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11月2日,在江西瑤湖機場舉行的南昌飛行大會中,初教-6、教-8和L-15三型同由航空工業洪都公司生產的教練機編隊飛行的場面,可以說是圓了一個遲到的夢想——早在2018年7月27日,初教-6首飛60週年之際,就有很多朋友期待是否會在當天舉行類似的紀念飛行活動,可惜未能如願。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攝影:威猛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無論如何,好飯不怕晚

“N代同堂”的紀念飛行活動,既可用於展示航空企業的實力,也可用於表現軍隊對過往歷史的致敬。而對於公眾來說,這也是非常直觀的一種傳播航空文化的方式。因此在很多傳統空軍強國,這種“流動的歷史展示”都很受歡迎,尤以美國為甚,不乏從二戰活塞式戰鬥機到現代隱身戰鬥機的編隊畫面。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兩代“閃電”同框是基本操作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美軍主力制空戰鬥機的傳承:P-51、F-15和F-22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由於美國民間可飛的二戰老爺機品類很全,所以還有加入P-38、F-86等經典型號的變體,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英國皇家空軍(RAF)同樣非常重視在慶典表演飛行中展示其悠久的歷史。由於曾在二戰中成功抵禦了納粹德國空軍的侵犯,挫敗了希特勒登陸英國的打算,RAF在英國的人氣一直非常高;而有著“英國的救星”之譽的RAF二戰主力戰機“噴火”,至今也經常是各種飛行表演的主角。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噴火”和“颱風”經常在這類活動上聯袂出動,有時還不僅是編隊通場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紀念RAF成立100週年飛行活動上,二戰時的“蘭開斯特”轟炸機、冷戰時代的“狂風”戰鬥機和當代的F-35隱身戰鬥機編隊飛行

另外,包括巴基斯坦、印度等一些深受英美空軍影響的國家,也很重視這種紀念飛行。蘇聯/俄羅斯空軍雖然同樣歷史悠久,也在很多活動上組織過老爺機飛行,但極少有過“N代同堂”編隊的場面。不過從2018年俄羅斯宣佈從印度回購3架米格-21用於“紀念飛行”來看,也許不久之後就能看到類似場面了。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這是近年來一架被修復後重上藍天的伊爾-2攻擊機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至於“側衛炒側衛再燉側衛”這類當代異型機編隊飛行,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相對來說,東亞地區的空中力量很少把退役的老機拿出來組織紀念飛行。雖然朝鮮空軍近年來確實還偶爾有米格-15比斯、伊爾-28之類的冷戰早期飛機的飛行記錄,而且這些飛機也確實足夠老了;但既然它們並沒有退役,所以也不能算做“紀念飛行”。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雖然日韓現代空中力量同樣深受美軍影響,但這類活動確實很少,圖為在今年ADEX-2019上靜態展示的韓國空軍P-51、F-86等退役機型

和很多亞洲國家類似,國內在這方面的意識產生的也很晚,再加上擔心已經停飛多年的老舊飛機,即使恢復飛行也可能會引發安全問題,這就使得此前無論是部隊還是航空工業,都很少有類似場面出現。

雖然個別主機廠曾在重大慶典日組織過“多代同堂”的飛行展示,卻又因為當時部分型號需要保密的原因,使得這些很珍貴的飛行畫面沒有對外宣傳,頗為遺憾。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圖為2001年6月29日(沈飛公司成立50週年紀念),空軍駐沈飛公司試飛大隊駕駛著殲-11、殲-8IIM、殲教-7和殲教-6組成的編隊——唯一的遺憾是,這架用於日常試飛時跟飛拍攝任務的殲教-7,並非沈飛生產

在2010年珠海航展前夕,空軍首長作出了組織珍貴老飛機參加飛行表演的決定。經過遴選,最後獲選參展的4型功勳老飛機,分別是米格-15比斯、初教-5、殲教-5和殲-6。然而瞭解那屆航展的很多人都知道,真正亮相珠海的只有後三型飛機,這是為什麼呢?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亮相珠海的三型“老爺機”,由於準備時間相對較緊,特別是能將殲教-5和初教-5恢復起來已屬不易,實在沒時間進行編隊排練了

作為抗美援朝時志願軍空軍的功勳戰機,米格-15比斯入選自然理所應當。然而裝備部門雖然很快在空軍某編余飛機中心查找到了10架相對完整的米格-15比斯,但考察後發現,

由於老機多年來一直露天停放,飛機在服役時換裝的渦噴-5乙發動機需要大修。由於時間上來不及,米格-15比斯最後不得不遺憾地缺席珠海航展。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儘管沒有進行編隊飛行,但初教-5、殲教-5和殲-6的這次同框也是很難得了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這張傳承意味濃厚的圖更是成為當年的經典之一

儘管還有很多不完美,但2010年珠海航展上的這次“老爺機”致敬飛行,仍然成為了經常被提及的“名場面”。然而由於相關制度不夠完善,使得“老爺機”的後續維護問題難以落實,導致致敬飛行難以常態化;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直到8年後的2018年珠海航展上,才再次有“老爺機”亮相,而且來的還只是一架靜態展示的強-5L,這對於胃口逐漸多元化的觀眾來說,多少是個遺憾。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直到不久前才全部退出空軍現役的強-5L,是“老爺機”中相當新的一款

因此,在本次南昌飛行大會上,洪都公司的這次嘗試不僅是對自身歷史的致敬,對中國航空文化來說也有著特殊的意義。隨著國內各主機廠相繼迎來建廠重大紀念日,這些廠如今也都擁有較為全面,足以致敬歷史的產品線。以成飛公司的產品為例,雖然其殲-7系列飛機已經停產、但仍有一部分還在部隊服役;殲-10和殲-20更是空軍現役的主力和拳頭機種,完全具備組織“三代同堂”紀念飛行的條件。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如果能讓這個場面在天上重現......不少攝影大師想必也是期待已久了

國產戰機“多代同堂”,場面激動人心:原來18年前就曾上演過


至於沈飛這邊嘛......這就又要陷入相關傳言的無休止討論中了,我們只是從航空愛好者的角度出發,姑且報以希望

和國外類似,如果以後國內這樣的紀念飛行(而且是對外公開的)真的越來越多,那麼推動航空文化在全民範圍內的生根發芽,自然就成了更大的目標。如果在人們心中種下了“在中國的航展/開放日上看到‘N代同堂’,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兒”這樣一顆種子,我們未來就有希望看到更多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