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學會使用壓縮器

如果僅從應用,而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動態處理器,這一章的很多內容是暫時擱置或者一句話帶過,這也是我寫這個專題的初衷。壓縮器是多種動態處理器中最常用的,我將先從壓縮器開始。

壓縮器是如何工作的

許多人聲和樂器剛剛被話筒收錄下來的時候,往往是非常具有動態的,表現為有的部分很大聲,很突出,有的部分又太輕柔,小的聽不見。如果使用推子純手動來平衡這些非常具有動態的音軌,使得我們能聽到每一個細微的表現,是很困難很耗時且不精確的。通過使用壓縮器,可以限制音頻信號的動態範圍,使您在錄音及混音中,可以更輕鬆地得到得到更穩定的電平。

讓我們來聽一個例子。

一篇文章学会使用压缩器

《混音指南》用了一百多頁的篇幅介紹動態處理器,可見動態處理在錄音混音中所佔的分量。

中文版的《混音指南》也許是是由於翻譯倉促,在動態處理器這一章節有些術語翻譯的不太準確,例如將 Threshold 閾值翻譯成了門限,容易與擴展器中門限(Gate)相混淆,不只是新手覺得難以閱讀,即使是已經工作好幾年的錄音師,讀起來也並不輕鬆。

人聲的動態起伏非常大,其中的一部分被音樂掩蓋了,而另一些又比音樂突出了不少。

這是應用壓縮之後的。

一篇文章学会使用压缩器

正如你聽到的和看到的,通過壓縮,能夠減少人聲歌詞的動態範圍,讓人聲更好地放置於樂隊中,並且在任何時候都能夠聽清。

在未壓縮的音頻中,最柔和和最響亮的歌詞之間的差異平均約為 6dB。

應用壓縮後,動態範圍平均只有 3dB 左右。在這裡,壓縮器檢測並將歌詞中較響亮的字詞,並將它們調小,或者稱為壓縮。壓縮這些較響亮的字詞之後,我可以提高整個聲道的音量,使得柔和的的和其他部分都能更穩定的放置在樂隊中。

壓縮器的主要參數

壓縮器通過多個參數進行控制,這些參數《混音指南》上寫的比較詳細,但我認為,只要理解這三個參數,就可以正確使用壓縮器控制動態。

- 閾值(threshold)

- 比率、又被稱為壓縮比(rate)

- 增益衰減量,又被稱為壓縮量(gain reduction)

其他的參數、例如:建立時間(Attack)和釋放時間(Release),拐點(Knee)等幾個參數,可以對壓縮器的工作狀態進行更細緻的控制,達到塑造音色的目的,為了簡化學習過程,我們下一篇再討論。

不少經典的硬件壓縮器,例如 LA-2A 設計也簡化了一些參數,使得調整起來更加容易。

理解閾值

與所有動態處理器一樣,壓縮器通過測量輸入信號振幅與用戶定義的觸發條件來工作的,輸入信號達到觸發之後,壓縮器才會開始工作,這個觸發條件被稱為壓縮器的閾值。

回想一下我們之前提到過的,看電視並在廣告時間調小音量的例子。是有一個觸發條件,什麼音量算合適,什麼音量算吵並迫使我們抓起遙控器把音量調低。某個音量大小就是我們的觸發條件,實際上也是任何動態處理器中最重要的模塊之一。

在壓縮器中,高於閾值的信號電平將觸發壓縮器作出反應,而低於閾值的信號電平不受影響。數字壓縮器插件的閾值,通常以 dBFS 為單位,以便於與DAW 軟件統一,因此,0 dBFS 意味著最大閾值,不會更高。當您將閾值調成負數時,閾值電平會降低。例如,-20 dBFS的閾值設置,會導致壓縮器對振幅超過-20 dBFS的任何信號做出反應,這個範圍一直到0 dBFS。

因此,-10 dBFS的信號可能會引起壓縮器的反應,而-25 dBFS的信號則不會。現在我們知道什麼是閾值,以及怎樣觀測閾值,那麼,我們該如何使用它?這取決於其他一些壓縮參數,例如比率。

理解比率

我們現在知道了,壓縮器的閾值決定了壓縮器在什麼點上工作,但實際壓縮信號的數量,是由比率(rate)參數所控制的。壓縮器的比率設置決定了超過閾值以上的信號衰減多少。

