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安徽界首開放發展煥發勃勃生機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安徽界首市位於豫皖邊界

是長三角經濟圈與中原經濟圈的交匯區域

歷來是客貨南來北往的集散地

東進西出的橋頭堡

市域面積667.3平方公里,人口82萬

是安徽8個縣級市之一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界首市深入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凝心聚力苦練發展內功,以“雙創高地、產業新城”為方向,建成皖西北豫東南首個已上報國務院待批國家級的高新區;以建設皖西北門戶城市為目標,加快融城入園,打造“品質慢城、樂居界首”,入選第二批“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在新時代的引領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鄭阜高鐵已經試營、國家高新區即將獲批,這個皖北縣城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堅持創新驅動 助推區域協調發展

以科技引領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缺科技創新資源、缺重大產業基礎、缺科技金融支持、缺科技人才優勢的“四缺”環境下,界首市通過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型企業快速培育,創新資源和要素高效集聚,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先後七次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國家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試點市;經濟規模與質量實現雙提升,2019年1-9月,全市累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508.14億元,其中,戰新產值229.7億元,佔比總產值45.07%;高新產值230.8億元,佔比總產值45.27%;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12.4%,居全省第4位;新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家,高企累計已達87家;2019年界首在安徽省製造業10強縣、增速10快縣中均位列第3;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共建成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後工作站9家,成立高層次人才創業服務中心、院士專家服務中心,聘請9位院士擔任科技發展顧問,指導產業發展,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持;近百餘家企業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環境科學院等60餘所知名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累計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350多項,申請專利3680項,專利成果轉化率達70%以上,名列皖北之首,位居全省前列。

以高新區為載體 建設“雙創高地”

搭建區域協調發展的創新高地、創業福地,國家高新區是國家為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傳統產業改造的重大戰略部署,但從全國來看在長三角西部區域尚為空白,2016年界首市提出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高新區,著力打造推動長三角區域集成聯動,打通西進東出、承東接西的經濟大動脈,增強區域發展協調性的高效載體。“以升促建”實現工業經濟轉型升級,2018年高新區實現規上工業產值714.6億元、稅收22.5億元,同比增長20%和18%,規上工業增加值146.6億元,同比增長15.2%。集聚產值超億元企業120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超百億元企業1家,2018年安徽省民營企業百強榜中,高新區9家企業位列其中。界首高新區已經由傳統工業經濟陣地轉向高技術產業陣地,並已成為皖西北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地。堅持以“質”建區,園區品牌質量受到廣泛認可,先後榮獲國家高端裝備(農機裝備)製造業試點、國家火炬阜陽界首高新區糧食機械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6項。經多年努力,2018年10月科技部專家組現場調研對高新區以升促建工作給予高度評價,現已上報國務院有望近期成功獲批。

堅持深化改革 以制度保障激發發展動能

堅持以制度創新釋放創新活力、激發創新動力,破除僵化藩籬,全力打造服務發展高地。探索建立“政府搭臺、部門牽線、企業唱戲”的政產學研合作機制,解決產學研合作機制不暢的問題,有力推動本土企業與高端資源開展協同創新;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大力創新,積極推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在投資項目和市場準入兩大領域先行改革,努力實現項目建設“拿地即開工”、市場準入“最好不見面”,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夯實制度保障。

踐行綠色發展 打造循環經濟全國樣板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界首市以“一主雙優格局、綠色製造典範”為引領,以綠色、創新為內核,構建循環經濟、健康、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業,堅持循環經濟與高新技術耦合,推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資源效益深度結合,努力打造循環經濟成為全國綠色發展樣板。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以循環經濟為特色。通過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以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契機,以技術創新促進循環經濟高值化利用與高端化發展,形成再生金屬材料與再生塑料兩大優勢產業集群,獲批國家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企業)6家,循環經濟產業產值佔全市總產值達75%,成為“綠色發展”主陣地。建成國家動力電池循環利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高分子材料循環利用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綠色園區、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園區。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堅持環保是生命。全面實施汙染治理工藝提升工程,圍繞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開展小散亂企業專項整治,通過關、停、並、轉、遷等多種途徑,淘汰了一批高汙染、高能耗、技術工藝落後的企業。率先建成環境監測大數據庫,“藍天衛士”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全覆蓋,高新區依據國家標準建成近2萬畝生態綠化防護林,構建立體化環境生態防護體系,界首市先後獲批全國首批循環經濟示範創建市(縣)、中國綠色發展與生態建設優秀城市。

