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有這樣一個作家,她用了20年醞釀一個故事,涉獵了100多部歷史文獻,才下筆完成這部鉅作。

她就是青年作家聞人悅閱,她憑藉《琥珀》一書獲得《亞洲週刊》“十大小說”榜首的殊榮!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琥珀》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100多年的歷史,牽涉20個關鍵的人物,親歷5次世界變革,撬動7國政治力量,全書厚達1136頁,共計80萬字。

聞人悅閱是紐約Cooper Union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紐約大學商學院金融碩士。寫作是童年時代的第一個夢想,在理想交互更替的成長歲月中保存了下來。

2002年聞人悅閱獲得臺灣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首獎。

出版有小說集《太平盛世》、《黃小艾》,童話《小中尉》,散文集《紐約本色》,作品《掘金記》獲得2011年度《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獎。

她曾被當代華文刊物中最具影響力的文學雜誌《聯合文學》評選為“20位四十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華語作家”之一。

作者聞人悅閱在《琥珀》的卷首語寫道:

“琥珀塵封了歷史的瞬間,在漫長而善忘的流年之後,折射出當年曾經驚心動魄的光芒。然而那也不是歷史的全貌,確確實實發生過的,其實早已湮滅了,而歷史的可能性,本來就是誰也想不到的。”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琥珀》,江蘇鳳凰聞出版社,2019


的確,歷史的許多起伏,都已經消失在大浪淘沙之中了。但《琥珀》也正是對歷史作了一個記錄,正如作家梁文道認為——

“琥珀在這本書的隱喻象徵是多層的,但是,我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看到,被凝結下來的一段歷史時光。”

故事開始在2008年的紐約,杜老太太杜亓去世,在麥迪遜道1076號法蘭克殯儀館的告別儀式上,出席的人數並不多。

列席者都如老太太生前所願,有華盛頓政要、有金融機構的高層、有北京的高層領導。

此外還有蒙古人、英國人、德國人、日本人,他們都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卻也都與杜亓的過去有著千絲萬縷的神秘聯繫,《琥珀》的故事由此拉開帷幕。

杜老太太杜亓在紐約壽終正寢,享年94歲。

悼詞中提到杜老太太出生於唐努烏梁海,然而悼詞中卻沒有詳細介紹杜老太太1950年抵達紐約之前的生平,對個人隱私更是諱莫如深。

短短的悼詞唸完,許多人原以為在她最後的時刻,終於可以借後人的追思解開杜家的秘密,然而還是失望了。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 杜家到底有什麼秘密?
  • 一本俄文書寫的筆記本,筆記本上綁著一枚釦子,正面是五角星以及鐮刀斧頭的圖案,這中間又隱藏著什麼?
  • 斯大林難道真有把柄,會被杜亓這樣的人掌握?
  • 而杜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 傳說中琥珀屋到底存不存在?怎麼可能會在杜家手中?


《琥珀》的故事在曲折的情節和緊張的懸念中展開。

杜亓的孫女琥珀,執意追尋家族的來處和祖母的人生軌跡,因此逐漸看清杜亓那充滿傳奇的諜報生涯,和她人生中隱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杜亓的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名字是莫小嫻,莫小嫻出生在蒙古,她的父親是漢人,母親一族則是蒙古王公後裔。

她的父親與舅舅因為反對蒙古的烏梁海獨立,而被陷害致死。

她跟隨著母親來到庫倫,在庫倫,母親病重。

臨終前,母親交給莫小嫻三樣東西和兩個道理。

第一件東西是一枚玉幣,上面刻著“唯吾知足”四個字,讓她拿著這枚錢幣去哈密,找津幫安家。

第二件東西是一個玉葫蘆,玉葫蘆裡有一個指南針。

第三件東西是一本書,書的封面上寫著“鬼谷子”,這本書是她們的老祖宗寫的,也就是說莫小嫻是鬼谷子的後人。

她的母親最後對莫小嫻說:

