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很難又很簡單,學會這一招就只賺不虧

炒股很難又很簡單,學會這一招就只賺不虧

很多人都覺得炒股很難賺錢,主要是兩個原因:
1、進場時機不對
2、方法不對
據數據統計,A股中超過50%的股票賬戶,都是在2007和2015年,這兩個牛市中開戶的。也就是說,很多人都喜歡看到牛市來了,大家都賺錢了,才跟著進股市炒股。這其實是對應了炒股賺錢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三階段:市場賺錢效應不斷擴大的泡沫階段。
既然是泡沫階段,風險其實已經遠大於收益了,也就是說,牛市的時候才進場炒股的,其實虧錢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虧錢基本都是深套,如果是高位進場,想要解套,很可能要等到下一輪牛市。
炒股其實很簡單,三個階段中,最好賺錢的是第一、第二階段,那就直接找符合低估,而且企業不斷盈利,長期穩定增長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即可。
炒股抄的是預期,也就是投資者對某個股票未來是好還是不好的看法。大家都覺得某個股票未來能夠持續穩定賺錢,那大家都買,都投資。
有人說,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炒股賺錢這麼簡單就好了。

炒股很難又很簡單,學會這一招就只賺不虧

渡人亦渡己,生平快樂事


沒錯,炒股就是這麼簡單。舉個例子,就像GDP一樣,過去很多年,國內GDP增速一直維持在6.5%以上,每年國家都會定一個GDP目標並公佈出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一個國家GDP要穩定增長,那肯定是整個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直接買入各行各業的優質龍頭個股,長期拿著,自然就能上漲。
國家都明牌了GDP要增長,那一國之經濟支柱,如金融(包括銀行、保險、券商三大行業)、地產行業、消費行業、以及醫療醫藥、科技等大類行業,必然是穩定增長的主力軍。換句話來說,國家每年都告訴大家,這些行業肯定要漲,那你還想什麼呢?炒股還搞這麼複雜幹嘛呢?
我一直強調,要買國家經濟支柱的大類行業裡面的優質龍頭股,這點非常重要,舉個例子,做保險的,全國有很多企業,但是最能反映整個國家保險行業的情況的,那肯定是中國平安。反過來說,如果以中國平安為首的保險龍頭企業做的不好,那說明整個保險行業都不會好,其他的中小型保險公司會更難受。
有人可能說,我自己挑選中小企業的個股,如果找到好股票,它們的漲幅會更大。比如萬科,3000億市值,即使市值漲300億,股票漲幅也就10%;如果找一個市值100億的地產股,它能賺300億,股票能翻300%。

炒股很難又很簡單,學會這一招就只賺不虧

我不仰望別人,只仰望星空;和昨天的自己,上一刻的自己比較反醒,戰勝自我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是你想想,市場上無數投資者,他們為什麼都願意投資萬科,投資中國平安,而不是行業內對應的小公司?市場上,經過很多年的發展運行,被資金、機構一致認可買出來的老大,對比你自己單獨絞盡腦汁挑出來的個股,哪個更能賺錢?哪個盈利確定性更強?


那肯定是更相信市場。其實不用多說,實際上,挑出各行業的前幾的龍頭股,組成一個組合,然後對比整個A股市場,看誰在過去10年漲幅更大,那就知道了。這毫無疑問,肯定是龍頭股跑贏市場中位數。
最近幾個月,外資持續流入A股購買大藍籌,近幾天,伊利、美的等優質的行業龍頭股,不斷被資金搶著買買買,優質資產不斷被市場認可,這是一個逐漸走向成熟的股票市場的必然過程。市場資金已經不斷擁抱好股票,作為個人投資者想要在市場上賺,最重要的就是緊跟趨勢。

目前,除了白酒行業的兩個老大:五糧液和茅臺,以及醫藥的龍頭:恆瑞醫藥,因為漲幅過大,目前已經進入高估位置,我也不建議持有,其他行業,如:地產、銀行、保險、家電、券商、科技等行業,如果以分散投資、長期投資的思路去看,都可以買。

炒股很難又很簡單,學會這一招就只賺不虧

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很多人恰恰自認為自己比市場上其他投資者更聰明,把精力放在研究市場,研究K線,研究消息,研究題材上,在股市裡面進進出出,三心兩意,最後浪費精力、浪費時間,甚至還虧錢了。
炒股的方法千千萬萬,但我相信,最有效的方法恰恰是最簡單的:買入優質的行業龍頭股,分散投資,長期持有,即可。

目前我正在努力做好自己的股票研究和交易,同時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寫財經文章,和圈子裡的朋友一起分享投資心得。

綜上所述為個人投資日誌,不做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