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RCEP!克什米爾餘波未平,莫迪又在曼谷搞大動作

臨近年末,各國政要都希望在2019年結束之前有個"好業績",莫迪也不例外。

8月5日,莫迪政府對外宣佈:廢除當前憲法的第370條。這意味著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性已經不復存在,印度已將該地區視為國土的一部分。

這恐怕是莫迪下半年以來最大的動作,正當外界都以為莫迪今年的"表演"計劃已經告一段落的時候,莫迪又在曼谷,唱了一出大戲!

1

據路透社11月4日報道,印度總理莫迪表示,由於在關稅、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和非關稅壁壘方面存在分歧,印度決定不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拒絕RCEP!克什米爾餘波未平,莫迪又在曼谷搞大動作

RCEP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包括印度在內6個國家共同參加,該協定從2012發起開始,已經進行了長達7年的"長跑",而印度可謂是其中的"釘子戶"。

莫迪擔心加入RCEP後,會被要求逐步關稅協議,並且隨著外國商品的進入,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印度國內市場帶來衝擊。

印度某金融門戶網站指出,RCEP可能要求印度在未來的15年內,對目前進口到印度的商品削減約90%的關稅。

其實,莫迪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在2018年一整年中,印度已經同11個RCEP成員國之間出現了貿易逆差。

2

雖然莫迪在最後時刻拒絕加入RCEP的做法有些不太地道,但基於國家層面來說,莫迪的這一決定符合印度的國家利益。

拒絕RCEP!克什米爾餘波未平,莫迪又在曼谷搞大動作

印度畸形的產業結構和孱弱的治理水平,讓印度在與任何一方簽署貿易協定時,都承擔著巨大的貿易逆差風險,RCEP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經濟增速世界第一的印度,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貧富差距隱患,在印度,1%的富人掌握了一半以上的國家財富。在孟買的上空,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整個城市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邊是裝修豪華的富人區,一邊則是髒亂差的貧民窟。

在印度,窮人和富人可以做鄰居,但雙方的關係也就只僅限於此。

3

據印度中央統計局8月30日公佈的第二季度數據,印度GDP增幅僅為5%,同比減少3個百分點,這是總理莫迪2014年執政以來的最差水平。

拒絕RCEP!克什米爾餘波未平,莫迪又在曼谷搞大動作

這讓莫迪和印度人民黨感到"亞歷山大",不過反對黨這邊倒是"一片祥和",他們巴不得看莫迪在臺上出洋相。

政府內的勾心鬥角,讓現在的印度很難形成對重大決策的決斷力,莫迪要做的不僅是維護國家利益,還儘量規避被反對黨挑刺的風險。

所以啊,莫迪終究是那個莫迪,能在如此棘手的問題上做出這樣的決策,本身就是值得欽佩的。

4

是否加入RCEP應當是純粹的經濟戰略問題,而印度卻偏偏將它政治化,這是印度最大的悲哀。

拒絕RCEP!克什米爾餘波未平,莫迪又在曼谷搞大動作

縱觀歷史,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因為對外開放而走向衰落的,在開放性上印度做得甚至不如一些發展中小國。

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印度拒絕RCEP無可厚非,印度的當務之急是著力優化產業結構。

畸形的印度經濟正在蔓延,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當然,要深思熟慮的不僅僅是莫迪一個人,而是整個印度執政當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