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用戶教育,“去野”打造戶外運動一站式服務平臺

新零售+用戶教育,“去野”打造戶外運動一站式服務平臺

伴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崛起,90、00後成為消費主流,新穎、刺激、中高端消費運動開始呈現出大眾化趨勢。運動不再只活躍於健身房、家庭和辦公室三個傳統室內場景,冰雪、潛水、賽車、攀巖等運動的受眾也極速增長。

日前,由COA、UPWiLD去野、贏商網聯合主辦的“2019戶外行業立體零售高峰論壇”上,戶外運動品牌去野與邊城體育、探路者的CEO們,探討了戶外運動與線上社群、商業地產聯合佈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成立於2019年6月,去野是國內首個輕戶外場景式立體零售平臺。截至目前,已於始祖鳥、The North Face、探路者、Spider等國內外80多家戶外頭部品牌簽約合作,立志於打造中國版的Globetrotter(漫遊家品牌)。

在高峰論壇上,COA理事長、邊城體育CEO黃耿特別提到了戶外市場缺乏對消費者,尤其是小白用戶專業化教育的問題,其次是企業和產品的同質化,這需要線上線下社群發揮積極作用。

有贊創始人&去野聯合創始人白鴉先生,從新零售+的角度,談了當下市場新思維觸發的跨界融合新思路。白鴉表示,做戶外產品,一定要在開線下店的同時同步拓展電商和社交媒體,通過內容傳播和互聯網社群帶動,從而教學非硬核用戶。

針對小白用戶的戶外運動門檻痛點,去野創始人馮驊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給出瞭解決方案:

其一,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的小程序、公眾號去尋找出行時合適的穿著裝備、運動線路,通過教學視頻安全運動;其二,在線下消費場所,去野會結合俱樂部、運動場館、KOL的特點經驗,進行一些分享者項目介紹。

目前,去野的小程序已經上線一個月,內容包括分類別的新用戶玩法教學和分品牌的電商運營等;公眾號方面,推出的內容包括去野課堂、潮流搭配、乾貨裝備等內容;門店則已在上海的副商業中心開出兩家面積在1500平米左右的店鋪,未來還計劃在5年內、在全國的一線城市開出100-150家線下店。

新零售+用户教育,“去野”打造户外运动一站式服务平台

馮總談到,門店的銷售更像是知識顧問,可提供近郊的、遠程的信息及線路推薦,專業知識普及,產品測評等;此外,門店會注重整體環境的營造,包括跑道、潛水設施、風雨屋等,在避免運動實體店同質化的同時,可以激發消費者直接轉化到想去的運動場所。

以專業化內容教育為引導,用簡單、直白的方式去傳遞給用戶有效的知識信息,為受眾提供戶外運動一站式服務平臺,是去野的宗旨。

搭建國內外戶外運動品牌的綜合新零售平臺,去野有多方面考慮:

首先,現有的大型綜合性戶外集合用品店,除迪卡儂外,極少進入商場,戶外運動擁躉缺乏線下一站式購物體驗的必備場所;

再者,品牌單體入駐,存在產品同質化、單一化以及裝修、人員、租金成本過高等問題,受三大成本影響,店鋪難以將品牌文化理念融入銷售場景,因此,多品牌入駐也是為了品牌方可以不只是將戶外用品鋪滿場景,考慮坪效,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用戶體驗上。

2018年12月,我國著名運動品牌安踏以現金要約收購Amer Sports(始祖鳥的母公司)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要約收購價值約為46億歐元;體現的是大運動品牌向專業化、垂直化、戶外領域拓展的戰略佈局。

因此,去野創始人兼CEO馮驊先生指出,隨著體驗消費升級,戶外業態從街邊店鋪開始入駐購物中心,與之競爭的品牌已經由專業的戶外細分領域逐步擴展到大運動領域,作為從業者,只有從思想上革新,從源頭改變才能在競爭的洪流中處於不敗之地。

“新的行業模式需要新的運營思路,人、貨、場三位佈局,打破傳統的重視單一渠道商業模式,形成線下互動體驗為主,消費者教育和線上引流宣傳的全渠道佈局模式。”馮驊這樣歸納去野的商業模式。

安踏對Amer Sports的收購,還體現的是運動品牌國際貿易與交流合作的密集化趨勢。本次大會上,去野和COA、EOG共同簽訂國際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開啟中歐戶外運動的交流及貿易合作,藉此也可以逐步縮小中國與歐洲體育產業間的專業化與市場規模差距;2022年冬奧會的文旅小鎮上,去野也將入駐冰雪服飾裝備市場,併為用戶提供冰雪運動全套服務方案。

自2008年以後,在北京奧運會的助力之下,運動市場迎來了一個新起點;尤其是2017年以來,體育產業經過市場洗滌後,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期。

根據2017年國家全民健身狀況調查公報數據,相比2016年,整體全民運動健身的人群比例增長近8個百分點,尤其是20-40歲人群,鍛鍊人群比例翻了一番,逐漸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鴻溝。

新零售+用户教育,“去野”打造户外运动一站式服务平台

然而,即便目前,我國戶外運動的市場規模也只有200億,大戶外、泛戶外的規模也只有600億人民幣;成熟的美國運動市場現在已經有2000億美金的規模,中國市場與日本相比也相去甚遠。

因此,未來,在新一代中產階級旺盛的娛樂和消費需求之下,我國的體育運動產業還將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陶淘)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