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詮釋中國風格鋼琴作品?

用戶66243619


鋼琴本來就是外國人發明的,怎麼彈都是西洋味。你用鋼琴彈賽馬肯定沒有二胡那種味道。再說我們這有那麼多的中國樂器,為什麼要讓鋼琴去詮釋中國風


大菲3


鋼琴發源於西方,是西方樂器的代表,具有不同於我國傳統樂器的音色、表達形式和理論技巧,因而它與中國音樂、中國文化的融合需要一個過程,這是發展的自然規律。中國鋼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時期,當時的鋼琴尚屬古鋼琴,是作為貢品進貢到我國,普通百姓是無法接觸到的。清朝康熙皇帝還曾學彈過一架古鋼琴,但當時的鋼琴也並沒有跨入中國歷史的門檻。到了清朝末年,鋼琴慢慢隨著西方傳教活動在中國的活躍進入了中國歷史,末代皇帝溥儀還曾彈過一架三角鋼琴。西方的鋼琴真正走進中國百姓生活中也是因為一些教會學校開設了鋼琴課,為中國學生學習鋼琴提供了機會,雖然開設的鋼琴課堂並不專業,但為鋼琴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貢獻,掀開了中國鋼琴的發展歷史。

   在鋼琴被引入中國之後,隨著中國社會歷史的變遷和時代發展,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也逐步走向成熟。當下“中國風格”是目前仍受西方影響比較多的中國鋼琴音樂界的主流追求。“中國風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文化積澱,經由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傳統、不同生活習慣所綜合孕育出的,在世界藝術舞臺上具有獨特性的文化標籤。中國的鋼琴音樂,要在發展中形成被世界認知的“中國風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由上文可知在鋼琴被引入中國後的一百多年中,中國鋼琴音樂隨著中國的社會背景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而變化。我國的特殊歷史背景影響著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按時間來說可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階段。

   (一)20世紀初

   在20世紀初期,中國的一批作曲家在學習到了西方的作曲知識理論後,嘗試將這些理論應用到中國音樂的創作中。因為完全的西方音樂理論對中國文化無法適應,普通大眾也無法欣賞鋼琴曲,所以他們在以西方作曲理論為基礎的同時,在音樂創作過程中啟用民族元素,從而出現了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鋼琴作品,如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劉雪庵的《中國組曲》等。這些鋼琴音樂帶有顯著的民族風格、貼近百姓生活,易於被大眾接受,是中國鋼琴音樂“中國風格”的雛形,為中國鋼琴音樂的“民族風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這一階段主要是依靠一些民族的特色旋律來展示“中國風格”。


鋼琴哥趙雲


末代皇帝溥儀還曾彈過一架三角鋼琴。西方的鋼琴真正走進中國百姓生活中也是因為一些教會學校開設了鋼琴課,為中國學生學習鋼琴提供了機會,雖然開設的鋼琴課堂並不專業,但為鋼琴在中國的普及做出了貢獻,掀開了中國鋼琴的發展歷史。

   在鋼琴被引入中國之後,隨著


抓黃口小兒


音律我不是很懂,鋼琴雖然是西洋樂器,用它彈奏的黃河大合唱、梁祝一個氣勢恢宏一個尾尾道來!音律無國界只是沒有對應的曲子。


遠方4052723321445


中國鋼琴風適合中國的風俗也易於我們國人接受,我們需要這種類型的文化得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