堅持品牌與質量引領。全力提升產業、產品的附加值,界首的的循環經濟產業堅持“質量第一、品牌引領”,目前全市年回收利用廢舊蓄電池、廢鋁材、廢塑料達260萬噸,產業規模全國屈指可數;追求高端發展,園區企業一鳴新材料以再生鋁為基礎的泡沫鋁,已將其應用於中科院“人造太陽”系統電磁屏蔽,完美的解決了困擾中科院多年的電磁干擾難題;參與標準制定,引領產業發展,華鉑科技等企業參與制定修訂有色金屬等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6項、地方標準8項。

2018年,界首循環經濟產業實現產值615.7億元、稅收18.5億元,分別是2005年建園之初的34倍、26倍,已帶動4萬多個家庭致富,催生了眾多千萬富翁和億元企業,帶動商貿物流、信息通訊等相關產業發展,在全國循環經濟產業發展中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建設皖西北門戶城市 奮力開創開放共享新局面

近年來,界首市通過堅持強化企業服務理念,優化資源配置,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等舉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效益,連續3年被中國社科院評為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前10位,全市GDP增幅已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以企業服務為重心 練好服務發展內功

界首市始終秉持抓經濟工作以企業服務為重心,堅持“企業需要的時候政府立馬出現,企業不需要的時候,政府遠在天邊”的理念,創新開展“三七工作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經濟快速發展。堅持三分政府七分市場。一手託政府,一手託市場,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堅持三分基層七分全局。以基層視角,全局視野提升工作質量,利用基層的視角,梳理出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利用全局的視野科學系統地分析詳細問題。堅持三分招商七分服務。招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花三分的時間研究招商,花七分的時間研究服務。重點在產業扶持政策、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支持、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讓項目落地更快,企業發展的環境更優。

界首堅持打造企業服務品牌,不斷創新企業服務方式,通過開展“四送一服”“三個在企”“兩個問計”“五個遍訪”“企業家沙龍”“界首讀書會”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密切了政企關係,促進了產業快速轉型發展。

堅持成效在發展中檢驗、在企業中檢驗,界首市優質的企業服務,增強和鼓舞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先後引來了天能電池、南都電源、駱駝電池等一批上市企業和中鹽集團等大型央企來界投資發展。天能、南都等企業不斷加大投資規模,在高新區探索“園中園”式發展,為界首實現“千億產業、千億園區”建設注足發展動力。

以融城入園為主旋律 打造氣質人文高地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界首市堅持以“一分建、二分管、七分養”的新理念來經營城市,建設“品質慢城·樂居界首”,著力建設生產、生態、生活三生共融的產業新城,堅持片區綜合開發,完善路網結構,實施市民中心、公共建築整體推進PPP項目,建設功能複合型城市綜合體,實現產城融合,加快融城入園。推進養城公園建設,打造公園裡的高鐵站。以豐富城市功能為重點,圍繞高新區配套建設商業、居住等生活設施 , 建設森林公園、沙潁河生態景觀,構建森林繞城、城水相依,園在城中、城在園中的綠色生態網絡。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圍繞“有溫度、有情懷、有氣質”發展理念,高標準推進全國城市設計試點工作,理順規劃關係,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週期品質意識。今天的界首一場場交響音樂盛典、一個個讀書分會,讓科技與文化在山腳分手、在山頂重逢,以文化涵養氣質,以書香浸潤人心,讓養城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建一座有煙火氣的城市。

以對外開放為主方向 凝聚高端要素資源

界首市牢牢樹立開放的資源觀,通過走出去,推進引進來,提高政府、企業對資源的利用效率,打破“站位不高、眼界不寬”的桎梏,對標先進找差距,以創新理念、長遠眼光統籌謀劃發展。

你感受到了嗎?小城界首的勃勃生機

2019年5月,由長三角一體化循環發展聯席會議主辦,安徽省循環經濟研究會、界首市人民政府聯合承辦的“長三角一體化”循環經濟現場會在界首召開。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循環經濟協會和相關企業家共議長三角地區循環經濟產業一體化、高質量協同發展,打造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共話發展願景。

新時代、新動力,界首市將持續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不忘初心再奮鬥,牢記使命勇攀登,緊抓發展機遇,加大區域開放合作與輻射力度,全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積極鏈接高端創新資源,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導入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全力構築開放合作發展新高地。

(顧春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