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清朝中葉,佛山便已成嶺南巨鎮,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例如剪紙門神、缸瓦陶具、工藝鑄造、盆景扎作等都相當精巧,品位甚高,體現了古鎮豐厚的文化蘊含。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來源

佛山的盆景藝術,有很深的文化根基。清朝中期,佛山寺廟星羅棋佈,每年的年節都有迎神、演戲等活動。為適應市場需求,民間藝人以羅漢松、滿天星、九里香等樹種作造型,以枝為骨骼,以葉作色彩,按樹之形態施工,經藝術改造美化,植物便被塑成威武的“守門大將軍”形象或慈祥的壽星公圖案,供一些豪商巨賈、善男信女在節日擺景之用,從事這一行業的店鋪就有“柏香園”等十多家。此後,一些文人墨客、官宦豪門經常聚在一起,觀樹賞花、品石題詠。當時,在他們影響下,欣賞縮龍成寸的盆景,已成為盛事。現今名重國內外的嶺南盆景流派創始人之一的陳素仁(素仁和尚),當時亦寓居佛山,與葉家莊主人葉恩甫及盆景世家孔泰初、李景堂、黃安芝等一起組成了盆景會社,在佛山東華里“星垣書舍”展示各自創作的盆景,切磋技藝,交流心得。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民間盆景的興盛,培育了不少名家,創立了深具地方特色的“素仁格”,並在以後成為嶺南盆景兩大流派之一,同時催生了以葉恩甫為代表的、有鮮明地方特色的佛山樹附石盆景。

嶺南盆景“二傑”備受推祟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上世紀初,佛山的文人雅士結合嶺南山水和氣候獨有的特色,創立出一個個具有嶺南特色

的盆景,形成了嶺南盆景的特色流派。其中佛山的陳壽仁和一些名人雅士一起組成了盆景會社

玄社,創立了獨具特色的“壽仁式"盆景,被盆景界尊為嶺南盆景“二傑”之一,其

盆景造型至今為盆景界所推崇,是現今許多盆景人土採用的一種藝術方式。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這種盆景看上去簡

單明瞭,或者有一個單一的枝幹,或者有兩個交叉的枝幹,顯得非常瀟灑飄逸。

佛山葉家莊主人葉恩甫獨創了“"附石式”盆景,

把一些樹根放在險奇的石頭縫中生長,然

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修剪。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據瞭解,目前佛山一些鎮村還將盆景作為新型產業發展,在國際國內創出了名氣。佛山現

共有各美盆景協會11個,會員1000多人,佛山盆景不僅連連在各種類型的展覽中獲獎,還成

為一門新興的文化產業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嶺南盆景的發源地——佛山盆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