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僅對於國內而言,電吉他的發展尚未可知,但就目前可預測到的情況是:電吉他發展會略遜於木吉他。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我從 2005 年起開始學習電吉他,那會國內一眾樂隊(如唐朝、超載、輪迴、五月天、beyond等)以及國外老炮級樂隊(如槍花、潘多拉、夢劇院等)對國內音樂愛好者的影響較大,那時的孩子們還是願意去學習電吉他的,因為大多數孩子在那時候接觸電吉他較少,仍然對電吉他對樂隊有一種敬畏感,會覺得彈電吉他搞樂隊的人都很酷,加之那時國內樂器類教學以及售賣都不如現在這麼普及這麼大眾,所以能有一把電吉他,能去學習電吉他這件“神秘”的樂器還是非常令人驕傲的一件事。

與此同時,2005 年也還是流行音樂的巔峰時期,那時還有王力宏、周杰倫、林俊杰等等極為優質的音樂唱將,在他們的影響下,也會有很多孩子願意去選擇一把木吉他,去彈奏那些或憂傷或安靜的曲子。(還記得周杰倫晴天的前奏嗎)

所以在那個時期,無論是電吉他還是木吉他都彷彿有著無限的可能,那時的少年,只要給他一把吉他和一個支點,他就彷彿能夠撬起地球。

但是時過境遷。

從現在國內的音樂環境中可以看出,現在的音樂人多數以顏值、團體為主。以樂器、以樂隊形式出現的音樂人越來越小眾化,這樣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喜歡音樂的孩子們會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唱歌的那個人身上而很少去關注音樂以及樂器演奏本身。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以前我們還會覺得《真的愛你》《光輝歲月》中的電吉他 solo 是那麼的炫酷,而現在,電吉他 solo 也越來越少的出現在音樂中了。相比配器和編曲,也許大家更多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歌詞上。這也是在無形當中進一步削減我們接觸到電吉他的機會。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值得慶幸的是,在現階段流行民謠的興起,讓很多人喜歡,也讓很多人願意去購買一把木吉他去學習,哪怕只是簡單地學習如何用低把位三和絃進行伴奏彈唱。總歸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學習木吉他,以至於吉他這類樂器不會那麼快被忽視。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但是電吉他的處境就略顯尷尬。一來因為樂隊化的音樂人被越來越小眾化,二來再也沒有像是 beyond 那樣能夠站出來引領音樂潮流的樂隊,所以電吉他相比於木吉他,願意去學習和了解它的人越來越少(我同事就一直以為我彈的是貝斯,他們幾乎分不清電吉他與貝斯)。

某種樂器的興衰跟相對應的音樂表現形式和風格都有莫大的關係。

現在的音樂環境和聽眾的認知,絕大多數還是停留在唱的多高彈的多快上,能夠靜下心來去聆聽純音樂的人太少,沒有歌詞和歌手,很多人是無法體會到那一個個音符所表達的情感的。所以電吉他以及樂隊都有沉默的趨勢,但木吉他卻仍會藉著民謠的東風繼續發展。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雖然目前的趨勢是這樣,但仍然無法斷定電吉他在未來的發展會是怎樣。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越來越多的年輕樂手,他們所聚焦的點和所能接觸到電吉他的渠道越來越多,身邊已經有人開始去 MI、伯克利、ESP 等國外院府去學習電吉他,學習音樂,同時也有更多國內外的新派樂隊新派風格令人著迷,加之動漫 op 與 ed 中的演奏,也是在逐步令越來越多的孩子們願意去接觸、去嘗試學習電吉他這樣樂器。當這些孩子中有深入學習過後,他們對於音樂的理解勢必大有不同,這些人無疑會對電吉他以及樂隊形式的音樂發展起到相當大的推動作用。但就目前來說,他們還仍在沉潛,仍在積蓄力量。

星星之火終可燎原,只是需要時間。【如果你喜歡搖滾、喜歡吉他,關注我公眾號:HaruAir,有更多搖滾趣聞與歷史,也能讓你掌握更多實用的吉他硬件知識】

電吉他為何在國內發展不起來?這個原因令人無言以對

我的公眾號裡有一些我自己整理的電子版教材吉他和樂理的都有有需要的話關注公眾號回覆“教材”、“樂理”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