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待喜歡寫詩的人?

夢想成真174110516


喜歡就好,寫詩因人而異。文筆的深厚,豐富的生活閱歷,興趣的使然。傳統文化需要繼承。


李曉剛


都是隨時隨地、有情有感而發!我喜歡多少年了,讀書時偏文,作文基本上都是傳閱,作文每次二三十張,最少每學期要四五本作文。一般都是詩言志,哪怕是開學時的決心書都用詩。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學習小靳莊,我在學校初中當班長,經常在校內、校外舉行賽詩會。我記得有次和外校賽詩,我的開場白是:東風萬里紅旗揚,處處學習小靳莊,十件新事爭仿效,新詩萬首貼滿牆……具體十件什麼新事已經不記得了。同時也是一種愛好。我隔三差五都會在朋友圈發些小玩意,娛樂而已


源遠永遠流長


《致不正常的詩人們》

2019..11..3..於海南

《一》

賊眼溜溜看情花,

也去青樓訪酒家。

一枝禿筆八行字,

寫盡風流吹鬍笳。

《二》

不屑世俗風流話,

獨把心思嫁琵琶。

酒中知有多少事,

愁腸寸結唯有他。

《三》

人來人往平常事,

入爾眼裡有偏差。

過往春秋月圓缺,

落你筆下都是花。

《四》

文懷筆墨塗天真,

一字一詞人笑癲。

學來人間不入仕,

卻去江南題秋深。

踏歌清流尋詩意,

吐談風月逗人心。

滿街叫賣豆腐腦,

他賣風騷窮一生。


用戶51182697922李思


喜歡寫詩是一種雅興,文學功底比較深厚,一個詩人,在有生之年能創作出幾百首詩就比較有成就感。寫詩沒有雅興、根本就沒有興致寫出精典之著。文化與天文地理、人文、物種、風俗習慣、政治、經濟、飛禽走獸、植物、花草、建築、山水等等。

律詩一般興盛於唐朝初期,詩歌格律比較嚴,每八句二、四、六、八要押韻,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對偶,字的平仄有定規。每句五個字的叫五律,七個字的叫七律。不包括打遊詩、自由詩、不用平仄,隨便寫。

寫詩的人,一般比較浪漫,文化氣息比較濃厚,與人交往雲裡霧裡;鳥從口中出;蝶在筆下舞;墨撒江河魚打挺,腳踏雪山紅梅豔,手摺翠柳滿湖煙,眼賞荷花醉池塘,指縫溜走一尾魚,等到來年酒席豐。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無法追求天下人有同樣的看法,什麼人愛什麼人;英雄愛英雄;草包愛草包;幸福生活天天有!痛苦難熬無人知,千里遇知音,咫尺兩茫茫。



用戶春華745944080186


《詩人》

詩人的外表和常人並無異樣

詩人,有著最普通的外表

甚至有些邋遢

時不時受著非常人的煎熬與忍耐

詩人的個性是表裡如一

他們有著深邃的內涵

和廣博的經歷

詩人,有著敏銳的洞察力

詩人,有著豐富的想象力

詩人,有著非凡的感召力

詩人,有著勇猛的殺傷力

通常人們形容詩人是爬格子

詩人,最擅長的是文字遊戲

卻從不會耍陰謀詭計

詩人雖外表文弱

卻有著鏗鏘的手筆

詩人雖沒有刀槍劍戟

卻有著利劍一樣的言辭

無比的流暢與犀利

詩人的生活是有習性的

詩人是世上最重情感的

詩人即便是感情最脆弱的

仍然還有善待自己的護衛武器


盛行書畫


寫詩的人也稱詩人與常人一樣,也不一常,詩人的靈敏度較高,他能觸景生情,觸物生情,心情起伏跌宕比常人高,比較帶情緒化,一般詩人有些喜歡憂愁善感,愛恨情仇比常人深切,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他的立場比較堅定,認準的東西不會改變,他看事物有他獨特的面,反映問題比機睿智,機靈,詩人之所以寫詩,他是借詩"消愁",或借詩"助興"他用詩來表達他心內心世界喜與憂,表達他對社會對生活愛與恨。





zdp查


喜歡寫詩的人,才情比較高,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基礎堅實,善於觀察生活,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大部分持才自傲。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詩是提練語言,凝意深刻,豐富思想內函的精華。古體詩詞,在精練語言的同時,還要講平仄的對仗工整。沒有語言閒熟的使用技巧,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寫出好詩好詞,那是不可能的。現代許人寫的詩,可以這樣講,頂多只能算作是碼長短句。

