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三環王崗地道橋通車

哈爾濱市三環王崗地道橋通車

哈爾濱市三環王崗地道橋通車

哈爾濱市三環王崗地道橋通車

11月5日9時58分,當市民劉旭日和楊傳廣滿懷喜悅之情打開三環王崗地道橋開通閘門時,由此他們開心之門也敞開了。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投資工程項目服務中心瞭解到,伴隨著今年全省百日會戰、加快大項目建設催人奮進的鏖戰號角,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為增強城市載體功能、完善交通體系勾勒了新藍圖。承擔哈爾濱三環王崗地道橋新建工程的全體建設者們,滿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豪情,在市住建局、城管局、交管局和南崗區政府及王崗鎮政府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他們超前謀劃、科學組織,統籌推進,攻堅克難,歷時138天建設,確保了工程當年開工、當年竣工,使三環路王崗鎮段堵點變通途,周邊地區交通業態、商業業態、文化業態得到較大改善和提升,附近百姓更是笑逐顏開,拍手稱讚。

千方百計暢通堵心路

據記者瞭解,作為哈西地區與三環之間的重要聯絡通道——三環路與哈雙南路交叉口地帶,越來越不能滿足該區域的交通保有量日益增長需求。曾幾何時,王崗鎮三環路段雙向日間12小時平均車流量達76000多臺次,平交道口人行每天達20餘萬人次,該路段交通事故頻發。看到新建後通暢的王崗地道橋,王崗社區書記馬吉樂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過去的王崗鎮“出門辦事怕過街、過街更怕大貨車。如今新建的王崗地道橋給我們增設了興利村道口人行天橋,加設農機街口人行斑馬線,老百姓的出行條件和出行安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記者採訪貨車司機小王,他開心地告訴記者,打通了王崗地道橋,重型貨車都可以從地道橋通過,減少了安全隱患。談到王崗地區以前交通狀況,孩子媽媽張麗喜上眉梢地告訴記者:“以前特別上班下班和孩子上學通行這裡,別提多堵心了,現在車行順暢了、出行安全了、人心不堵了,我們房子也升值了。”

便民利民鏖戰大項目

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環路是哈市交通大動脈,也是王崗地區百姓出行的必經之路,保交通、保施工成為首要任務。為此,他們超前與交管等部門制定交通導改方案,對原有兩側人行道及綠化帶進行道路拓寬改造,平均拓寬5-13米;將拓寬道路打開,在達康地道橋西側增設掉頭信號,在農機街南側增加掉頭信號,形成第二階段長循環交通;開放哈雙南路道口及東西兩側輔道交通;封堵東西兩側地道橋引道進行洞內取土,封堵地面道路完成道路上層瀝青鋪裝工作,同時進行交通標牌及標誌標線施工,做到了既保交通又保施工。

攻堅克難安全度汛期

為排除雨季給施工帶來的質量和工期等影響,王崗地道橋新建工程現場項目部在排水等部門的密切配合下,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規避安全隱患,超前制定工作預案,安全度過汛期。項目部針對主體施工過程中需將達康橋下原管徑900雨水主管線切斷,施工期間雨水無法排放的實際問題,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議,制定了《三環王崗地道橋工程臨時導水及管道封堵方案》,確定“專人專責”。經項目部與施工、排水等部門通力協作,該導水方案經受住了50場中小雨、7場次大暴雨的考驗,此路段沒有因為積水過深影響車輛通行。

優化工藝採用“逆作法”

哈市三環王崗地道橋工程的外棄土石方量達29萬立方米,需要逆作向地下植入工程樁達1774根,而且施工期間必須保證雙向社會車輛正常通行,必須當年完工通車,施工難度非常大。為此,王崗地道橋新建工程現場項目部組織施工單位,採用“逆作法”施工工藝,在保交通基礎上縮短工期。他們首先進行樁基礎施工,然後製作頂板,利用地道橋頂板、中樁和邊樁作為地道橋主結構基坑圍護結構和基礎施工的支撐結構進行地道橋內取土工作。通過優化工藝,贏得了寶貴時間,也保證了工程當年開工、當年竣工。

新聞鏈接:三環王崗地道橋位於哈市南崗區哈西地區,起點京哈鐵路地道橋,終點王崗高架橋,工程全長1800米,其中,直線段道路1480米,王崗高架橋下回轉道路320米,道路規劃紅線80米。主線地道橋為雙向8車道,地面道路為雙向6車道,道路兩側人行道寬度3米。工程包括地道橋、道路、排水、電氣、綠化、交通和人行天橋等七項工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