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陳獻章之後,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學的兩個代表人物。湛若水在繼承陳獻章學說的基礎上,提出其心學宗旨“隨處體認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其中陽明心學最著名者六人,據黃宗羲《明儒學案》載:“南中之名王氏學者,陽明在時,王心齊、黃五嶽、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馮江南,其著也。”

下面這12句心學名言,看似簡短,實則意蘊深遠,堪稱心學精華,人生要旨!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1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謙虛是各種善事的基礎,驕傲是各種惡事的根源。因為傲慢自足的心態會讓一個人狂妄自得,迷失於當下而不復有進。



2

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生活中要學會做減法,在“減”字上下功夫。內心裝的東西太多通常會給自己的心戴上枷鎖,心中裝了太多得失、慾望,便會處處受其牽制,想要擺脫這些,就要學會做減法,迴歸原本單純的心。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3

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

能在處世為人中把握輕重的人,即是達至中和,達致中和者,必然至誠,才能夠確定天下的大本。



4

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

善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擴充它;惡念在心中萌發,覺察到它,就遏制它。知道、擴充、遏制,就是志向,是上天賦予的聰察明覺的能力!聖人只擁有這一點,而求學的人也只應該存養這一點。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5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利益的追求,同時精神也越來越與自己的心靈分離,人們心靈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矛盾。如何使人們荒蕪、緊張的精神得以紓解、提升?王陽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來為人處世,不要讓所遇之物成為心中羈絆,不做聲色貨利的奴隸。這不僅是一種灑脫,更是參透萬物後的一種平和。



6

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稀鬆平常得很。所以第一要懂得悔悟,第二要懂得改正,第三要不把悔恨留在心裡。這就是完整的成長過程。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7

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一切困苦,皆是磨礪。唯有靠世間種種難處的磨,亂心才能得以調伏。磨到最後,就是境界現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強不息,全心入世,只要能夠做到厚德載物,便不會入歧途,而成就自己與世間的事業。



8

須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義所生者”,勝得容易,便是大賢。

王陽明認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來,要養浩然之氣,就要做正直之人,誠實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積月累,不斷壯大。浩然正氣,是人的精神脊樑,抵禦歪風邪氣的屏障。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9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不過是因為一份我執。人們為什麼要親近一個我執太深、戾氣太重的人?無人親近,又怎麼生存、做事?更重要的,我執是一條深深捆綁著自己,讓自己畫地為牢、坐井觀天的繩子,使自己淪陷在暗無天日、走不出去的苦之深井中,還誤著自己。



10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

人生如果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內心的願望就會被忽略,心中的夢想就會被埋沒,即使走得很順暢,卻不真實,因為少了太多的嘗試——哪怕是失敗,以及少了太多緣於親身經歷的深切體悟。所以,人要敢於大膽嘗試,在實踐中體悟一份真正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人生智慧。


陽明心學12句,句句都是指路明燈


11

天地氣機,元無一息之停。然有個主宰,故不先不後,不急不緩,雖千變萬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無主宰,便只是這氣奔放,如何不忙?

忙碌是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不幸的是,與身體的操勞相伴而來的,還有內心的忙亂急躁、焦慮不堪。所謂“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給內心留一份悠閒,而使其深受煩惱與擔憂所累,便更難在為人處世之時做到遊刃有餘、瀟灑自在。



12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此語誠然。顧後之學者忽其易於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難於明白者以為學,此其所以“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也。

聖人做學問追求一種“大道至簡”的境界,人活一生也應如此。為什麼人們會不厭其煩、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風光,實際上令人身心疲憊的“負擔”呢?皆因內心少了一份簡單,少了一種簡單的人生態度。與其困在財富、地位與成就的壁壘中迷惘,不如嘗試以一顆簡單的心,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