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日本沉陷倒退了20年,為什麼英德法還是沒有趕上日本經濟?


都說日本沉陷倒退了20年,為什麼英德法還是沒有趕上日本經濟?


其實原因很簡單:日本人口比較多而已!

由於歐美日韓是一個經濟聯盟,分工明確:美國屬於第一梯隊,掌握軍事、金融和高科技霸權;英法德日則屬於第二梯隊,二戰後均得到了一部分美國轉移產業和經濟援助;

中國臺灣、韓國則屬於第三梯隊,1970年代以來,承接來自英法德日第二梯隊的產業轉移。

我們知道,一國經濟規模由生產率x人口數量決定,而生產率由四個條件決定:①人均物質成本(工業生產的設備和資金);②人均人力成本(教育水平);③人均人力資源(土地、河流、礦藏);④技術知識。

都說日本沉陷倒退了20年,為什麼英德法還是沒有趕上日本經濟?


由於英法德日同屬資本主義集團的第二梯隊,來自美國的技術知識轉移是比較平等的,相互之間也互通有無,所以在④技術知識上比較接近。

但由於二戰後,日本本土沒有經歷大規模陸戰,相比法德被打成一片沙漠不同,所以在開始階段,日本在①人均物質成本(工業生產的設備和資金)相比英法德更具優勢,這些是日本能夠在二戰後1950年代後率先崛起的最大原因。

都說日本沉陷倒退了20年,為什麼英德法還是沒有趕上日本經濟?

隨著世界和平日久,蘇聯解體,日本在遠東對抗社會主義陣營的主要性下降,又受到美國壓制,而同時英法德積累的資本也越來越多,所以在①人均物質成本(工業生產的設備和資金)逐漸不再佔有優勢,反而在③人均人力資源(土地、河流、礦藏)相比英法德相差很多。

在①人均物質成本(工業生產的設備和資金);②人均人力成本(教育水平);④技術知識的水準接近,③人均人力資源(土地、河流、礦藏)落後的情況下,英法德的人均GDP逐漸超越日本,但由於日本人口的巨大優勢(比人口最多的歐洲國家德國還多4000萬人口),所以英法德經濟規模還沒有趕上日本。

都說日本沉陷倒退了20年,為什麼英德法還是沒有趕上日本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