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利刃/TONE

在印度宣佈啟動載人航天計劃後的一年裡,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除了公佈幾張清晰度有限的想象圖,以及展出一臺完成度很低的全比例載人飛船(部分)模型之外,就沒有其它進展,而現在距離印度"Gaganyaan"載人飛船的首次無人發射測試,已經剩下不到一年!

眼看著"死線"即將臨近,印度也只能使出老辦法: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就公開表示,俄羅斯已應印度要求籤訂了相關合同,將為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提供技術和設備支援。

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圖為經歷過次軌道再入試驗的印度"Gaganyaan"飛船試驗艙段,但實驗本身並不完善。

事實上,同"月船二號"月球著陸探測計劃一樣,印度載人航天計劃同樣是"政治任務":印度總理莫迪已經為"月船二號"的登陸任務失敗下了定義,即所謂的"95%成功",繼而單方面宣佈印度是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成功將探測器送上月面的國家;而印度載人航天計劃也被印度政府方面下了"死命令",必須要在2022年之前,也就是印度建國75週年之際成功把航天員送上太空。

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圖為和國際空間站對接的"聯盟"載人飛船,俄羅斯在載人航天上的技術積澱極深。

當然,即便強如印度,也要為載人航天計劃安排"試射",不敢第一次就載人升空。事實上,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拿出的計劃其實也還算靠譜:在"Gaganyaan"飛船最後載著三名航天員,在地球軌道上停留一週之前,印度至少要進行兩次內容相近的無人發射,以驗證火箭、飛船乃至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但問題就在於,留給印度人進行這三次發射的時間,已經剩下不到兩年……而印度"Gaganyaan"飛船的進度,迄今也就停留在"完成了亞軌道再入測試"的階段。

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圖為搭乘"聯盟"飛船的航天員,可見飛船內的空間並不寬裕。

而在載人航天公認的難關,也就是飛船入軌、飛船測控、航天員維生、飛船再入姿態調整和著陸等領域,印度顯然都是一籌莫展:"亞軌道測試"只不過證明了印度能從80km高度回收外觀完整的飛船原型,並不能保證內裡的航天員能夠安全落地。

不過,眼下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也沒有時間再去進行繁重的測試,反正印度本來也沒有掌握類似技術的想法和必要,唯一的重點就是在2022年之前,用"國產"飛船完成任務。

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圖為印度"月船二號"的著陸器,由俄羅斯"代工"。

至於這個印度"國產"飛船到底是不是"純國產"?有多少部件來自外國?只要載人航天計劃成功,這一切都會被成功光環所掩蓋過去,反正又是一次"印度趕超世界"般的勝利。

但不過幾個月間,印度人恐怕已經忘記了一個事實:印度登月任務中的"月船二號"著陸器也大部來自俄羅斯,不過它最終仍舊因為印度的糟糕測控水平摔碎在了月球表面。

印度:2022年把宇航員送入太空 飛船最關鍵的技術請俄羅斯搞定

圖為凌空爆炸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難以挽回的結局。

用簡單的例子來形容,那就是俄羅斯提供的著陸器成為了"月船二號"的長板,但短板依舊存在,印度航天這個"木桶"裝水的量,還是由短板決定。

時過境遷,現如今印度航天又將挑戰載人航天這塊"水井",也一樣希望走俄羅斯這條捷徑,搞定印度人解決不了的"長板"……但如果印度人不能靜下心來審視自身,解決"短板",則印度航天永遠只能重複失敗的覆轍,和成功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