來依然強勁的經濟體來說是聞所未聞的。科恩稱,這一輪降息是出於對危機並不遙遠的擔憂。在經濟增長中降息,這是一種應對危機的做法。

科恩認為,從表面來看,美國經濟還不錯。失業率是近50年以來的低位,通脹率也接近實現目標2%,經濟處於連續125個月的長期持續擴張。然而,撇開表面,美國經濟實際存在很多問題:貿易戰讓美國公司、農民和消費者都耗費巨大;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為2009年以來最壞的一年。往海外看,情況甚至更糟,全球經濟疲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沒有多少彈藥可抵禦經濟衰退。

2008年經濟危機的關鍵成因是美國房貸市場債務過高,而如今的問題則在於美國的公司債。科恩稱,2008年起,因為利率的降低,市場資金成本極低,美國公司紛紛借錢。美國公司如今的負債為破紀錄水平,達到美國GDP的三分之二。而這些公司負債並沒有踏實地用於擴張和增長,更多的被用於抬高股價。據IMF估計,有一半的公司債務都屬於高風險。當這些公司無力負擔,就會像2008年一樣出現經濟危機。

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美聯儲的降息會如何影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財務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利息高低影響著借貸的成本高低,因此,降息將對存款收益、貸款成本等產生連鎖效應,房貸、車貸,乃至信用卡都與之相關。

在連續降息下,美國各大公司都在降低定期存款的年收益。而貸款方面,據美國最大的房貸公司之一房地美的數據,美聯儲今年的前兩次降息就刺激了家庭消費的增長,房貸市場也增長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30年期的固定房貸利率為3.75%。而美國的固定利率車貸則不受降息影響,截至10月底,五年期新車貸款平均利率為4.61%。降息也能影響到信用卡的年利。

然而,《華爾街日報》發現,在美聯儲降息的同時,信用卡年利卻在上升,甚至達到20年以來最高,約17%。因為信用卡公司的積分項目和獎勵政策提高了銀行成本,必須要提高信用卡年利來承擔這部分開銷。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林容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