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大益的投資價值在行業是唯一的,大益有,其他企業沒有,至於為什麼有投資價值,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大益茶有流通和變現能力,這句話的描述成問題的,是典型的用事實解釋事實,不能刨根問底,觸及到事實的本質,如果他們問:為什麼大益茶可以流通和變現呢,相信很多人會抓瞎!

事實是解釋不了事實的,只有抽象化的結論才可以解釋!

大益茶的流通和變現首先在於完成了品牌建構的過程。

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大益本來就有一定的歷史積澱,80年的風雨和篳路藍縷,中華老字號,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及口碑老早就建立起來了,改制以後大益推廣宣傳到位,央視投廣告,渠道大擴展,使得大益茶在行業內知名,受眾越來越大,2006-2007初步知名,2013-2014行業和圈子內家喻戶曉,到現在影響力越來越大。

品牌建構的好處是什麼,就是辨識度和知名度,給你一件十八線小廠的老班章你想不想入手?給你一件大益的7542你敢不敢買?你敢買7542但絕對不敢碰十八線小廠的東西,就算小白也是如此,上網一搜那個可信,那個不可信,一目瞭然。

品牌建構出來的知名度,以及誠信力是流通的前提,我認識你,相信你才會投資收藏你,我對你一無所知,就算你是千年古樹又如何?這也是為什麼古樹茶只存在源頭,而不能被終端圈流通變現,問題就在這裡。就算就收藏如何,過幾年拿出來,告訴別人這是冰島,誰信?

品牌建構完成,才會實現市場覆蓋率和受眾,消費者的增加,大家一起聚集到一個知名的品牌之下,市場規模才能逐步撐起一個投資行業的產生。經銷商,專營店,投資者,藏家湧入,由此具備了規模化運作的可能。交易者多,買的多,賣的多,交易才可以實現,有些品牌的圈子太小,買的就那麼幾個,收藏的就那麼一些,交易很難達成,流通和變現困難,投資價值極小,近乎於零!

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特別是大益茶渠道的擴展,2012-2014年的專營店擴張,雖然不免出現了大量的套貨店,殭屍店,幽靈店,但對大益茶知名度和市場的拓展是有積極意義的,3000多家店的全國覆蓋率,每個省份平均100多家店的廣告效應,產生的宣傳推廣結果不容小覷。

有了一定的市場規模,才會形成分工,進而形成一個行業,專業化的市場便誕生了。大益茶發行市場,包括經銷商,專營店,中介市場全國各地茶城二手,投資者和藏家組成了一二級流通市場,交易平臺誕生,流通和變現的場所建立起來了。

受眾的增加,交易市場的建立,還會產生一個結果就是資金向大益茶高度集中!

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金融投資本就是很集中的,A股市場90%的資金集中在不到4%的龍頭股上,股票太多,不好選擇和分辨,所以絕大部分的人把錢投到較為知名的企業上,這就造成了資金的扎堆。大益茶在品牌建構完成和投資者、藏家的進入,隨之資金也大幅度向大益茶傾斜,造成了大益茶的暴漲,賺錢效應產生,然後進一步吸引資金進入,於是資金高度集中。

2006-2007年所有的普洱茶都可以投資炒作,2013-2014年一線品牌有投資價值,然後2016年以後只剩下大益一枝獨秀,這就是投資不斷退潮,資金趨向集中,普洱茶投資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寡頭投資,獨家壟斷的過程。

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品牌建構導致受眾增加,受眾增加導致市場形成一定的規模,市場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專業化投資市場誕生,專業化市場誕生致使資金集中到交易平臺,這就是大益茶流通和變現能力極強的原因。

當然,這幾個因素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品牌建構然後受眾增加,受眾多了知名度提升有利於品牌建構,市場規模變大吸引更多的受眾進來,市場便於服務投資者會更加專業,然後資金越來越多,越來越集中。

為什麼大益茶可流通和變現,進而有投資價值?

這一過程只有大益完成了,其他品牌基本倒在了半道。有的品牌建構沒有完成,還是不入流不知名的企業;或者是品牌有了知名度但受眾太少,圈子太小,市場規模不利於產品的流通變現;或者是有了知名度,有了市場規模但資金集中度太低,無力撐起產品的漲幅,乃至於流通變現。

以後也不會再有企業有機會再塑造一個普洱茶投資市場,窗口期過去了,投資退潮了,風口沒風了。而且普洱茶投資盤子就這麼大,大益一家獨大,再分杯羹的可能性非常之小,2006-2007以及2013-2014的輝煌也不會重現了。這是趨勢,也是市場的理性迴歸,不可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