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輕易麻煩別人。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教導著,不麻煩別人是一種美德。凡是依靠自己是獨立和優秀的體現。

但是,遇到困難時,總是選擇封閉自己,試圖靠一己之力解決問題,真的會變成內心強大而自信的人嗎?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從心理層面分析了這一現象:

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到孤獨中。

開口去麻煩別人,一定會遭到拒絕嗎?

1960年代,心理學家瓊·傑克和戴維·蘭迪也曾為此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安排參與者在實驗中贏了一些錢,等參與者們離開實驗室之後,一個研究者追上其中幾個參與者,請他們幫一個忙。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研究者解釋說他是用自己的錢來做這個實驗的,現在他沒錢了,能否請那些參與者把錢退還給他。

第二組參與者則被另一個研究者追上搭話,說的是,這是由心理學系贊助進行的實驗,現在系裡資金短缺,所以能否請他們把錢退還出來。

結果參與者們對獲得私人幫助的研究者的喜歡勝過了對以心理學系名義接受幫助的研究者的喜歡。

這也就更驗證了黃執中在節目裡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那種被別人需要的感覺。”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當我們在嘗試表達自己的需求,大多數人是願意傾聽,充分尊重而且合理的滿足的。

對於助人者而言,他們在幫助我們的過程,同時也滿足了自己”被需要”的需求,體驗到價值感帶來的幸福。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錢鍾書在《圍城》裡講,最好的戀愛方式是“借書”。因為有借就有還,這樣就有了“來往”,一來二去,兩個人就互生曖昧了。

好的感情,都是互相麻煩出來的。彼此麻煩,有來有往,感情才變得深厚起來。

人的社會性,決定了我們無法真正獨立的存在於這個世界,誰也避免不了向身邊的人尋求幫助。一段和諧長久的關係都是在[你麻煩我,我麻煩你]的互動中建立和成長的。

你幫我取個外賣,我邀請你一起吃,你幫我搬家,我順路載你回家。慢慢的,我們建立了社交關係,從陌生人到熟人,到朋友。

在親密關係裡,互相麻煩更是重要。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很多時候,麻煩恰恰是愛。和朋友抱怨,和愛人傾訴,傳遞出的信號是:我需要你,你對我很重要,甚至是沒你不行。
在關係中善於彼此麻煩的人,會產生更多的互動,增進彼此瞭解的同時也維護了關係,讓感情更加穩固。

什麼都想自己扛,哪怕扛著會很痛苦,也不願意給別人徒添叨擾,不僅讓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而且在所有的親密關係中都走到了疏離的邊緣。

有時候,所謂的[懂事],其實是一種殘缺,就像是被一個玻璃罩子蓋住,雖然看到並且渴望外面的世界,卻無法走出,外邊的人也進不來。

你是一個怕麻煩別人的人嗎?|過於獨立也是一種病

所以如果你害怕麻煩別人的話,不妨砸碎那個橫在你與世界中間的玻璃罩,向前走一步試一試,不要放棄任何表達自己內心渴望和需求的機會。也許你會發現,你真的值得被幫助,對方真的很願意被“麻煩”。

想要了解更多專業、好玩、實用的心理學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泛心理課堂】專注為您推送心理學精選內容哦!

↓↓↓點擊“瞭解更多”,看看你是疏離型依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