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11月5日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蓝绍敏深入苏州高新区调研

并召开会议谋划推动

苏州高新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高新区的职责始终在“新”、使命永远在“新”,奋力开拓创新驱动的新路径,构建开放平台的新功能,布局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朝着打造苏州科技创新主阵地、挺进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奋勇前进以各项工作的新突破迎接开工建设30周年,为自身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新华章。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01 『 狮山横塘街道市民服务大厦 』

上午,蓝绍敏一行来到狮山横塘街道市民服务大厦,通过智慧大脑云平台系统了解基层治理工作,要求切实把科技化手段用好用实,把为民服务做精做细。

02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视讯厂商,蓝绍敏对该公司近年来年均研发投入一直占到销售收入的23%以上表示肯定,勉励继续加强创新研发,不断积累技术优势,开拓更大市场。

03 『 苏州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 』

在苏州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蓝绍敏详细了解中美经贸摩擦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认真询问应对举措,希望企业深耕苏州,集聚更多优质资源,把挑战化为机遇。

04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在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蓝绍敏鼓励企业咬定目标,打造成为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领军企业。

05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在深入了解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后,蓝绍敏指出,要加大成果转化,让产研结合之路越走越宽。

06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 』

蓝绍敏还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与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希望中心进一步做大做强,为苏州转型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创新支撑。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区长吴新明代表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在认真听取汇报后,蓝绍敏对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苏州高新区的同志们干事精气神足、工作思路清晰,紧紧围绕招商引资、项目为王、优化服务、创新驱动“四个不动摇”,在民生服务、生态环境涵养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前三季度,新设外资项目40个,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58.8%,抓项目建设可圈可点

回顾历史,苏州高新区在全市的地位十分重要,在苏州深化改革开放、迈向大城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放眼全国,苏州高新区面临的竞争十分激烈。2010年以来,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还不领先,一些指标排位有所下滑,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现实的紧迫感。

着眼未来,苏州高新区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要下大力气补齐“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发展短板,抓住科技创新能力这个本质,心无旁骛谋创新、只争朝夕抓创新,打造苏州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要开拓创新驱动的新路径

  •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产业都要“高”和“新”。苏州高新区先后引进“大院大所”近百家,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多家,积累了厚实的创新家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把创新资源“密度”转化为创新经济“浓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大的产业已经不新,新的产业还没做大”等问题。
  • 在主导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仍以加工贸易为主,新能源、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都偏小,在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联度、融合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要强化创新人才激励,体现“人才效率”。苏州高新区“引才”的工作卓有成效,接下来关键要让人才“下金蛋”,要拿出专门的鼓励激励措施,形成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的良性循环。
  • 要优化创新政策供给,体现“政策斜率”。政策供给要精准发力,要有所倾斜、有所侧重,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小切口、小类别入手,瞄准重点产业,营造最优质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
  • 要完善产学研链条,体现“成果转化率”。要坚持以技术先进性为标准、以产业高端化为方向,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对产业创新的带动作用,催生一批独领风骚的“头部”企业,加速创新产业集聚集群。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要构建开放平台的新功能

只有将“开放型经济”升级为“开放型创新经济”,通过开放为创新赋能、通过创新促开放提升,实现双向互动,才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开放。

苏州高新区要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当务之急是坚持“项目为王”,把开放平台做深做实,提升整体功能,让平台承载更多大项目、好项目。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投资占比还不够理想,要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始终立足实体经济、持续猛攻高端项目,在“项目突破”中构筑更强的产业增量。

要把“对日合作”的品牌叫得更响

在苏州高新区的日资企业超过500家,要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边合作、边学习,全力抓好“苏州中日创新谷”建设,加快“中日绿色产业创新示范区”落地,全面打造长三角地区对日交流合作的一块高地。

要把“一带一路”的平台做得更优

苏州高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载体优势突出,陆上丝绸之路有“苏满欧”“苏新欧”,海上丝绸之路有印尼吉打邦工业园这个全市唯一的省级境外合作开发区。要聚焦高精装备、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引进来”“走出去”的力度,通过多元化市场开拓和全球化产业布局,逐步降低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影响。要依托综合保税区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全省陆路开放口岸,以物流带动贸易,以贸易促进投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布局。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要布局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苏州高新区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高新区的平台,集聚了一批“大院大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今后将会吸引到大批高端创新人才。新生代创新人才,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对高质量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要让苏州高新区成为符合“创新人”需求的向往之地

◑当前,从整体布局上看,存在着“热闹的地方不够新、新的地方还不够热闹”的问题,难以满足创新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要正视地理上存在天然制约等“先天条件”,加以充分利用,塑造城市特色。要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以一流的理念、一流的水准进行统一规划,强化各功能区联动发展,打造更有特色、更有温度的国际化创新新城区。要让苏州高新区成为激发“创新人”智慧的理想之地

◑当今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集聚高端创新创业创意资源的“标配”。苏州高新区要积极努力,让“好山好水好风光”成为创新集聚、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载体,

创造更多的绿色GDP。既要守护好优美的太湖岸线,使“青山绿水、江南水乡”之美成为吸引创新资源的绿色名片;也要发挥好我国首个知识产权服务区等载体的作用,让“生态因子”融入创新链条,走出一条“创新+生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当前,苏州高新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党员干部问初心、悟初心、守初心,要时时刻刻把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刻在心上,时时刻刻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扛在肩上,时时刻刻把为基层为群众为企业排忧解难抓在手上,在真心实意优服务、千方百计解难题中体现主题教育的实效。苏州高新区要加大对“三项机制”的实践运用,

让多出力的干部早出列,让能带头的干部早冒头,营造干事创业谋创新的火红氛围。

蓝绍敏在苏州高新区调研: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 挺进“第一方阵”前列

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翔,市委常委、秘书长俞杏楠,市有关部门和苏州高新区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