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華金控董事長張國祥:未來金融必與數字為伍 與AI同行

11月5日, 2019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重磅活動——中新金融科技合作展望暨江北嘴金融科技高峰論壇在兩江新區舉行。

作為演講嘉賓,瀚華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重慶富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祥在論壇上表示,未來的金融一定是與數字為伍,與AI同行,全球互聯,文明致遠。

瀚華金控董事長張國祥:未來金融必與數字為伍 與AI同行

李倩 攝

據悉,張國祥擁有30多年金融領域從業經驗,長期致力於探索微型金融在中國的發展道路,並以此為理念於2004年創辦了瀚華,在他的帶領下,瀚華歷經十餘年跨越式發展,形成了立足北京、重慶雙總部,輻射全國的戰略佈局,成為中國專注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最大的民營普惠金融服務集團,並率先於2014年6月成功在香港上市,成為業界第一股。

張國祥認為,科技金融和產業金融是金融發展的大勢所趨,科技金融在如今的發展階段更是異軍突起。而科技金融的內涵正是數字化、標準化,這是金融標準化大的背景:在互聯網、物聯網、AI等基礎的進步下,推動產生了金融標準。金融標準的目的實際就是提高產品質量、服務質量、金融透明度和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

標準已經成為世界的通用語言,世界需要標準,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談及金融標準的實踐,張國祥以重慶富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民銀行)的探索為案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重慶在普惠金融領域做得比較好,中國最大的20家擔保公司,重慶有14家,中國的十強互聯網小貸公司基本上在重慶,重慶沒有P2P,在普惠金融風險防控方面做得非常好。”據張國祥介紹,富民銀行參與了重慶標準化制定的多項任務,包括參與數字化銀行標準建設和打造極速貼等。

“比如極速貼做到了秒提,幾秒鐘即可到賬,一年多就提了600多億,完全是機器完成,就是按照標準化、數字化,24小時工作,極大了方便中小客戶的現金流通,已服務超2萬家小客戶。” 張國祥說。

記者瞭解到,位於兩江新區的富民銀行,致力於打造專注服務小微的產業鏈數字生態銀行,經營不到3年,資產規模已超400億,存貸款規模超300億,發展勢頭強勁。

此外,張國祥還在現場談了一些關於標準化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他認為,做標準化的探索,從企業角度講,需要企業的願景、理念、文化、體系支撐,更需要機制和組織的保障。國家層面講,主要是政策的支持,包括監管的多維度等,從國際層面則需要合作、認可、認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正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文:王丹、謝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