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參考文獻:《杜月笙傳》

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有三位大亨,一位名為黃金榮,一位名為張嘯林,還有一位就正是今天咱們要講的主角兒——杜月笙。

自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舊上海縱橫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三位大亨,逐漸開始衰敗。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烏煙瘴氣的舊上海此時已經腐朽不堪,黑幫與軍閥的黑、白統治,讓舊上海成為了一個重疾難醫的城市。金錢、地位、美女、權利等等,一切慾望所需的東西在這座城市都能找到,同時,也都會隨時消散,就如同海市蜃樓一樣,成為過眼雲煙。

杜月笙,出身微賤,家鄉是高橋村,村子因為有一座很高的橋而得名。當年杜月笙走的時候,就對外婆說,不衣著光鮮、光耀門楣,他絕不回來。

果然他的話實現了,靠著自己的打拼,通過林桂生的幫助,他成為了上海舉足輕重的三大亨,與黃金榮、張嘯林稱兄道弟。最卑微的時候,杜月笙的外號叫“萊陽梨”,最巔峰的時候,杜月笙的外號叫“上海皇帝”。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不過,杜月笙不是那種純粹的黑道人物,他與黃金榮的狠毒不同,與張嘯林的好勇鬥狠也不一樣,儘管他站在黑幫的高位,乾的事情也都是刀頭舔血的危險事情,但是他就是像一個文人,一個極會為人處世的文人。

杜月笙不喜歡別人叫他杜老大或者杜老闆,但是卻喜歡大家叫他杜先生。他本名是杜月生,被大師章太炎給改成了杜月笙,這樣顯得很文藝。杜月笙還與章太炎學寫了3個字,正是他的名字三字,從此之後,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是需要簽字,他都要秀一下那剛練好的俊美字體。

從這幾件事情,我們其實可以看出,杜月笙這個人,雖然身處黑暗之中,但是他的內心卻嚮往著能夠有一個好的出身,或者說他在嚮往“白”,這一點杜月笙與《水滸傳》中的宋江有點相似。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產生了不同,後世對他的評價爭議很大,因為他雖然是黑幫頭子,壞事做盡,但是他又有一些可取之處,這正是爭議的主要來源。

上海淪陷,作為黑幫頭子的杜月笙,出人意料的沒有因為利益與日本勾結,面對日本的拉攏,杜月笙拒絕了。在1937年11月,杜月笙去了香港,在哪裡他擔任了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賑濟委原常務委員、上海黨政統一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這一系列的職稱,讓杜月笙心裡很美,因為這樣的稱謂正是他內心真正追求的“白”。

他積極參與到情報蒐集、暗殺漢奸的活動中,著名的上海大漢奸偽上海市長傅筱庵,就是在杜月笙的協助之下,軍 統才成功除掉的。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在國民黨的支持下,杜月笙成立了一個名為人民行動委員會的組織,這是一箇中國幫會聯合機構,杜月笙當了主要負責人。這樣的職位其實與杜月笙的內心又產生了矛盾,雖然中國機構的名字很好聽,但實質就是一個幫派聯合機構,而他杜月笙成了一個類似“武林盟主”的角色,當上了中國幫會的龍頭。

這樣的結果讓杜月笙很風光,但是他也很無語,因為他為了走向心中的“白”,兜了一大圈,他的身份又成了幫派頭子。

時間來到1945年9月,此時的抗日戰爭已經勝利了,杜月笙再一次回到上海,此時的上海再也不是之前的上海了,更不是他杜月笙的上海了。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隨著上海的租界被收回,國民黨的勢力就不用在畏首畏尾,可以明目張膽的做事。這樣一來,在租界和國民黨中間周旋的幫會,就失去了作用,不再重要。

此時的杜月笙,更加堅定了要轉到“白”的決心,在國民黨不再重視他的情況下,他積極的從事工商、交通、金融、文化、教育、新聞等領域,希望在這些方面能有所建樹。

1948年,忙碌杜月笙在這一年大失所望。這一年,蔣經國在老蔣的委派下,來到了上海。蔣經國此行的目的無他,就是要通過市值改革、發行銀圓券等手段來解決財政危機。蔣經國要求民間也要這樣做,將所持法市外幣和金銀統一兌換為銀圓券。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這樣的要求,明擺著在坑人,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很生氣,但是又沒有辦法,畢竟這蔣經國的背後是老蔣,他得罪不起,於是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完全按照蔣經國的意思辦,留了一點私心。結果,蔣經國沒給杜月笙留半點面子,直接以投機倒把罪將杜維屏給抓了,還判了6個月有期徒刑。

杜月笙此時已經明白了,他這位“上海皇帝”已經做到頭了。杜月笙內心非常悲憤,提到老蔣的時候,他說:“我拿他當兄弟,他卻拿我當夜壺。”

隨著上海臨近解放,老蔣叫杜月笙和他一起逃走,杜月笙沒有和老蔣一起去臺灣,而是去了香港,在去香港之前,杜月笙去見了一個人,這個人正是黃金榮。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杜月笙見到黃金榮時,黃金榮已經垂垂老矣,當杜月笙提及讓黃金榮和他一起逃到香港的時候,黃金榮拒絕了,因為他覺得自己的年齡大了,不想再折騰了,杜月笙沒再說話。

當杜月笙來到香港之後,曾經叱吒上海灘的杜月笙在悲憤中病倒了,期間他收到了一封來自總理的信,字裡行間表示了想讓他回上海的想法。但是杜月笙看到了那張黃金榮掃大街的照片,他信以為真,因為害怕,最終沒有選擇回去。他這一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膽怯選擇,讓他最終沒能再回到上海,而是客死異鄉。

在杜月笙臨死的時候,杜月笙留下了兩句遺言,一句是不允許後代再幹黑幫;還有一句是“我是沒有希望了,你們還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聽到杜月笙說得這句話時,沉穩大氣的沉穩大氣的冬皇孟小冬,突然就爆發了,她近乎瘋狂的對著周圍的人大喊:“他不這麼死心塌地跟著老蔣,會沒希望嗎 ?”大家聽了這句話,都嚇了個半死,因為當時老蔣的“特使”就在旁邊,而孟小冬卻不管那麼許多,繼續對周圍的人說道:“就是你們讓他跟著老蔣逃出上海, 踏上了不歸路啊 !”眾人聽了紛紛沉默不語。

或許,杜月笙想從“黑”走到“白”的心,也就只有他的摯愛孟小冬能懂吧,只是,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最終落個客死異鄉的下場,早沒了舊上海“皇帝”的威風!

從上海癟三到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傳奇經歷數不勝數,他的為人更是為後人所稱道,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大道理,都出自這位黑幫大佬。

杜月笙遠逃香港,因一張照片不敢回大陸,臨死前遺言讓孟小冬大怒

那麼他究竟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人?這不好界定,我們只需要知道,杜月笙在為人處世之道,有他的可取之處,這就夠了不是嗎?

學到杜月笙的做人方式,我們普通人能在其中領悟百分之一,也一定終身受用無窮,其實在人際關係複雜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杜月笙全傳》。

精裝兩冊典藏版,雙十一團購價59元,點擊下方橫幅參團,獲得人生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