比率通常表示為大於1:1的數字,例如4:1。許多時候,壓縮器將使用被稱為信號傳輸特性圖示的 X-Y 圖 來表示閾值和比率關係的。

一篇文章学会使用压缩器

線路中的扭結(稱為膝蓋)是壓縮器響應變為非線性的點。也就是說,輸入和輸出不匹配,因為壓縮器現在將超過閾值的任何信號的增益減少由比率限定的量。

1:1 的比率,意味著沒有壓縮,並且較低的比率可能幾乎不可見。較高的比率創造了一個更積極的扭結,甚至一個電平的產出電平量。

理解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數字轉換成分數。

4:1 的比率,轉換成分數將是四分之一。所以超過閾值的信號都會減少到原先的輸入電平的四分之一。

比率聽起來很複雜,但經過幾個例子,你可以很快理解他。讓我們來看看一個例子。

這裡有一個壓縮器,閾值是-20 dBFS,比率是 2:1。當閾值設置為 -20 時,那麼 -25 的輸入信號不會出發閾值,因此不會進行壓縮,原樣輸出。

如果輸入信號增加到 -10,即超過閾值 10 dB,由於比率設置為 2:1,則超過閾值的部分 10 dB會被壓縮為原來的二分之一,也就是 5 dB,所以輸出電平為-15 dBFS。如果輸入電平進一步增加到 -5,則輸出電平將是 -12.5。為什麼呢?

由於輸入信號超過閾值為15 dB,二分之一就是 7.5。-20 dBFS 閾值 增加 7.5 得到了 -12.5 dBFS。

2:1 的比例被認為是輕度壓縮。增加壓縮比和降低壓縮器的閾值,將使壓縮器衰減更多輸入信號。比率為 10:1 或更高的壓縮器,提供了更大的壓縮,甚至被稱為限制器,我們將在本課程稍後介紹。

如果我在這裡給你看的圖表和比例數字讓有一些迷糊,別擔心。以上的計算知識為了讓你理解比率是如何工作的。

實際應用時,我很少關心實際數字是多好,而是根據要處理的音軌,通過聽覺來設置的,具體的調整策略,我會在之後進行解釋。

理解增益補償和增益衰減量

當音頻信號被壓縮時,閾值以上的振幅會按比例降低。現在讓我們繼續討論增益衰減量和增益補償。

增益衰減量(有時標記為GR)告訴我們一段時間內,壓縮器中有多少閾值相互作用以及最終有多少增益減少或信號衰減發生。

簡而言之,增益衰減量告訴我們,壓縮器正在降低信號的多少,壓縮器上一般都會用 GR 表,當通過壓縮器播放音頻時,GR表上隨時會顯示增益減少量。

當我通過壓縮播放一些音頻時,留意插件上的GR表。 閾值設置的月底,音頻信號被壓縮的越多,導致更多的增益衰減。而且,如果這個比例設定得較高,比如說8:1,那麼我們也會看到,會比低的比率減少的更多。

增益補償又是什麼呢?

由於壓縮器工作時會衰減信號的電平,導致輸出電平被降低,所以大多數壓縮器都具有增益補償(有時稱為輸出增益),以便在施加壓縮後恢復任何丟失的音量。

你可以這樣理解,超過閾值的部分會被壓縮,實時的壓縮量反應在 GR 表上,增益補償用於提升經過壓縮之後信號的整體電平,提升到未壓縮的大小,來彌補信號的降低,這就是增益補償的作用。

如何使用壓縮器

瞭解了這幾個主要參數後,如何使用壓縮器呢?

使用壓縮器,首先,將閾值降低,降低到GR 表上顯示 4-6 dB 衰減量的狀態,接下來,由於部分信號已被壓縮,因此使用增益補償來匹配信號的電平,大致與壓縮前一致。

這是使用動態處理器的一個基本原則,壓掉多好,提升多少,使得輸入輸出電平基本一致。這樣做可以讓你在同等響度下,通過打開關閉壓縮器,對比壓縮前和壓縮之後的聲音。因為通常我們會認為響度大的那個更好,響度會干擾我們的判斷,所以這樣做你可以真正聽到壓縮器帶來的變化,許多人都犯了這個錯誤。

具體應該補償多少,我習慣於用耳朵聽,使處理前後響度差不多,但是你可以根據GR 表來設置。如果GR 表顯示的平均壓縮量在 6-8 dB 之間徘徊,你可以嘗試使用 7 dB 的補償增益。

有的壓縮器插件上會同時具有輸入電平和輸出電平,但完全根據電平表來設置增益補償是不推薦的。有些信號需要更多的增益,有些信號需要更好的。所以,請你閉上眼睛用耳朵聽,然後進行相應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壓縮器根本沒有可視化的閾值,有一些壓縮器在設計上採用的是固定的閾值。 UA 1176 是一個經典的固定閾值壓縮器。使用這類壓縮器時,閱讀GR表,並使用耳朵來調整增益布行,顯得更為重要。

所以,只要你能理解這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這幾個參數的概念,弄明白計算題是如何計算的。你就可以正確的使用大多數型號的壓縮器了。

一篇文章学会使用压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