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前幾日,跟朋友聊天,朋友是一個鞋店老闆,她說現在店鋪效益不好,一天有的時候都沒有2單,估計都快撤店了,但奇怪的是隔壁店的老闆明明沒有人,卻一天到晚搞得好像很忙,各種打掃、收拾等等,朋友說其實何必呢,事實上又沒人。

我問她,那你知道她為什麼這樣做嗎,她說自己私下問過那個老闆,那個老闆告訴她,哪怕沒事也要搞得有事,比如擦擦展臺,比如擺一下鞋子的位置,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上級感覺你有事在做,哪怕沒有顧客。

這個老闆很聰明,她知道上級需要的是什麼,或者看重的有什麼。這個世界上,肯定沒有任何一個老闆和上級喜歡自己的員工或者下屬,一天天的無所事事,哪怕真的沒有事情,畢竟還要給這些“閒人”發著錢或發著工資。

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前幾日,我被領導派出檢查下級公司工作,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員工在“賦閒'。確實,這個下級公司因為季節以及行業的問題,存在著淡季情況,但公司的員工在這種情形之下,直接實事求是的坐在一起“嘮嗑”、“八卦”,哪怕有人檢查工作。

與這些員工相反的,還有一部分員工卻呈現出一派“忙碌”狀態,一會找領導彙報工作,一會詢問部門其他同事要某些數據,等等,忙的不可開交,而他們這種做法,也同樣得到了領導的一些認可,明知道有“造假”嫌疑,但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做一些工作。

這種或者閒或者忙,其實只是一種表面現象而已,但對於那些大領導或者一些上級人員,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下屬或下級,這種表面的功夫的成熟與否,也能夠給“大傢伙”們一些啟示:你很閒,工作量不足;或者你很忙,證明你平時也很努力。

為什麼需要裝“忙”?

很多職場人說,明明是淡季,公司就沒有什麼工作要做,裝“忙”那不是自欺欺人嗎,那不是故意的嗎,為什麼一定要裝“忙”呢?

  • 公司不養“閒人”

任何一個公司都不會,更直接地說不願意,養“閒人”。如果一個人無法給公司帶來利益,無法給公司增加業績,那他也就離著被辭退不遠了。受行業影響,可能在一定時間段,你會處於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但如果你真的表現出“無所事事”,那你可能馬上真的“無所事事”,所以忙碌很有必要,只能“裝忙”。

  • 體現你的態度

職場中,每個人都是以工作為中心,所有的事項處理、事項邀約等等,都是在工作的基礎上,同時也是在自己能力的展示上面。如果公司不景氣,你也跟著不景氣,那你可能就馬上被離開公司。

公司只要還能夠正常運營,你作為公司一員,就有責任和義務,完善和完美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把之前一直沒有細化的工作進行喜歡,還是將之前冷落的客戶進行再次聯繫,這些都是你的工作態度,哪怕你只是讓自己“忙”,但你在做一些日常工作而已。

  • 公司的積極氛圍

裝“忙”是不是虛偽,是不是讓自己過於浮誇?這個需要從哪個角度來講,比如對於個人來說,如果不是真的工作,只是裝裝樣子的“忙碌”,得到的肯定是做作和作秀,但如果你只是在這種公司沉悶的氣氛中,用自己的積極向上、正能量,傳遞給大家一種心安,“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那公司就需要這樣的解圍,甚至還能帶動公司更多的人努力起來,這就是“蝴蝶效應”。因為所有人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自然公司也會如大家所願,慢慢的變好,慢慢的給到職場人想要的種種。

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裝忙”是一種藝術,該怎麼正確做到?

忙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忙碌,哪怕是“裝忙”,很有可能因為不瞭解這種“裝忙”,裝忙技術很劣質,最終被公司發現馬腳,估計也就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裝忙”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職場生存技能,“忙”到底該怎麼正確“裝”呢?

