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出路在哪?

這些年種地越來越不賺錢,各種農作物價格持續走低,讓很多農民朋友有了放棄土地的想法,寧願外出打工也不想在種地了。即使是種地也沒有什麼大的出路,只是按部就班的給自己找點事。而今年春季北方地區受天氣影響,農作物損失嚴重,這讓農民再次受到打擊。現在農民種地越來越不賺錢,這是什麼導致的呢?

第一,糧價持續走低

現在的農民不僅是跟國內的大戶、合作社競爭,更要和從國際市場進入國內的糧食競爭。眾所周知的一個例子就是美國大豆,大規模種植的大豆,成本肯定是比小農戶種植低得多,這樣在糧食市場上,大多數農民都很難有競爭力,價格也沒法提高。

第二,種地成本高

農民最揪心的就是,糧食價位低,可是農資的成本卻不斷升高,無論是人工成本還是農資價位都高的讓農民吃不消,就逐漸打消農民的種地積極性。

所以就會出現承包土地,大規模種植,才能降低種地的成本,可是大部分農戶還是很難有資金去大規模操作的。

第三,補貼不夠用

國家對農民有補貼,但小農戶能得到的補貼是非常有限的,財政補貼的大頭主要向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機械化規模農業傾斜,小農戶拿到的補貼只是杯水車薪,還免不了被層層揩油。

對於小農戶而言,以家為單位的農業經營模式,在現在的形式下很難維持下去,他們情願把土地流轉出去,自己外出打工;要麼就是走規模化道路去發展農業。所以現在大部分農民都不願意種地也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