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圓通寄予厚望的差異化業務“承諾達”開局不利,給圓通的轉型高端之路籠罩上一層陰霾。


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近期有媒體報道圓通速遞旗下的高端自營快遞品牌“承諾達”大量員工被轉崗,導致失去保底工資、收入下降,部分員工前往總部維權。

這件事還未告一段落,圓通又突然宣佈快遞收費調整公告,這給本來就對圓通未來之路產生質疑的市場又添疑惑。

再不漲價就要虧本?

近日,圓通發佈公告稱,將於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收費。為應對旺季在快遞“攬、轉、運、派”各環節上的用人、用車、場地擴容等成本上漲,圓通將於2019年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收費,具體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分公司根據總公司指導建議並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分析認為,圓通本意可能是想用快遞費用調價消息沖淡“承諾達”負面影響,但該消息的發佈可能對市場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另外界對圓通的業務產生更多質疑。

快遞行業迅速崛起與阿里等平臺帶來的電商紅利息息相關,但隨著服務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物流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直接進入到近身搏殺的價格戰階段。

定位中高端市場的順豐一定程度也迫於壓力推出電商特惠件,開始“下沉”;而另一方面,同城配送領域,除了原有玩家,順豐、京東物流也先後發力佈局,如此混戰之下,作為“通達系”首個定位中高端市場的直營品牌,“承諾達”一直在尋找轉型之路。

隨著市場快遞價格下調,圓通速遞面臨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根據圓通速遞2019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單票快遞產品收入為3.19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57元減少10.71%;單票快遞成本為2.81元,相比上年同期3.18元下降11.56%。圓通速遞最新提供的8月經營數據顯示,快遞產品單票收入已經下降到2.72元,同比下降16.93%。8月單票收入已經低於上半年的單票快遞成本2.81元。

業內人士指出,假如圓通在下半年沒有繼續降低成本,那麼企業每一單快遞都是虧本在做。在成本壓力下,圓通速遞必須謀求轉型。

這也直接反映在股市上。圓通速遞自2016年借殼上市登陸A股後,股價從最高的36.5元跌到了現在的11.84元,市值僅為341.46億元。對比它的同行,中通市值160.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1.43億元),順豐市值1826.76億元,韻達市值782.20億元,申通市值358.97億元,圓通表現得實在不算太好。

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承諾達的應運而生

迫於形勢,2017年圓通開始轉型,宣佈花重金打造城市高頻配送直營網絡B網,並於2018年正式成立其直營品牌“承諾達”,直接對標順豐。

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承諾達”是圓通速遞參與投資的圓碩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的獨立品牌,進攻客單價高的中高端快遞市場,

主要為商務件客戶、電商客戶提供綜合性、全鏈路的快遞服務。

“承諾達”從組建之初就採取了輕資產運營模式,除了部分關鍵崗位直接聘用員工外,其餘基本都是業務承攬合作。品牌授權後,將繼續努力夯實直營體系與授權商之間的業務融合,側重於同城時效件、即時配送等市場,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與客戶體驗。轉換之後,部分工作場所會有搬遷調整,人員考核方案也會進行相應改革。對於承攬業務的夥伴,原有的業務模式保持不變,仍有繼續合作和退出的自由選擇權。

但是高端市場正如圓通期許的那樣容易介入嗎?

看起來“承諾達”發展勢頭還不錯,官網數據顯示,自2018年10月品牌發佈以來,“承諾達”特快已在92個城市設立700餘個直營管理的營業部,至2019年底將達到近1000個直營管理營業部。“承諾達”特快服務網絡覆蓋市、縣近一千五百個,基本建立了平臺型物流網絡體系。

面向高端市場,使用“承諾達”的大多是生鮮商品、加急訂單等,但有不少用戶曾因為“承諾達”部分“運費高卻時效差”“送錯地址”的問題進行投訴,這或許對“承諾達”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影響,也為“承諾達”的風波埋下隱患。

坎坷的多元化之路

A網一直是圓通的主營業務,是目前上市公司主要利潤來源;而發展瞄準高品質快遞市場的B網,需要加大投入,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成為最大的難點,對於圓通來說,AB網全部以同樣的力氣鋪開來發展可能很難實現其目標。

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如今看來,圓通似乎沒有處理好平衡各項業務之間的工作。

迫於無奈,圓通近期又宣佈未來將會AB網並行。

圓通作為通達系第一直營品牌,對標順豐的願景是好的,但是“承諾達”發展受阻,似乎反映出進入高端市場沒那麼容易。

首先,同行業在高端業務上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

作為圓通B網重要業務,“承諾達”意欲在個性化定製、中高端快遞領域發展,拿下高附加值快遞業務。但事實上隨著即時物流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目前京東快遞已推出面向個人的業務,菜鳥、蘇寧等頭部企業均入局同城配送,此外還有閃送等意圖單點“突破”的創業平臺競爭。

在近兩年頭部快遞企業轉型的過程中,堅守核心業務之外謀求多元化、綜合性服務供應已是巨頭共識,順豐在前,巨頭相爭,圓通“承諾達”並未體現出較大的後發優勢,在黑貓等投訴平臺中,關於“承諾達”部分“繞路配送”、“延誤”問題的投訴仍較多,可見“承諾達”的業務水平亟待提高。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路徑是圓通繞不開的,建設B網離不開投資基礎設施的鋪設。

圓通2018年半年報顯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8.17億,同比下降395.76%,2019年上半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依舊為-16.22億。

圓通“承諾達”折戟又出昏招,高端市場蛋糕沒那麼好吃

同時圓通的營業成本也在增加。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成本為122.3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16.66%。其中快遞行業的營業成本為108.35億,比上年增加19.92%。這些數據說明,圓通在B網的建設中投了不少錢,而效果如何呢?

圓通2019Q1~Q2公司快遞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9.2%和32.1%,雖然跑贏行業,但與其他快遞上市公司相比仍處下風,其中2019H1落後於中通、韻達、百世和申通四家近10個百分點,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三位,收益並不明顯。

圓通速遞開始加快拓展多元化業務的步伐,高品質速配和大件物流作為拓展重點,方向並沒有錯,符合快遞行業發展趨勢。堅守核心業務之外謀求多元化、綜合性服務供應已是巨頭共識,但是圓通也應看到,切入高端市場打鐵還需自身硬,遇挫的圓通能否調整戰略繼續前進,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