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高等教育發展破局思考

張掖是河西走廊中段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和發展潛力。尤其是近幾年來,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自然地質景觀,旅遊業和服務業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我們也要看到面臨的嚴峻問題,那就是缺人。局統計數據,張掖市的常住人口為122萬人,這樣的人口規模僅僅是東南沿海地區一個縣域人口的規模,哪怕是和同省兄弟地市州相比,也明顯較少。天水市約為327萬人,定西市約270萬人,隴南 257萬人,慶陽 221萬人,平涼市約 207萬,臨夏州195萬人。即使在河西五市,人口也明顯少於武威市的180萬人。也就是說,在人口基礎上,張掖處於嚴重劣勢地位,嚴重缺人!

張掖高等教育發展破局思考

張掖丹霞

缺人,尤其是缺中高級人才。當在前並不是張掖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所有三線以下中小城市共同面臨的嚴峻考驗。大城市虹吸效應的顯現,各地搶人大戰持續上演,甚至在一些城市,達到一定條件直接送房送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口和人才才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資源!充足的人口,能夠保證經濟活力和消費市場,充足的人才能夠提升城市品質,助推城市發展。

搶人大戰,咱們看看就好。張掖地處西北,又是一個五線小城,在搶人大戰中天然處於弱勢。再加上咱們並沒有明確的鼓勵落戶政策,這一切都制約了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但問題依然要解決,怎麼解決,小編的建議是另闢蹊徑,發展地方特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對於一個城市發展的推動力非常大,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發展高等教育,不僅僅帶來的是高技術高水平人才隊伍的聚集,更為重要的是,他可以源源不斷的向所在城市輸送高質量高素質人才。張掖要想在發展問題上破局,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張掖市之前有河西學院和張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兩所高等院校,2014年後,醫專併入河西學院,從此只有一所本科大學。這在全國乃至全省範圍內都是偏少的。天水市目前有一本四專四所大學,慶陽市有一本一專兩所大學,周邊武威有武威職業學院和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兩所專科院校,酒泉也有三所專科院校。張掖與這些兄弟城市相比,明顯相形見絀,更為重要的是河西學院實質上並不是張掖的學校,而是省教育廳和河西五市共建的一所大學,所以,嚴格來說,張掖只有半所高校。差距明顯。怎樣在高等教育上破局呢,小編有以下幾點建議:

張掖高等教育發展破局思考

1、依託河西學院辦學優勢,積極協助籌建“河西大學”。

河西學院雖然是五市共建,但歸根結底是地處張掖的大學,再加上這幾年發展勢頭迅猛(不要理睬那些噴子),碩士點籌建工作進展順利,河西學院已經有了綜合性大學的底子。張掖要想在高等教育上有所作為,就必須協助培育好這所龍頭高校,一旦辦學層次上升,將會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和人才凝聚力。說實話,河西學院對張掖市的人才貢獻是非常大的,留在張掖的大部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外地人都是從河西學院畢業的。

張掖高等教育發展破局思考

河西學院

2、把握時機,籌建“培黎國際職業技術學院”。

這幾年國家對職業教育頗為重視,尤其是地處山丹縣的培黎職業技術學校得到了各級各類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的重視。張掖高校破局的下一個著力點就是積極籌建籌建“培黎國際職業技術學院”。當前正是一個絕好的時機,一定不能錯失時機。當然,這所高校缺陷也明顯,那就是地處縣級城市山丹縣(絕無任何惡意),這對將來招生相當不利,不過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在這裡不多談。要想改變這種劣勢,就必須從辦學特色“國際性”上下功夫。和新西蘭協調,開拓出國務工求學新通道,這會成為極大的一個亮點。

張掖高等教育發展破局思考

3、審時度勢,在中職教育上籌辦高職教育

事實上,全國範圍內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是在原中職教育的基礎上整合教育資源,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籌辦起來的。包括咱們周邊的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武威職業技術學院、定西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平涼職業技術學院等等。張掖市內有四所中職教育學校和一個體育學校。其中以在甘州區的張掖市職教中心辦學實力最強(張掖職教中心再中職教育上是位列全省前列的),如果整合張掖市職業中專和體育學校以及國家開放大學張掖分校的教育教學資源,依託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籌辦一所高職院校,將會極大地充實張掖的高等教育實力。

綜上所述,只要形成一本二專的高等教育佈局,張掖市的高等教育佈局就會有明顯改觀,這些高校也會吸引大批的外地學子前來求學,其中的一部分就會成為張掖建設的主力軍。

才疏學淺,敬請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