詩盛於唐,詞盛於宋。詩在唐朝達到頂峰,詞於宋代達到觀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除了此,千百年來,誰寫大漠和長河,能達到如此境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誰的感慨,能有如此動感?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誰的愛情,能有如此傳神?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泣下。有誰的淚流得如此蒼涼悲遠?詩的生命,在於意境,在於詩情畫意,在於寓意深刻。現代誰能寫出真正美好的詩句?

現代如果說有,真正的人只有一個,我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豪氣沖天,優美深沉。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洲盡舜堯。意氣風發,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一首七絕:贈父親,更顯示了胸襟的豪邁與膽

魄的廣闊,眼界的高遠!試問,現代有誰寫的詩,能達到如此境界?

詩詞的發展,是從屈子的《離騷》開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子窮其一生,也未能探索出楚國強大的出路在哪裡,最後憤然投汨羅江我水神傾訴心中的苦悶。到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探索出了救助中國的正確思想,偉大航程,換來了今天偉大的發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偉人詩的魅力,今天仍在突現。科技騰飛,建沒發展,國家的榮昌,無數的風流人物,正沿著黨指引的大道,昂首闊步,奮勇向前!


郭家


蕙質蘭心壯士情,

心憂社稷愛眾生。

江南三月桃花美,

塞外梅開冰雪融。








費玉山905


那天,看到了朋友在QQ心情的留言:“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恕我寡聞,對這句話的出處不甚了了,不得已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這句話是英國詩人西格夫裡·薩松曾經寫過的不朽名句。

幾番細讀頗有感觸,好像意思是在說:人性有兩面,寶劍有雙鋒,但兩兩相對的本質又往往是和諧共處的。就如同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藏著一隻猛虎,只是在虎穴之外仍有薔薇叢生。 老虎也會有細嗅薔薇的時候,豪情萬丈的雄心偶爾也會被溫存和柔軟折服,於是乎自自然然駐足而立,安安靜靜的來欣賞自然賜予它的美好,生活賦予它的淡定。

猛虎的魄力也可以和薔薇的細膩和諧一體,再擁有怎樣一顆堅硬不屈的心靈,胸中依然會暗生一份清淡靈動,一份安然坦蕩。依然會有精緻而美麗花朵悄悄開放,隨絲竹婉轉,伴清風朗月。

人心也是猛虎和薔薇的兩面體,若缺少了薔薇不免莽拙而流於庸俗,缺少了猛虎不免怯弱而失氣魄。 當然每個人心裡的猛虎和薔薇的量比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心原是虎穴,洞口的幾朵薔薇免不了猛虎的踐踏;有的人心原是花園,隨緣而入園中的猛虎亦不免給被那醇香醉倒。所以前者的氣質近於陽剛,而後者的氣質近於陰柔。然而殘破了的薔薇猶能盛開,醉倒了的猛虎有時也會醒來。

某年某月某天某位無名的智者,閒心之餘在後面加上了一句“盛宴之後,淚流滿面”。與其說狗尾續貂,不如說妙筆天成。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後,淚流滿面。這樣天衣無縫的文字組合呈現在世間當中,其內含深遠的意義,足以令每一位讀到它的有心人扼腕長嘆。

在寂靜的春天的下午細細品味一句驚豔的好詩,就彷彿面對一場悽美的煙火表演,曲終人散之後,只剩一天好月如水,像時光,永不老去的容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