1.發掘公司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崗位,每一個崗位都有一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以及工作內容,在這些內容之間,有些可能是公司特別看重的技能,比如客戶的回籤率,比如外界對公司的評價、口碑,等等,每一個職場人都應該思考自己工作的意義,同樣也要思考這項工作在公司的意義。

大膽猜想、想法求證,最終可以得到一個與公司有關係的很緊密的需求技能,如果你的崗位恰好有這樣的一個點,這種時候,所有人賦閒而你就要努力的進行解鎖這個新技能,各種的相關內容進行聯繫,串起來,哪怕暫時可能沒有那麼深入的事情發生,但一旦有了機會,你就是第一人選。

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2.尋求困境的出路

職場人所在的行業,或者所在的公司出現一些“淡季”狀態時候,不要急於跳槽或者急於讓自己清閒,而是需要積極地尋找一條可以走出這種困境的道路。這條道路不一定是說讓公司逆襲,也不是說給公司就一定帶來很巨大的財富,但這條路一定要讓你自己可以獲得出路,並在職場遊刃有餘。

  • 學習是不變的真理

職場中,真正的想要繼續學習的人員屬於極少數,在一個公司中更是寥寥無幾,如果你借用這樣的一個清閒環境,不妨讓自己通過學習增值,等這段時間過去,你比其他人都會高出很多,因為你的時間利用合理,既忙碌又充實。

  • 忙碌關鍵點

有的人說自己很忙,但被其他人看到的卻是“三分鐘熱度”,工作三分鐘不到,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引起他自己的N多話,這種人屬於忙不到點子上,也就會給大家一種清閒視覺。

職場人想讓自己裝忙,也要忙碌在點子上,比如今天開了會,經理提到了一個什麼重點,你不妨記錄下來,會後進行了解、總結,如果領導詢問為什麼忙碌,你就可以說會議上的重點是什麼,你做了什麼什麼工作,其實這些內容可能很簡單,但是說出來不僅僅支持了領導,也表示了自己的忙碌工作。

3.多與領導進行溝通、彙報

有人很懷疑,我都是假裝忙碌了,怎麼還能與領導溝通、彙報,我要去自己“撞槍口”嗎?當然不是,這裡與領導溝通、彙報,前提是你有自己的發現與見解,比如針對於某一件事,比如針對於某一個觀點,等等,如果仔細的觀察,總會有一些時機接近領導。

你這種溝通、彙報,既展示出你的思考,也同樣表示了你有忙碌工作。當然,這種類型的工作裝忙,是在一定基礎之上的,不能胡亂的去跟領導瞎侃,否則你可能會被出局。

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4.不要讓桌面太乾淨

桌面不應該實行5S嗎,不應該保持一種潔淨、整潔嗎,這樣的乾淨桌面不就是可以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嗎?錯,桌面乾淨是有時間有地點有情況展示的,並非一直都需要這種乾淨。

舉兩個例子說明。

例子一:最近公司要進行辦公桌5S檢查,要求員工都按照5S標準整理自己的工位。小明心想,我整理了不方便找,再說了這就是一個形勢,桌子也就很自然的散落一桌文件。檢查結束,公司對小明直接提出批評,小明不服氣就去找綜管理論,綜管說,古代都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你一個辦公桌都無法控制好,怎麼能夠真正的掌控工作呢?

例子二:公司處於淡季,各項事務基本暫停,小麗望著自己辦公桌一堆亂七八糟的文件,有些頭疼,終於下定決心清理一下,省的檢查時候亂。小麗收拾完畢,自己都有些小得意,桌面整齊,自己看著也很舒服。結果集團下來檢查,本來想要給小麗升一升職位的,因為桌面太乾淨,直接不提了。小麗私下詢問領導為什麼,結果領導說,集團的意思是,桌面整潔,看樣子工作量不足,勝任新工作可能有些難度。

這兩個例子中的主人公沒有錯,但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同,自然得到的結果也就各不相同,公司規章制度遵守沒錯,但需要分清楚場合和公司氛圍,才有了工位乾淨不行,不乾淨也不行的不同結果。

在一個很淡季的時候,如果你的桌面過於乾淨,只能說明你可能有些閒,雖然有些人說“我只是利落”,“我只是辦公效率高”,但領導們看不到,他們只是通過一個表層去分析背後員工的行為,雖然判斷有些偏面但也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工作“無所事事”可能會被辭職,掌握“裝忙”藝術,職場遊刃有餘

公司處於一種經濟蕭條或者淡季的時候,內部氛圍必然會有一些壓抑或者消極氛圍,如果員工表現無所謂甚至無所事事,那自然是被辭職的首選,想要度過這段艱難時光,學會“裝忙”是不可多得的一項職場技能,當然技能也要很高超才好。

【文/職場衚衕】源於大學路,八方延伸,專注職場溝通、案例分析、職業規劃等,為小萌新老油條提供職場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