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慶民:支持有序擴大商品期貨市場開放

■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許焱雄

11月4日,2019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峰會(簡稱2019中新金融峰會)在重慶開幕。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中國證監會正在積極推進全面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真誠歡迎新加坡的機構、企業和投資者參與中國的發展,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的紅利。

在對外開放方面,閻慶民指出,目前,證監會已核准設立3家外資控股證券公司,2020年將進一步取消行業外資股比限制;繼續擴大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持續優化滬深港通機制,正式啟動滬倫通;擴大境外長期資金投資境內市場渠道。

對於如何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閻慶民談到,證監會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融資發展,到今年10月底已經核准了19家企業,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企業通過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及在境內外募集資金2317億元。此外,2018年3月份,啟動“一帶一路”債券試點以來已發行22單。

同時,證監會支持境內上市公司走出去,推動“一帶一路”的企業合作。積極支持鼓勵境內上市公司發揮自身的技術、業務、融資渠道優勢,結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企業的特點需求,通過跨境併購方式走出去,加強合作交流,推動業務和拓展市場,共同提升市場競爭力,開創好互利共盈的局面。2018年到今年9月底,全市場併購重組交易中,涉及到跨境併購涉及到312單。

另外,閻慶民還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目前已批准多個期貨品種,作為境內特種品種,引入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境外交易者,各交易所也在加快發展佈局,逐步走向國際化。多家境內外交易所已經或者正在新加坡設點佈局,申請業務牌照,積極吸引更多的包括新加坡在內的“一帶一路”國家企業參與我國的期貨市場,便利企業的有效管理和風險。

“中國與新加坡資本市場合作面臨新的歷史性機遇。”閻慶民表示,證監會將與新加坡金管局共同努力,進一步深化中新資本市場的合作,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一是開放新品種,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支持有序擴大商品期貨市場的開放,支持商品期貨交易所推出更多特定品種,向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國際投資者開放交易,提高其利用中國期貨市場管理風險的能力,促進企業穩健發展。

二是打造新工具,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根據互聯互通的示範項目規劃,設計個性化差異化、定製化的金融產品,精準高效提供金融服務。

三是健全新機制,推進中新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證監會會同新加坡金管局,進一步發揮中新期貨監管圓桌會議新的機制作用,推動雙方跨境投融資、金融機構輻射和金融要素市場的互聯互通,加強雙方跨境監管與執法合作,信息共享和人員交流,持續深化兩國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

四是藉助新平臺,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重慶作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運營中心,是“一帶一路”和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具有區位優勢、產業優勢、體制優勢和生態優勢,依託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平臺,來支持資本市場的開放政策在重慶落地,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