“第一件事是要為自己打算,逆天下之勢,就只能走到絕境,所以‘順勢而為’這四個字,千萬別忘了;

還有一件事是,別人怎麼看你,不重要,你自己別把自己看死了,非要把自己是什麼人說個清楚,那沒意思,按做人的道理做人罷了。”

母親給莫小嫻的三樣東西和告訴她做人的道理,一直影響著莫小嫻的一生。

1927年,少女莫小嫻獨自從庫倫出發,穿過內蒙古,甘肅,長旅中在永登縣停留。

永登是中國蘭州附近的一個小城,是一個盛產玫瑰的地方,那個城市的玫瑰叫做苦水玫瑰,非常的芳香濃郁。

這一路上,莫小嫻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幾個人物,蘇聯高級特工康斯坦丁諾夫、少年英雄馬仲英和一個叫做伍德的美國傳教士。

“眾裡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這是莫小嫻第一次見到馬仲英時的印象。

見了他,人間的顏色都黯淡下來,他像太陽一樣,溫暖照耀著她,使她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這大約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也是馬仲英的個人魅力所在。

由於莫小嫻傑出的語言天賦,康斯坦丁諾夫從一開始便想拉攏莫小嫻加入他們的組織。

也許是為了年輕時代都有的那份熱血,也許是想能夠改變世界,或者是為了能夠幫助馬仲英實現遠大的理想,她終於開始了顛肺流離、危險叢生的諜戰生涯。

在之後的歲月中,她順勢而為,遊走四大情報機構,於東西方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締結起龐大的商業帝國。

在時代的裹挾下,她被推入一個又一個歷史場景,用自己的大局觀書寫了她充滿傳奇的一生。

可與此同時莫小嫻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馬仲英英年早逝,她的第一個孩子在1937年出生,在1945年得腦膜炎亡故。

為了讓孩子合法出生,她在維也納與馬仲英的副官結婚,改名為杜亓。

二戰結束,她一面迎接勝利,一面已經失去一切。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而各方人士對她仍舊執意挽留,甚至描繪出美好前景,就如泰戈爾所言:

“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對於她來說,生活還得繼續下去。

二戰後,莫小嫻回到內戰中的上海,又在五十年代初奉命移居香港。一個蘇聯的特工出現,使得往事浮出水面,杜以誠為之付出生命。

在那之後,她在與各種情報關係達成的默契中前往紐約。

杜亓這一生,每走一步,步步驚心動魄,而她不得不承認的是:

她沒有改變歷史的能力,只能順勢而為,所幸她還能堅持做一些合乎人之常情的事。

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最後,杜老太太帶著少年時代的愛和思念離世。一生從未忘記過少年時代的那份愛。

這便是她充滿傳奇的諜報生涯。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恰如聞人悅閱所描述的,寫故事猶如創世,城池營壘,一瓦一木,生活起居一應俱全,才能承受起所有一顰一笑和大悲大喜。

在歷史的長河中,主人公從冷兵器時代末期走入二戰的烽火連綿,走過內戰、冷戰等各種各樣的紛爭動盪。

醞釀20年的傳奇故事,讀起來又過癮又心痛


大河流淌之處總有那些還沒放棄擺渡的人們,總有人希望搭起橋樑,而杜亓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她一手締造的商業帝國最終也成為東西方之間的一座橋樑,流年驚心動魄,個人隨波逐流。

蘇格拉底說:“耗時於閱讀,你將別人辛苦得來的體驗,輕易吸收並改善自己。”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聰明的閱聽人,而不是隨波逐流的複製羊。

那麼,接下來的一週,就讓我們跟隨聞人悅閱的腳步,走進《琥珀》的世界。

在顛沛人生中窺看一個家族的個人傳奇,是時間的傷逝,也是幾代人的歡楚。

大河歷史徐徐拉上帷幕,卻不過是中場休息,另一個時代正在啟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