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降息”!央行甩出4000億元“麻辣粉”,對你的房子和票子有啥影響?

“央媽”喜歡突如其來,這一點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

11月5日,央行發佈公告稱,當天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億元,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為3.25%,較上期下降5個基點。

這是自2018年4月以來,央行首次調降1年期MLF利率。

為啥說就是降息?

公告一出,各界人士奔走相告,央行“降息”了。但是,也有比較嚴謹的投資者私信財富君,央行的這碗“麻辣粉”能算得上是降息嗎?

嚴格來說,本次“降息”和傳統意義上的降息還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說的降息指的是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但是,這一次,央行只是通過下調MLF招標利率的方式達到降息目的。

今年8月17日,央行宣佈LPR掛鉤MLF利率。未來隨著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LPR將逐步替代存貸款基準利率。

也就是說,如果以後我們再談降息,通常指的就是調整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以及調整LPR報價。

票子會有啥變化?

人民幣成功破7

“央媽”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5日股、債、匯三市聯動,全面上揚。其中,人民幣匯率尤其強勢,離岸人民幣單日大漲360點,成功升破7這一重要關口。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告訴財富君,理論上央行降息寬鬆措施對匯率利空,但本次人民幣匯率表現確實很“特殊”。

在他看來,人民幣匯率並未因為央行降息而出現貶值,主要是央行降息並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基調。

從經驗看,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與貿易摩擦等外圍不確定因素關聯大,短期由於外圍持續傳來“偏暖”消息,帶動全球市場風險偏好情緒修復,利好人民幣匯率。

啥意思呢?舉個例子吧:財富君的同事把他家孩子送到美國留學,每年花銷在30萬人民幣左右,在7.0購得美元。理論上,央行此次降息,如果導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由目前7.0貶至7.10,那麼財富君的同事就需要多支付4200元左右,但如果人民幣升值至6.95,則這家人大約少支付2100元。

股市被打“強心針”

“降息”消息一出,股市立馬就有了反應。

5日午後,上證指數一改早盤疲態迅速拉昇,一度攻克了3000點整數關口。

雖然最終未能守住3000點,但央行“降息”的效果可見一斑。

可以說,這無異於給股市打了一劑強心針。

在新時代策略樊繼拓看來,MLF降息將驅動A股新一輪上漲。

他強調,市場中沒有真正的趨勢性空頭,大部分謹慎的投資者都在等市場調到更低的位置再加倉。此次降息有望驅動A股開啟新一輪的上漲。

多數專家都看好此次央行降息對於股市的刺激作用。

周茂華也告訴財富君,短期央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提升市場對經濟前景信心,疊加外部不確定因素有所緩解與外資持續流入,利好國內風險偏好情緒修復。

從中長期看,國內一系列改革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國內市場潛力不斷釋放,國內資本市場長期向好格局沒有改變。

但是,也有專家相對悲觀。

廣發證券郭磊認為,從短期的形態來看,權益市場仍處於反彈趨勢當中,人民幣匯率的反彈趨勢也非常明顯。由於股、債、匯聯動的存在,三大市場或許會在短期之內形成一種良性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互動可能會在11月9日迎來一輪考驗,那就是即將發佈的10月份的物價數據。若這個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仍可能會抬升避險情緒。

房貸利率會降低嗎?

房貸利率會怎麼變化?

財富君周圍的很多朋友最關心的就是這個話題,央行降息了,房貸利率會不會也聯動下調?房價會不會又開始走上揚之路?

對於這個話題,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財富君,“若是後續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增大,那麼客觀上確實會使得五年期的LPR利率有所下調。”

中原地產張大偉更是認為,MLF一年多來首次下調,也就代表了11月20日的LPR下調成為定局。

在他看來,MLF降低的心理影響大於實際影響。後續市場針對首套房貸利率應該有寬鬆的趨勢。

還有一些人認為,從趨勢看,這一次的降低只是開始,後續有繼續降低的趨勢。

說到這裡,財富君還需要補充一個場景。

房貸利率的傳導機制是啥?簡單地說,就是MLF會直接影響LPR利率,而LPR(重點是5年期的)會直接影響房貸利率。

上一期的MLF是3.30%,1年期LPR是4.20%,5年期LPR是4.85%,北京首套房利率是5.40%。

這一期如果MLF降到3.25%,依次傳導,北京首套房利率或將會降到5.35%。

但是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隻調整1年期的LPR不調整5年期的LPR。央行如果這樣操作,就足以見其良苦用心了,意思就是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降低房貸成本。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的LPR調整存在上述兩種可能,至於“央媽”會怎麼操作,還有兩週就會有結果。

財富君還看到很多媒體都在討論,此次降息是否可以得出結論,“央媽”以後會變得更加“慷慨大方”,打開降息大門?這個在財富君看來,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具體如何,我們還是等央行公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