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濰柴20年平均複合利潤增長率47%

“濰柴20年平均複合利潤增長率47%。”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一個數據鎮住全場。日前,在山東濟南舉辦的“聚焦主業實業·爭當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的論壇上,記者再次領略“譚大膽”的風采。

譚旭光:濰柴20年平均複合利潤增長率47%

如何聚焦主業實業,如何讓企業進一步激發內在活力,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不僅僅是各級政府部門關心的問題,也是國企自身良性發展所必須解決的課題。

在這方面,濰柴集團給出了亮麗的答案。

堅守心無旁騖攻主業

近些年,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很多製造業企業也開始“百花齊放”,什麼領域快速賺錢就涉足什麼,主業反而不突出。如今,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這些企業出現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的情況,甚至變成“殭屍企業”。“殭屍企業”又反噬主業,以致成為企業發展的拖累。

說起心無旁騖攻主業,技術工人出身的譚旭光最有發言權。他表示,“我的血裡流著柴油”,做企業這麼多年堅持圍繞一個發動機主業打轉。早先也有人勸譚旭光做房地產、做酒店,但都被他拒絕了。

也許有人認為,譚旭光收購意大利的法拉帝遊艇就是在搞“副業”,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在論壇上,譚旭光道出收購法拉帝的深意。他說:“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都在遊艇上,我收購的它目的就是要讓濰柴步入高端發動機的技術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譚旭光說到做到。

如今,濰柴的產品線已經非常完整,徹底消滅了原有產品品種的短板。濰柴全系列高端發動機已經全部佈局完成,從輕型發動機、中型發動機到重型發動機,再到船舶、客車、工程機械、發電的全動力全覆蓋,實現了從單一產品平臺向全系列、全領域產品平臺的跨越。

創新是整個體系的創新

要把濰柴打造成極具特色的國企發展典範,一向眼光犀利的譚旭光把握了企業發展的核心。他說:“我們抓住創新的牛鼻子,創新不光是科技創新,還有體制創新、制度創新、人才創新,這是一個體系。”

譚旭光是地方國有企業制度改革的先行者。而他將“改革手段”歸根結底三件事:幹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員工收入能高能低,用低成本實現企業改革,讓員工煥發激情與活力。

他在論壇上表示,正是在人力資源上爭創一流,在文化軟實力上爭創一流,這樣的“爭一流”理念,才使得濰柴員工創造出如此輝煌的業績。

在踐行企業文化上,譚旭光率先垂範。據他介紹,現在他還清晰地記得剛上任時面對巨大的壓力。當時,他在就職演講中提出了“約法三章”: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當“太平官”;撲下身子,真抓實幹,為企業幹實事,為職工辦好事;以身作則,清正廉潔,要求職工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不允許職工做的,我們堅決不做。這三條原則,成為濰柴的立企之本,約束、激勵、凝聚著每一個管理者。

譚旭光現在也在踐行著這些原則。一天當兩天半用的他,在參加完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後趕回濰坊,到生產車間看望星期天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員工時指出:全體領導幹部及管理人員要走進生產一線,要嚴格執行24小時幹部帶班制度,主動關愛員工、服務員工,讓員工舒心生活、激情幹事。

在論壇上,譚旭光強調,文化是國企的核心競爭力,國企要把最大優勢即政治優勢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才能創造出幾何倍數的利潤。

濰柴集團的成績也不負眾望。數字顯示,今年以來,濰柴高端產品供不應求,企業效益有望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工業報記者經曉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