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一次要24小時,如果我們離開地面100米不動,12小時後會不會到地球的另一邊呢?

華鮮生


就算你能擺脫萬有引力在100米的高度定著,可地球真不是光華的圓球,你就不怕過來個大樓或者大山把你搥死?



FoxDesign


一個人懸在離地的空中十二小時不動,這個比較不現實,我們換一種現實點實驗。給一架直升機加滿十二小時的油,讓它升到一定上空在原地旋轉不動。那麼十二小時侯後,這架直升機是不是懸在了地球的另一端?答案是否定的。地球再轉一百二十小時,它還是在原地旋轉。這與我們的理念思維背道而馳。按長理不應該這樣才對。比如在一輛大的平板汽車上,人懸起車開動會怎麼樣呢?人在空中會跟著車一起向前嗎?答案也是否定的。為什麼二者不同截然相反呢?這就是引力的作用。地球在旋轉當中,人雖然在上空表面看上去靜止不動。但其實人是隨著地球在轉動的。也就是說在空中的人是隨空氣流一起,在地球的引力之下向前運動。而汽車和懸空物體就沒地球這麼大引力了。汽車這種引力小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當汽車開出去假如一百米後,這個懸空物基本落如原地,既使有誤差也是汽車向前慣性所為。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你是否還記得我們小時跳繩的場面?我們一下一下的跳,落下來後還基本是老位置。現在的高鐵也是夠快了吧,每秒可行駛80多米,在車廂裡跳一下還是落到原處,並沒有落在80米以外的地方。因為我們和車廂以及車內空氣是一個整體,是以一樣的速度運動的。我敢說,即使我們能夠懸停在100米高處12小時,在不考慮風力的影響下,還會落到原處,你也落不到美國去。為什麼會這樣呢?牛頓於1687年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通俗地說就是地球本身對所有物體都具有吸引力,當然也包括空氣。換句話說,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空氣是和地球一起運轉的。即使你上到了100米的高度,你仍然會被迫和地球做同步運動。如果地球轉動,而空氣不轉動,相對應的地球上將會颳起每小時1670公里的大大大大……風,比高鐵快好幾倍。如果真的想一躍而起落到地球的另一端,你必須跳的很高,至少要跳到不受地球引力干擾的太空,並且還要選擇好下跳窗口,才有可能落到地球另一邊。地球上的萬物,誰能逃出如來佛的手心?


晉陽居士


地球在自轉,我們升到100米的高空,12小時以後會不會到地球的另一邊呢,答案是不會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可以先考慮一下熱氣球,熱氣球靠加熱空氣來獲得上升的浮力。


  1. 按理來說,地球自轉速度特別快,赤道的自轉線速度大約是465m/s,我們乘坐熱氣球升空之後,應該能看到地球在高速旋轉呀,可是事實情況呢?現在乘坐熱氣球已經成為一種旅遊娛樂方式,坐過熱氣球飛朋友們都知道,我們乘坐熱氣球到達空中之後,並沒有感覺到地球在旋轉呀!
  2. 1783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熱氣球載人空中飛行,飛行了25分鐘,按照地球每秒鐘465米的自轉速度,他們降落時,應該在697.5公里之外的地方,可實際上,他們才飛過了半個巴黎,降落在了意大利廣場附近。


  3. 上海到西安的飛機是兩個半小時左右,西安到上海的時間也是兩個半小時左右,按理來說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西安到上海的飛機必須得追上地球的自轉,應該比上海到西安的時間長的多呀,怎麼還跟上海到西安的時間差不多呢?


這或許就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哪怕我們處在空中,我們也在跟著地球一起旋轉。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坐熱氣球飛到空中也看不到地球在旋轉、飛機從西安飛到上海和從上海飛到西安所用的時間相同了!

所以說呀,就算我們到了100米的高空,如果自己靜止不動,12小時以後,我們降落,還是會出現在原來的地方,並不會在地球的另一邊。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明明離開地球到了空中了呀,其實不是的,地球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所包裹,大氣層由於摩擦跟引力,也是隨著地球的自轉一起旋轉的。

所以,哪怕我們到了空中,由於空氣隨著地球旋轉,我們也還是跟著地球一起旋轉的。

就算你在空中呆再長的時間,也不會出現在地球的另一邊。

我是科學易簡通,致力於通俗的語言跟您聊深奧的科學知識,歡迎留言交流!


蘋果科學


咱不說多麼深奧的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幾句話就能說明問題。

沒錯,地球在不停的自轉,人也跟著地球在自轉,所以一直在原地。但是你離開地面一百米,一千米,你還是在原地。原因是地球表面的空氣也跟著地球在自轉,而你就在這個空氣裡。所以你還是跟著地球(地面空氣裹著你)一起在動。並不會在回到地面的時候有位移。

當然了,如果你離開地球表面幾十萬米,到了沒有空氣的太空中,在回到地面就不會在原來的位置,那是因為沒有空氣帶著你一起轉。

這麼說,能理解不?


天幕設計_黑馬


漂浮在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是否會改變其運動狀態呢?比如,氣球🎈或直升飛機✈️,它們將如何運動呢?

由於我們的宇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部的各種物體都是相互聯繫的,存在著物理背景與物理對象。前者是由離散的粒子構成的空間,如水和空氣;後者則是高能粒子聚集起來的物質,如魚🐟和鳥🐦。

構成空間的粒子越小,則該空間的影響範圍就越大。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即量子構成的量子空間,就是我們宇宙中最為基本的物理背景。而由高能量子組成的封閉體系,就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是最小的物質層次。所以,宇宙中的任何物體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量子空間的影響與束縛。

回到前面提到的漂浮物體,它們應該如何運動呢?

