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会努力的人!唯有章法才能让你超越多数

题记:成功,不过是一种精确的执行。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会努力的人!唯有章法才能让你超越多数

01

天才是可以通过努力习得的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3岁显露音乐才能,4岁学习钢琴,5岁学习作曲,6岁学习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0岁演出获得成功,11岁写了第一首歌剧……

1763年一次欧洲旅行演出,身材矮小的莫扎特只能勉强看到大琴键的顶部,但他却凭借着精湛的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演奏技能,征服了家乡萨尔兹堡的观众,那一年他年仅7岁。

此次演出前,他的父亲在一封信里这样写道:莫扎特具有一项特殊的技能,当他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都能准确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 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此外,他还能分辨钟的报时、大钟的鸣响,以及人们打喷嚏等任何最够像音乐的声音调子。

这一项才能被称为完美音高。据研究,大约每一万人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

由此,莫扎特被誉为音乐天才。如果你认为,这项万里挑一的天赋飞常人所有,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莫扎特父亲信里提到的这项技能,普通儿童经过训练也可以拥有!

但在2014年的时候,东京的一音会展开了一项实验,日本心理学家榊原才子招募24个2—6岁的孩子,用数月的时间教他们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的和弦。令人震惊的是,完成训练后,参与研究的孩子们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高音。

这是不是就可以说明,莫扎特的天赋也可以复制到普通人身上?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看一看他的童年经历。

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在莫扎特4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提琴以及更多的乐器。6岁时,莫扎特的总练习时长已经超过3500小时。

即使莫扎特的训练方式可能与24个孩子不同,但这足以说明,天才是可以通过努力训练习得的。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会努力的人!唯有章法才能让你超越多数

02

努力需要章法,无章法的努力毫无意义

《刻意练习》一书中讲诉了富兰克林的故事,众所周知,富兰克林是一位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和出版家,还是成绩显赫的外交家、发明家。

鲜为人知的是,他是美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痴迷象棋多年,每逢下起棋来,常常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来。

在别人眼中卓越优秀的富兰克林,却在国际象棋这一项上栽了跟头。

这是为什么?

因为在象棋上,富兰克林从来没有过刻意练习,他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在练习象棋的30年的里,他就像一直用同一种方式弹一首曲子的钢琴家,随着时间增长的只是他对象棋的熟练度。这种没有章法的努力,就是无效的努力,即使天资过人、付出再多的时间,也无济于事。

1998年,孙海平发现了刘翔

,那时候刘翔的速度非常快,但在力量和技术上都存在缺陷。后来,在孙海平的帮助下,刘翔调整了训练方法,增加了力量训练,还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起跑和跨栏技术,让这两项与他的速度糅合在一起,他的成绩提高的非常快,进而夺冠。

试想一下,倘若刘翔没有按照孙海平的章法去努力,而是停留在以前的方法上,那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还会是他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刷了几十遍题,考试分数依然提高不了几分;
通宵做了方案,却被领导批的一文不值;
一年365天有一半时间在加班,却不是部门升职的那个人
……

是我们不够努力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好努力的章法,没有方法论的努力如同缘木求鱼,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白费力气和无功而返,只有寻找到努力的章法,集中力量做正确的事才能事半功倍。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会努力的人!唯有章法才能让你超越多数

03

有章法的努力离不开这4点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曾说: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想要有章法的努力,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法:

1、使用目标排序机制,避免旁观者效应

小时候我们常常被问,长大了想做什么?大多数小孩子都会回答,科学家、发明家、老师。

这样的目标往往会造成一个结果——因为目标太大反而无从下手。如果把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数量太多,我们又不知道该做哪个。

在《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旁观者效应”,当我们设定的目标太大难以实现时,人们往往会开始观望而非实践。

针对旁观者效应,我们可以使用排序机制,也就是把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想要练习写作,我这个月的目标是至少发表1篇文章。那么我要努力的方向可以设定为,每10天阅读1本书,利用20天的时间让自己持续输入,之后5天的时间将输入变成输出,写3篇成稿,在写成稿的同时,利用剩余的时间修改和投稿,最终达成至少发表1篇文章的目标。

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微小也可以长成伟大。

2、制定自己的王牌训练计划

《刻意练习》有讲过一个“王牌训练计划”的概念。

美国海军组建了“王牌飞行员学校”,挑选最优秀的飞行员担任教官,假扮成敌方人员,与学生飞行员展开空战。经过这样的刻意训练,飞行员的胜率从击落9架米格战机,要损失10架战机猛增到每损失一架飞机,就平均击落12.5架战机。

其实说到底,王牌训练计划的本质就是刻意练习,《天才假象》的作者马修·萨伊德也曾用过这个方法。萨伊德是英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在他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乒乓球台子,他和哥哥每天对打几个小时都不知疲惫,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他练习乒乓球的时间累计上千小时。

他名声大噪后,有些媒体将他的成绩归结于他的天赋,但他并不认同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天生的才能,只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刻意练习。

3、采用GRAI法进行定期复盘

有些人复习公务员考试时,会选择不断的刷题,但在题海了奋斗了几个月,对的题仍旧是那些,错的知识点照旧错。

为什么?因为他们忽略了定期复盘。整个过程应该是,我们每做几套题后,要定期回顾错的题目,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再继续往前走。只有定期复盘,知晓自己的弱项,我们才有机会转弱为优。

如何有效复盘,我们可以试试GRAI法。

目标回顾:我们当初的目标、期望是什么
评估结果:现在获得的和所定的目标相比有哪些不足
分析原因:这件事没有达到预设目标或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规律:通过分析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本质的新做法

定期复盘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接近目标,是缩短奋斗过程最直接的方法。没有反馈和复盘的努力,就是在浪费时间。

4、重新定义极限,技巧性突破瓶颈

当红小生李易峰,2007年凭借《加油儿,好男儿》节目成功以歌手身份出道,一路摸爬滚打在娱乐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唱歌功底深厚的他,在为主打歌《为时不晚》写词时,曾遭遇一个难题:我找来了笔和纸,还倒了一杯红酒,调了灯光,但坐了半个小时,却一句歌词也没有写出来。

其实这就是瓶颈期,当我们努力到一定程度都会经历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刻意去提高,突破自我,那我们的水平可能永远都会停留在这一阶段。

《刻意练习》中有这么一个实验:作者在卡梅隆大学教书的时候,邀请一位学生史蒂夫参加一个记数字的任务,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读出来,学生史蒂夫需要记住这些数字并复读一次。实验进行到第三天时,史蒂夫觉得已经到自己的极限了——他只能记住8个数字或者9个数字,他确定自己不会再有任何提高了。

但后来他找到了突破的方法,卡梅隆先念5个数字,如果史蒂夫完全记住,就增加到6个数字,如果记错了,数字长度则缩短2个,如此反复训练,实验第五天史蒂夫突破了自己的极限——10个数字。

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认为自己不行了的时候,不一定真的到了极限,相反,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找到突破的方法,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惩罚不会努力的人!唯有章法才能让你超越多数


这个世界努力的人很多,但懂得有章法努力的人很少,所以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只要我们方法得当,一切皆有可能。


努力+章法+自律=成功!
微自律,从0到1,每天5分钟,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欢迎订阅我的人气专栏《 》,与1500位自律爱好者一起精进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