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柳百億基金年化總收益卻超過140%的傳奇,是如何做到的?

二古基


首先,說說馮柳,絕對投資大神級人物。

相信很多a股投資者都曾經看過《高毅投資馮柳文集》或者《雪球馮柳長文集》,他對自己的投資風格總結是:不擇時、不對沖、不用槓桿、不做空、不做複雜的衍生品,始終保持高倉位單邊做多,賠率優先情況下的分散潛伏,以及在概率與賠率統一時的重點突破。逆向為主,但不見得經常集中投資,因為我是賠率優先體系,一定是分散介入。持有的股票數量也非常多,在概率不足的時候我會在很多賠率高的股票上做分散投資,當確定性大的時候再換倉提升比例(多元持倉、騎馬找馬、重倉皇冠上的明珠)。

看上面這一段文字估計體會還不深,但如果看他對白酒行業的分析、對食品行業的分析、對交易週期的理解,絕對會對投資的理解會提高很多,如果沒看過上面提到的資料的朋友,建議一定要找來看看,並且多看幾遍,仔細品味,畢竟我們身邊能有這樣一位把自己的投資感悟分享得如此具體而又易懂的高手,很難得。

而馮柳本人,當年大學畢業之後先是在娃哈哈集團做銷售,偶然機會接觸股票,就是一個普通的小散戶,後來水平不斷提升,成為一位頗有名氣的民間高手,最後受到邱國鷺的邀請,成為高毅的基金經理的。他的成長經歷對散戶來說,還是很傳奇的。

其次,140%的收益是從2015年11月17日算起,平均年化收益是30%。

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基金是2015年11月17日成立的,截至2018年底總回報超過140%,年化收益率超過30%,而馮柳的1號基金2018年是取得正收益的,要知道2018年,800多隻公募偏股基金沒有一隻取得正收益,此外百億級私募基金大多大幅下滑,部分公司整體跌幅接近25%,而馮柳的正收益自然就顯得鶴立雞群了!不過呢,說是正收益,其實也只有0.5%!!!:),要知道2018年95%以上的賬戶都是虧錢的,而百億規模投資難度就更大了,所以,馮柳這140%的收益基本上都是2016年和2017年的2年時間裡取得的!

如果看馮柳的炒股生涯數據,堪比巴菲特了,巴菲特的年化收益平均21%左右,不過馮柳的大資金投資生涯還很短,還要看以後如何,畢竟神話就是被用來打破的,前有王亞偉、後有徐翔,希望馮柳不是下一個!



遁逃者


這得問他本人了😊,賺錢的方法不會拿來說的,別人也模仿不來。年化140%,如果這個收益率可持續性,那麼全世界的資金都會找他,那他又賺誰的錢呢。走上神壇的人很多,但能夠永垂不朽的似乎沒有。



大A江湖


在金融領域,能賺錢的人很少,但是能穩定盈利的,別說140%,翻幾倍的都大有人在。


數據看經濟


用賠率抵禦風險,用常識增加確定性

馮柳的投資風格是不擇時、不對沖、不用槓桿、不做空、不做複雜的衍生品,始終保持高倉位單邊做多,賠率優先情況下的分散潛伏,以及在概率與賠率統一時的重點突破。

馮柳把市場分為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兩種,強者是要深度研究,讓盲區消失,所有方面都要看見,弱者是隻要不呈現就看不見。

馮柳根據自身情況構建了一個“弱者體系”,就是假定對這個市場上的大部分東西,都看不穿,所以要等它簡單地呈現在面前,強調的是“簡單”與“呈現”兩個詞。

收益看不見沒關係,得到了會更歡喜,風險看不見是不行的,所以就要等它呈現出來,變成風險可見,這就是為什麼馮柳喜歡大幅下跌過的股票的原因。

很多東西事後看雖是必然,事前看全是偶然;也有很多東西事後看全是偶然,事前看其實是必然。其中的關鍵就是賠率與常識,用賠率抵禦風險,用常識增加確定性。

馮柳的逆向並非真正的逆向,真正的逆向是在觀點激盪時勇於交換觀點的人。馮柳的逆向只是形式上的,內心其實是承認對方觀點的。

選擇做哪個股票是由機會決定的

馮柳最喜歡的是企業基本面沒問題,但因為風格原因被市場殺估值。再就是企業有點問題被市場懷疑,就像是人生了病,沒發作時容易被忽視,到嚴重的時候又會很擔憂。馮柳就只找那些雖然不是很強壯,但至少是個年輕人,你在他病得最嚴重的時候去關愛他。

如果對某個行業不熟悉,馮柳就只守正不出奇,只選擇大家有共識,並且都相對認可的標的,不會去挑選自己覺得好的標的。而在熟悉的領域就會去出奇,可能會挑選一些市場有分歧的標的。但是做哪個股票不是由熟悉與不熟悉決定的,是由機會決定的。

馮柳比較喜歡沒有演繹過的品種,演繹過的品種我可能會持有但不會去開倉,哪怕後面還有很大的空間,也不會去買。馮柳不會因為一個股票後面還有大機會就會去做,我更多的去想會不會吃虧。

