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群:盡心盡力為民做群眾的好乾部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眾多駐村幫扶幹部們仍舊堅守一線,盡心盡力為民解難事、辦實事,做群眾滿意的好公僕。

在沙壩河鄉紅沙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正專注於查看臺賬的駐村第一書記——楊通群。今年38歲的他,已在該村駐了一年,一年裡任勞任怨、辛苦付出,竭盡全力為村民辦實事,是村民眼中的好書記,是一名受傷也要堅守崗位的好公僕。

杨通群:尽心尽力为民做群众的好干部

堅守崗位的楊通群

“在我能夠從床上起來,能夠支撐走路的時候,我就一定要到村裡來。”這是楊通群心裡最真切的聲音,也是他對紅沙村群眾的熱切關心。據悉,今年3月份,該村發生了一起火災事故,讓為救火而不慎跌倒的楊通群右腿膝關節受傷,由於當時只有輕微的麻疼,他便沒放在心上繼續工作,直到後來不能下蹲,甚至難以行走,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陳舊性右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醫生建議他至少療養六個月再工作,但他僅休息一個多月又回到崗位上。擔心他身體的妻子很反對他的做法,他耐心地進行解釋說:“脫貧攻堅是一場戰爭,我作為第一書記,應該離開小家顧大家,要讓我所幫扶村的老百姓脫貧,是我作為第一書記的責任,義不容辭。”聽了丈夫的心聲,他妻子便也支持他的做法。

杨通群:尽心尽力为民做群众的好干部

受傷的楊通群依然積極參加環境衛生整治

今年68歲的楊正其和60歲的高橋生都是楊通群的幫扶戶,即便腿腳不方便,楊通群也還時常去關心他們,天冷送衣、生病送藥更是常有的事。對於楊通群的無私付出,他們都記在心裡,對他的所作所為也充滿了感激。楊正其說:“我們在困難的時候得到楊書記的幫扶,各方面的事情他都為我們辦,現在我們的生活也解決好了,吃也不愁了,穿也不愁了,住的房屋也不愁了,到年底還為我們買油、送米,他對我們很關心。”

杨通群:尽心尽力为民做群众的好干部

走訪群眾的楊通群

身體不好的高橋生說:“吃穿都幫扶,各方面都幫扶,我身體不好又送藥,什麼都好,感謝他!”深知產業發展在脫貧中的重要性,楊通群及駐村幹部們來到紅沙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即將倒閉的黃牛養殖項目進行優化,改變以往一圈餵養的方式,並引進養殖大戶進行管理。現在的黃牛養殖場共有42頭牛,到明年開春將達到60多頭,並積極為牛場協調20噸飼料。當項目產生效益後,利潤將按照6:4模式進行分配,帶動村民增收。

杨通群:尽心尽力为民做群众的好干部

松桃沙壩宏剛生態養殖場餵養的黃牛

“以前每出生一批牛仔時,在以前村民的餵養下,有80%的死亡率,現在在我手裡可以達到100%的存活率,目前在這裡的效益還是算可以。”松桃沙壩宏剛生態養殖場負責人何華剛說。脫貧不等不靠,幸福自己創造。現在的紅沙村有了通暢的道路、漂亮的文化廣場,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都離不開駐村幫扶幹部們的辛勤付出,而正是有這群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的幹部,才讓紅沙村成為了一個和諧、美麗的家園。楊通群說,自紅沙村脫貧攻堅指揮部進駐紅沙村以來,紅沙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百姓對駐村工作組也非常滿意,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村裡面的許多基礎設施短板也到了完善。作為駐村工作組,又是黨員,通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指揮部將會更加的努力為老百姓們謀求更大的福利,爭取更幸福美好的生活,保證紅沙和全縣同步精彩出列!(記者 陸致吉 蘇暢莉 實習記者 邵文進 唐源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