漂浮在地球上空的物體,若要改變其運動狀態,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比如風的影響和量子空間的作用力。

空氣是由被地球吸引而包裹在地球表面上的氣體分子組成的,是相對於地球靜止不動的。因此,如若不考慮風的影響,那麼就空氣而言,漂浮在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是不會改變其運動狀態的,會仍然保持與地球的相對靜止,即與地球同步旋轉。

於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量子空間的影響。對於漂浮在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量子空間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由速度引起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其二,是由加速度產生的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

由速度引起的空間限制🚫屬於狹義相對論的範疇,只有當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近於光速時,才會產生顯著的影響。反之,由加速度引起的空間限制,則是與速度無關的。

回到漂浮在地球上的物體,如果考慮到速度的因素,量子空間會傾向於減小該物體的運動速度,使其脫離地球的運動狀態;如果考慮到加速度的因素,則量子空間傾向於維持該物體的運動狀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慣性。

因此,漂浮在地球上空的物體究竟是否改變其運動狀態,取決於速度與加速度兩者影響的大小比值。

由於地球的自轉速度相對於光速是非常小的,因而由速度促使漂浮的物體改變其運動狀態的力量(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遠小於由加速度引起的力量。所以,漂浮在地球上空的物體會近似地保持其原有的狀態,與地球同步運動。

只有當地球的自轉速度接近於光速時,在地球表面的物體才會克服慣性,改變其運動狀態,被地球的運動甩在後面(如果考慮到離心力的問題,該物體也許會首先克服萬有引力而被甩離地球)。

總之,物體的運動是相對於物理背景而言的。漂浮在地球表面上的物體會受到兩種空間的影響,即受到空氣和量子空間的束縛與制約。由於空氣與地球的同步以及低速情況下加速度的影響較大,使得漂浮的物體會近似地與地球保持靜止的狀態,是原地不動的。


淡漠乾坤


地球一次自轉24小時,如果我們離開地面一百米不動,12小時不會到地球另一邊。

地球是太陽系的恆星,她繞太陽公轉,以及本身有自轉。太陽和地球都高速運轉,太陽對地球有向心力,故地球不會越軌,去銀河系漫遊,流浪。然

地球上的萬物受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與地球相靜止。如果直升機能夠懸空離地面一百米,12小時後,直升飛機還在原地懸空,並不會到地球另一邊。

綜上所述,我們離地一百米不動,12時後還在原地懸空,並不會到地球另一邊。


用戶1495609362175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是不是也會這樣想,既然地球是在轉動的,那麼我們在房間裡跳起來會不會撞到牆上呢?很顯然我們沒有因為跳起來而撞到牆上。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圈,這個速度有多快呢?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如果是在地球的赤道上,這個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667公里,即每秒鐘463米。可以看出,地球赤道上的自轉速度非常的快,它在以超音速自轉,而且還是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的1.36倍。

圖示:地球的自轉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因此我們跟著地球一起高速轉動。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轉動,以為地球是靜止的呢?這因為參照物的原因,我們以地球為參照物,就不會覺得地球在轉動了。這個道理很簡單。舉個例子,我們一列勻速行駛的火車帶著我們去旅行,我們在車廂中是感覺不到火車在向前方高速前進的。如果我們向窗外望去,就會看到外面的樹木都向著火車運動相反的方向跑去。難道是樹木長了腿會跑了嗎?當然不是這樣的,是因為我們以火車為參照物,認為火車是不動的,那麼車廂外面的樹木自然就動起來了。

圖示:以行駛的火車為參照物,樹木是運動著的

我們跟隨著地球高速轉動著,即使我們離開了地面到100米的高空中不動,由於慣性的原因我們還是具有和地球相同的速度的。因此不可能因為我們不接觸地面了,地球就不帶著我們一起轉動了。這道理也很好理解。我們可以想象著自己乘坐熱氣球升到了空中,如果沒有風的影響,熱氣球應該是懸停在空中不動的。這樣我們在空中停留12小時會怎樣呢?我們到了地球另一邊了嗎?很明顯沒有。生活常識就告訴我們這種設想是不可能成立的。

圖示:乘坐熱氣球懸停在空中,12小時候並沒有到達地球另一邊

如果問題的假設成立的話,那這個世界就充滿了危險。在天空中乘坐熱氣球一不小心就出國了。這還好說,大不了在天空中再懸停12個小時就又回到原點了。但是如果我們在地上跳一跳的話可能就要悲劇了。假設跳起來需0.1秒鐘的時間,那麼地球在我們跳起來的一瞬間轉過去了46米。你很可能會發現一面牆向你迎面而來。

如果假設成立的話,你還敢亂跳嗎?


我就是兔斯基


不知道懸空12小時會怎麼樣,但是我做過這樣的試驗,在時速300公里的高鐵上,順行駛方向和逆行駛方向,原地跳躍後,距離相等,助跑後跳躍也是一樣距離,也就說明人跳起後,隨車的的貫性也運動的,由於離地時間太短沒什麼變化,要是長時間離地還真不知道是什麼結果。


手機用戶68414509096


地球與地球上萬物均是一個完整的系統,相對地球以外星球來說,具有相同運動的慣性,不論人或物在地球上各方向運動,也是系統內運動,不會分離到系統外!所以說你在空中停12小時,不會到地球另一面!在飛馳的列車上你向上跳,你不還是落到原地,因為你在人車系統內!車外的人卻看到的是你拋物線運行軌跡!太陽及圍繞其所有行星組成太陽,從太陽的角度看是軌道幾乎平面的,銀河系中包括所有圍繞中心旋轉的恆星組成銀河系,從銀河中心角度看太陽糸中行星軌跡是蜾旋式前進,所以說分析事物的運動狀態,不可脫離系統的概念去分析!儲位聽懂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