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中華母親河作出山西貢獻

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山西作為黃河流域的省份,要大力推動全省及黃河流經市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與沿黃兄弟省(區)一道,“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山西應有的努力和貢獻,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在我省的流域面積佔到全省面積的六成多。近年來,我省通過開展“七河”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重大舉措,推動全省及黃河流經市縣水生態整體好轉,沿黃地區正在成為重要生態屏障。同時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黃河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利用、水汙染治理,為保護中華母親河作出山西貢獻。

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瞄準減少水土流失,全力加大黃河流經市縣水資源治理力度;瞄準水汙染治理,繼續推進省內“五水”同治,儘快消除入黃黑臭水體。全面提升沿黃防洪水平,加強蓄水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抵禦旱澇和地質災害能力。

堅持“以水定未來發展”。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節約集約利用水資源,實現用水方式轉變。完善水利基礎設施,積極發展節水灌溉高效農業,保證工業重大轉型項目用水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兼顧生態用水。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使有限的水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退耕還林、荒山綠化、經濟林提質等造林綠化工程。深化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快礦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堅持環保倒逼產業轉型,持續加強全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

堅持圍繞“三大目標”,走轉型發展之路。抓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不斷鞏固提升全省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強勁態勢。黃河流經市縣要著眼全局和長遠,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要加強對外合作和區域協同。

堅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揮我省根祖文化、晉商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優勢,堅持以文化人,弘揚革命傳統與精神,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強對根祖文化的田野考證與系統研究,為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作出新貢獻。

“黃河寧,天下平”。我們要從國家戰略和全局高度,把黃河水資源保護利用好。(朔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