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01

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房子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痛。

尤其是女人,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房子才是最大的安全感,某种意义上比男人更靠谱。

无论你的内心多么风淡云轻,如果你深漂10年,搬家8次,你还能说出这样轻飘飘的“租房也能过日子”的话语,才是真正不矫情的佛系女人。

2008年电视剧《蜗居》火了,记得当时名牌大学毕业的海清,工作多年依然没有钱在江州买一套房子,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家。

那个时候,只是觉得《蜗居》中海藻的结局很凄美,却不能体会海清为什么对房子的执念这么深。

海萍是从小地方走出来的大学生,在江州打拼多年,和老公勤勤恳恳工作,偶尔加班到深夜还不舍得花打的费。

然而,爱情是浪漫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海萍和老公奋斗多年,依然没有凑足付首付的钱,最后海藻的牺牲成全了她的买房梦。

02

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海萍可悲吗?

她只是太现实了。

记得《蜗居》中海萍的一句台词:“文学是什么?文学是鱼上的香菜,有鱼香菜才好看。没鱼,一盘香菜你还吃得下去吗?”

从文艺青年变成庸俗妇女,海萍就是因为深陷在买房的执念太深,然而如果不买房,她在江州这座城市永远就只是过客,活得没有底气和安全感。

随着阅历的增长,年纪的变大,走进婚姻,重刷《蜗居》才才会明白没有房子很难拥有家的温暖和踏实感。

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大城市的万家灯火和繁华永远与你绝缘。

不仅如此,你追求的生活仪式感很难实现,因为搬过多次家后才能体会喜欢却不能购买的心酸和无奈。

喜欢的东西买了到时候搬家也会扔掉,还不如不花钱算了,还能省下来过生活。

海清的绝望感,或许是每个在大城市漂泊多年的人都可以共鸣的一点。

租房虽然也能凑合过日子,但是当你遇到难缠的房东,你瞬间可以一刻进入崩溃的状态。

03

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小编的一个朋友娜娜毕业就去了深圳,2009年深圳的房价还没涨起来,然而刚刚独立的娜娜工资才不到4000,根本没有买房的想法。

娜娜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与男朋友一起努力奋斗,就这样前前后后深漂10年,总共搬了8次家。

从清湖到梅林,再从梅林到福田,她也不记得跟多少个房东吵过架,最后不欢而散了。

再后来娜娜和男友结婚,依然没买房,继续租房过日子。随着宝宝的降临,娜娜的心态完全变了。她再不不想拖家带口搬家了。

深漂第10年,他们终于凑足80万在观澜很偏远的位置买了二室一厅的小房子。

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娜娜却觉得很幸福,因为她再也不用考虑搬家的事情了。

04

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买房对女人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

《蜗居》中海萍为了买房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而娜娜为了买房也是足足深漂了10年,所幸的是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

10年前看《蜗居》只觉得海萍的人生活得太累,所有的幸福和希望都绑架在了买房这件事上;

然而10年后再看《蜗居》,才发现这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底层在大城市打拼立足的终极梦想。

或许,很多人会说不买房租房的生活也会有诗和远方,但是当你陷入生活的一地鸡毛时,才会明白原来自己需要的安身立命之所不需要太大,可以承载一个孤独的灵魂就好了。

深漂10年,搬家8次,才明白为何《蜗居》中海萍对房子执念这么深

在这个属于你自己的房子和空间里,你可以放声地苦,放声地大笑,不必让自己的狼狈隐藏起来,不必带着面具去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

有能力尽量早点买房吧,或许当房奴很累,但是当租客你连起码的尊严和安全感都没有。它不仅仅是一个温暖的地方,更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和生活。

正如诗人海子的这句:“我想有个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想要的生活其实不必太风光,安心就好;想要的幸福其实触手可及,努力奔跑就好,因为房子在哪,心在哪。

今日话题:

你们如何看待《蜗居》中海清买房这件事?欢迎留言!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妈妈,写在台湾的一切,执迷于各类影评剧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