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光明被限價,深圳樓市後續怎麼走?

龍華光明被限價,深圳樓市後續怎麼走?

1

第一個新聞:

11月21和22日,深圳將再次出讓7個地塊,分別位於龍華、光明、坪山和大鵬。坪山三塊,光明兩塊,龍華和大鵬各一塊。

深圳每次出讓住宅地塊就是新聞,而每次土拍結果,都能掀起房產圈的腥風血雨。

但這次,最大的新聞點不在地塊出讓,而是:

這七個地塊中,有六個都被限價了!

這六個地塊採用是雙限雙競的掛牌方式,即“限地價、限普通商品房銷售均價,競地價、競無償移交政府的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積”,與北京的限競房極為類似。

也就是說,這次拍到地塊的開發商,即使最快兩年後開盤銷售,售價也已經封死,就算到時深圳房價又攀新高,也別想獲取任何溢價。

最高封頂價是多少?

龍華地塊最高均價71400;

光明地塊最高均價47250;

光明人才房最高售價27100;

坪山三地塊的最高均價分別為38750、35700、30450。

只有大鵬地塊未設限價,這不是給大鵬網開一面,而是變相告訴大家,大鵬區升值預期很低,沒有設置上限的必要。

2

被限定了銷售價上限的開發商,開盤時間一定宜早不宜遲,越往後推越沒有利潤,以兩年時間為限,我們估算一下政府給出的兩年期住宅溢價空間是多少。

龍華地塊在民治片區,新區大道以東,騰龍路以西,建設路以南。

這個地塊號稱在民治,實際和地鐵上塘站無縫接駁,可以視為是上塘地塊。

上塘,是龍華僅次於紅山的優質片區,目前二手房均價是6萬8。

放大來看,片區二手房多在6萬-7萬之間,品質較高的中海錦城已經到了8萬3。

上塘片區二手房均價6萬8,新盤賣到7萬多再正常不過了。

也就是說,71400已經是現在上塘新盤的正常售價甚至略低,政府卯定了這個價格,就是要求兩年內不許漲,甚至還要略微回調,真的是生生硬按啊!

再來看大熱的光明地塊。

地塊位於光明區新湖街道,周邊最近的樓盤是清一色的宏發,宏發雍景城4萬1,宏發美域4萬3,宏發上域4萬8。

對比宏發系列,這個地塊離光明新區更近,區位更好,限價被定在47250,說明政府拿捏的很精準,和當下的二手房價格齊平,比新盤的正常售價略低。同樣要求兩年內不準漲,還要小幅回調。

坪山的三個地塊也是同理,不再一一分析。

3

毫無疑問,對當前深圳的投資熱潮和上漲預期,深圳政府的態度很明確,用限價的方式告訴大家:深圳政府堅決抑制房價上漲。

政府當然也明白,限制個別新盤售價,無法左右大量二手房的價格上漲,反而給了投資客套利空間,比如即將開盤的深業中城,又引來無數投資客準備打新。

但是,這表明了政府的態度,堅決站在炒房客的對立面,絕對不會為推動房價上漲推波助瀾,長期堅持下來,是有一定的心理影響力的。

那即將推出的這幾個限競地塊,條件如此苛刻,開發商會有熱情參予競拍嗎?

開發商熱情會受影響,但還是會拍。

對於大開發商來說,拿到深圳的地塊,不僅是為了賺錢,還有品牌效應。

每次深圳土拍,都會被全國各大媒體連篇累牘報導,對於成功拍下地塊的開發商,等於做了一次免費的品牌宣傳。

還有,雖然賺錢不多,但肯定不會賠錢,只要精算好地價和成本,售價是鎖定的,無非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如果在三四線城市,會不會賠錢就真不好說了。

限價鎖定之後,這次土拍價格一定不會有驚喜,地王是絕不可能再現了。

4

第二個消息:

深圳市政府日前召開的公共住房專題會議中指出:位於原特區內的公共住房項目毛壞房最高售價低於5萬/平米,位於原特區外的公共住房售價普遍2-3萬/平米,最高不超過4萬/平米。

這裡的公共住房,指的是安居房和人才房,都屬於保障房體系。

同時公佈了用地供應時間計劃表,本月底至明年1月,深圳共出讓34宗公共住房用地,總用地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預計可建公共住房超過6萬套。

從本月開始到年底,將有三個批次的公共住房集中開工,建設籌集約2.6萬套公共住房。

這兩個事件,疊加在一起,都證明了政府堅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態度。

這兩個政策之後,深圳房價是否會受到影響,未來兩年減弱甚至停止上漲呢?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大家就會有答案。

現在通過人才落戶放鬆限購的這幾個城市,房價會觸底反彈,重回高峰嗎?

大家肯定回答不會,城市基本面沒有變,價格也漲到位了,怎麼會因為一個小政策重新激發人們的投資熱情,讓樓市回春。

深圳也是同理,大家都看好都想佔位的城市,又怎麼會因為幾個樓盤限價改變投資導向呢?潤府的限價,阻止了大沖的房價快速上漲嗎?深業中城的限價,會導致香蜜湖的二手房下跌嗎?

當然不會,還反向印證了,越是拼命限制的越是高價值的,越是放開的越是低價值的。

5

再說公共住房的供應,會給商品房市場帶來什麼影響,我們看一組數據。

2019年初,深圳住建局發佈的2019年安居房建設計劃提到,2019年,基本建成竣工不低於3.56萬套公共住房。

需要注意,建成竣工多少套不等於分配多少套。

2019年,可分配的人才房3100套,安居房3700套,公租房18100套。

這說明在公共住房中,只有使用權沒有產權的公租房佔比最高,有產權的人才房加安居房佔比偏低。年供應6800套,和深圳每年10萬套左右的商品房銷量比起來,佔比很小;和深圳170萬套商品房和200萬套農民房存量比起來,更是杯水車薪。

再加上安居房和人才房的各類轉讓限制,導致它們升值空間有限,投資客不接受,剛需的接受度也很低。

所以,公共住房和商品房雖然都是住房,長的一模一樣,但實際是兩類產品,兩個體系,就像公寓再多也影響不了商品房的升值,公共住房同樣無法撼動商品房主導市場的大局。

深圳房價,長期向上,這個趨勢基本是確定的。

但如果房價有快速上漲的跡象,政府也不會袖手旁觀,近兩天的兩個新聞就是政府亮出的態度。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