馮柳在選擇標的的時候會比較多地從博弈的角度去思考,但是持有的時候是沒有博弈心態的,就是純投資角度的持有。

投資中最重要的是“是非心”

儘可能多地思考但也別老態龍鍾,不要介意犯錯,衝動未必是壞事。是怎樣就怎樣,該做的事情哪怕有再大的損失、再大的慌亂也要去做,哪怕這樣非常難以接受。

淡化得失叫平常心,而我們面對的得失太大了,硬要淡化那是自我欺騙和麻痺,這違背了投資中的誠實品質。馮柳覺得最重要的是“是非心”,這與得失無關。

馮柳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就是“得失心”,而為之就是“是非心”。

思考能力比學習能力和經驗都重要

孔子說“困而知之不如學而知之”。

困而知之是需要自己親身經歷,但失敗的路太多,無法一一承受,所以只能祈禱自己足夠幸運恰好碰到一條成功道路,然後提煉總結不斷複製。

學而知之則更上一層,但也只適用於簡單環境,複雜模式則無法應對,因為複雜之所以為複雜,就是因為它不太容易被識別和借鑑,哪怕事後回過頭來你會感嘆說如山嶽般古老,但在當時,你還是會覺得這是第一次出現。

所以,僅靠學習能力是不足以應對市場的,還得“思而知之”。所以,思考能力比學習能力和豐富經驗都重要。

靠天賦、靠品質都走不遠,一定是靠科學的訓練、系統的學習和獨立思考,最終形成恰當的是非標準和行為準則。

堅持簡單的東西才是立身之本

這個世界應該是既有簡單的一面,也有複雜的一面,有可被我們感知的方面,也有不可被我們感知的方面。

馮柳傾向於找到可被感知的方面去堅守,然後放棄複雜的方面。解釋複雜其實就是一種貪婪,我們要放下所有的貪婪。反過來,不敢面對簡單就是恐懼,這也是需要放下的。

在市場裡,方向是簡單的。為什麼喜歡看一個股票的最高點最低點,因為那裡代表著最單純的思維。什麼是複雜的?節奏是複雜的。簡單的東西需要堅持,這是立身之本,但也要警惕被複雜所侵蝕,兩種思維要並存不悖。

在投資方法上,最初就應該選擇不需要經常改變的方法,它會形成思維複利,所以更多是在自身投資框架中進化。

過去馮柳不確定的時候就會不斷地交易,目的是感受自己的內心,到底是喜歡還是不喜歡?因為人有的時候會被自己的需求給迷惑,但當你得到滿足後,你才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倉位調整的過程,就是你不斷地去滿足自我。

在牛市中分散比集中更好

集中投資是你只有一顆子彈,要把獵物打中,對準確率的要求非常高;分散投資是有幾十顆子彈,難度會低很多。一個喜歡集中的人改做分散,他面對的難度是降低的。

在牛市中,收益率是不會下降的,因為牛市的機會多,在牛市中分散比集中更好,不用擔心碰到一個冷門而錯過牛市;而熊市中肯定會因為機會少而降低躲藏幾率,但也會減少踩雷的幾率。所以,這在熊市中是對等的,從超長期來看也不影響太多。

馮柳入行15年,遍地黃金的機會只有三次,大部分時候都應該是家常機遇,這才是市場常態。我覺得正確的做法是,處於什麼樣的擋位,就自動配合什麼樣的操作。把聰明機巧放棄掉,要確保你永遠在市場裡面。當不同標準下開的倉位出現了漲跌,你就能大概感知市場的估值體系是怎麼變化的。

偏執的臆想與假設在高位很荒謬

在高位的時候,我們要做計算題,要定量。高位買是強者的權利,要能看清未來算明細賬。為什麼散戶有的時候會虧大錢,因為它在高位的時候無限地想象,低位的時候又死摳細賬。

這個世上很多看似荒謬的東西都有其合理性,否則荒謬不可能長期存在。表面看上去的荒謬一定是放錯了位置和環境,偏執的臆想與假設在高位很荒謬,在低位卻是一種智慧與常識,這就是我說的不做研究做選擇的含義。

選擇就是把不同階段的市場方法與觀點換個地方去匹配而已,把注意力從看得見的地方挪開,轉移到看不見的地方去想象。

熊市的損失其實都是牛市中埋下的

當你知道自己不可能躲過系統風險的時候,你就會把每一天當作大崩潰前夜來做,這樣反而使你避免掉了一些脆弱的機會。

投資最大的風險就是在牛市裡買入了低質量的股票,熊市的損失其實都是牛市中埋下的。在牛市的時候,馮柳只會持倉不會去開倉。我不會去逃掉牛市的頂,但我也不會在牛市中期買股票。雖然那個時候賺錢很容易很快,但它不符合我的開倉點。

開倉需要有一個絕對安全的狀態,而持倉的話,只要沒有更好的機會替換掉它,我就持倉。我很少關心股票會不會漲,還有多大空間,我更多的是考慮哪個更安全,有更安全的就替換掉。

總之一句話,用滿倉來抵禦系統上行的風險,用選股來抵禦系統下行的風險。


小北愛吃瓜


任何理論下可能的收益率,都不足為奇。


商業說不完


一個字,我不信!


祖述1111


價值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