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區人民法院: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沙市區人民法院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審判,是對案件作出最終裁判的程序,是守護司法公正的最後一道“關口”。
  近年來,沙市區人民法院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以落實“三項規程”為抓手,迴歸審判中心,優化司法資源,推進簡案快審、繁案精審,推進以司法證明、控辯對抗、依法裁判為核心內容的庭審實質化,實現了刑事案件審判模式的系統轉變,從源頭提高辦案質效,守護司法公平,防範冤假錯案。推進訴訟證據出示在法庭、案件事實查明在法庭、訴辯意見發表在法庭、裁判結果形成在法庭,在改革的“破”與“立”中,沙市區人民法院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2018年以來,沙市區人民法院共受理刑事案件970件,結案878件,案件均在法定期限內審結,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無一錯案。

沙市區人民法院: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控辯對抗用證據“說話”
  證據是訴訟之王。根據法院審理需要,讓偵查人員、鑑定人及證人出庭,證明證據的真實性和獲取過程合法性,是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今年4月,沙市區人民法院對被告人袁某非法持有毒品一案進行公開開庭審理。與以往不同,公安機關民警出現在證人席上。
  公訴機關指控稱,2018年9月10日,被告人袁某購買了“麻果”和“冰毒”,次日下午,公安機關在袁某家中將其抓獲。抓獲前,袁某將疑似毒品從二樓窗口扔下。現場搜查,在其家中一樓臥室搜到1袋“冰毒”,在其住宅後門窗戶附近搜查到4袋“冰毒”,在其家二樓客廳的地面上和住宅後門窗戶附近地上共搜到143顆“麻果”。
  經鑑定,“冰毒”“麻果”中均檢出含有甲基苯丙胺,共淨重517.5克,被告人袁某的行為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在此前召開的庭前會議上,袁某的辯護人向法庭提出,在袁某住宅後門窗戶附近搜到的4袋“冰毒”為其持有的證據不足,不應予以認定。為回應爭議焦點、聚焦重點問題,法庭決定,公安機關民警作為證人出庭。


  庭審中,出庭作證的公安機關民警詳細陳述了抓獲被告人袁某的經過,向法庭清晰展現了案件的來龍去脈。合議庭綜合分析證人證言及其他證據後認為,根據現有證據能夠認定在袁某住宅後門窗戶附件搜到的4袋“冰毒”為其所持有。
  6月,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袁某犯非法持有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9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0元。
  “如果偵查人員不出庭作證,本案就會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罪犯可能得不到應有的刑罰。”沙市區人民法院負責人說。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就是要凸顯人民法院在被告人定罪量刑環節上的實質功能。沙市區人民法院嚴格落實“三項規程”,即庭前會議規程、非法證據排除規程、法庭調查規程要求,確保用證據“說話”,從證據源頭防範冤假錯案。
  該負責人說,通過開庭,在控辯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對指控被告人有罪的證據,逐一舉證、質證,從過去“審卷”向“審人審事”轉變,做到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辯論在法庭,判決結果形成在法庭。
  法庭質證還形成倒逼機制,促使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在工作中不斷強化依法全面規範收集和審查證據的意識。

沙市區人民法院: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繁簡分流暢機制“提速”
  近年來,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案件呈下降趨勢,但刑事案件總量特別是輕微刑事案件不斷攀升。如何運用更優化的審理程序化解該領域“案多人少”矛盾,沙市區人民法院堅持改革創新,全力推進刑事案件“繁簡分流”,構建起多層次的刑事訴訟體系,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
  去年8月,副院長王紹軍擔任審判員審判一起適用簡易程序的交通肇事案件,在嚴格法定程序、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被告人無異議且當庭認罪的基礎上,當庭宣判。
  從開庭到宣判,整個庭審僅用了17分鐘。當事人點贊簡案快審:“辦案快,減輕了訴累、節省了成本。”
  做到快審快結,需要多方位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制度是保障。去年,沙市區人民法院通過簡案快審改革,開通輕微刑事案件快辦“高速路”。
  對內,規範管理——建立簡案快辦案件立案移送“綠色通道”,實現當天立案、當天移送、當天分案,全面提升辦案效率,並在大幅度簡化庭審程序的同時,注重依法保障被告人的選擇適用程序、獲得法律援助等各項權利,實現“簡程序、不減權利”。


  對外,凝聚合力——與公安、檢察、司法等部門聯合制定了《關於建立簡易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進一步明確和規範法院與公安、檢察機關的銜接機制,與司法行政部門就簡易案件審前社會調查工作時限、非監禁刑執行交接工作機制等問題進行溝通、協調、確認。
  今年,沙市區人民法院簡案快辦再提速,啟用刑事速裁程序——對於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輕微刑事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認罪認罰並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在15日內予以快速審結。
  沙市區人民法院開通簡案快辦“高速路”,對有限的司法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實現了由不多於三分之一的刑事法官審理不少於三分之二的案件。

沙市區人民法院:築起守護公平正義的銅牆鐵壁


  人權保障辯護全覆蓋
  “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是憲法確認的公民基本權利,律師參與刑事訴訟,保障被告人的辯護權,對落實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初,沙市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牟某盜竊案,整個庭審僅用時5分鐘。這是該院首起採用速裁程序審理的輕微刑事案件。
  此前的會見中,辯護律師依法向牟某告知了其權利義務及認罪認罰從寬的法律規定,建議他選擇刑事速裁程序進行審理,能快速了結訴訟,實現利益最大化。牟某對自己的定罪量刑有了心理預期後,表示願意認罪認罰,並簽訂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提起公訴後,沙市區人民法院在一週內適用速裁程序審理該案,並採納了檢察機關量刑建議,當庭宣判。
  在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前提下簡化處理,快辦快結,是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的理性選擇,也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充分體現。
  據悉,沙市區人民法院認罪認罰案件律師介入率達100%,賦予律師閱卷權和量刑建議權,解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訴訟程序選擇、證據判定、定罪量刑等方面疑問,使被告人不盲目認罪認罰。


  近年來,沙市區人民法院通過落實全面律師幫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綠色通道,實行刑事辯護全覆蓋,給予全部被告人應有的法律幫助,以維護其合法的訴訟權利。
  律師從庭前會議環節起全程介入,充分保障被告人庭前會議的參與權,避免被告人因與辯護律師溝通不充分導致的不知情、不同意律師觀點等問題,在庭審中充分保障律師的辯護權,在裁判文書中對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予以回應,有效實現了被告人的訴訟權益保護。
改 革 進 程
  ◆通過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沙市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質效得到了全面提升。今年來,沙市區人民法院受理各類刑事案件546件,結案454件,受案數較上年同比增加31.25%,結案數較上年同比增加40.12%,結案率較上年上升6.77%。
  ◆沙市區人民法院與公安、檢察、司法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建立簡易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建立了“簡案快辦”案件立案移送綠色通道,實現當天立案、當天移交、當天分案。
  ◆沙市區人民法院制定了“簡案快辦”案件庭審提綱參考模板、裁判文書模板等,大幅簡化庭審程序,實現快審快結。兩年來,審結的878件刑事案件中,適用刑事速裁程序審結輕微刑事案件307件,佔同期新結刑事案件總數35%。

  ◆沙市區人民法院將可能被判處3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因經濟困難不能請律師的被告人,以及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規定的可以通知辯護的情形全部納入通知辯護範圍。2018年至今,一審刑事案件辯護率達1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