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紅:重慶作為金融示範區意義非常重大

殷紅:重慶作為金融示範區意義非常重大

殷紅11月5日消息,中新金融峰會“綠色金融助推綠色發展”論壇今日在重慶舉行。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殷紅出席論壇並演講。

殷紅表示,重慶作為金融示範區意義非常重大。第一,因為重慶處於長江流域的上游,重慶的綠色生態發展將對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及修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第二,重慶曾經是我們國家的老工業基地,傳統經濟的轉型、綠色發展的成功將為全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做出積極、非常重要的示範。第三,重慶同時也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重慶的綠色和生態發展將會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的經貿合作以及綠色投資的領域,為中國的“走出去”以及“引進來”,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將做出示範。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殷紅: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來參加非常重要的峰會,我想講三個問題:第一是重慶作為金融示範區意義非常重大;第二是目前在綠色金融的實踐方面已經有很好的基礎;第三是相關的建議。

一、重慶作為金融示範區意義非常重大

我理解主要有三點:

第一,因為重慶處於長江流域的上游,重慶的綠色生態發展將對長江流域的生態保護及修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第二,重慶曾經是我們國家的老工業基地,傳統經濟的轉型、綠色發展的成功將為全國經濟的轉型和發展做出積極、非常重要的示範。

第三,重慶同時也是“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重慶的綠色和生態發展將會延伸到“一帶一路”沿線的經貿合作以及綠色投資的領域,為中國的“走出去”以及“引進來”,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合作將做出示範。

所以,我覺得以重慶作為綠色金融的示範城市將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

二、目前已經有很好的、比較多的一些綠色金融發展經驗

有不同的層面,主要有四個層面,即國際經驗、國內(中國)經驗、地方綠色金融改革試驗、金融機構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我們知道,發達國家最早進入工業化也最早面臨環境的問題,因此他們在相關的金融監管政策、金融機構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多的經驗。我們從這個序列發展的過程來看,大家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標準,目的就是對金融機構有比較大的期待,希望金融機構能夠發揮其中介的作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剛剛過去的兩個月當中,工商銀行簽署了兩項聯合國的相關原則和聲明,9月份的時候130個國家在華盛頓共同簽署了聯合的可持續銀行原則,工商銀行作為發起方,中方唯一發起人以及簽約人,簽署了這個原則,中國一共有3家,工行、華夏銀行和興業銀行,目前130家銀行的資產總額達到47萬億美元,佔全球金融資產總額的1/3。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工商銀行作為30家大中型企業,也是在華盛頓簽署了全球可持續投資者聯盟,工行是唯一的中資企業,這個聯盟是來自全球各個行業的企業,包括銀行各個門類、保險、信託、資產管理、銀行、證券,還有產業界的一些企業。目的就是這些企業和金融機構能夠做出表率,積極形成合力,推動並且帶領相關的產業和金融機構共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這是全球的一些經驗。

另外,中國在綠色金融發展方面也有一些領先的地位。我這裡不多作講解,因為昨天很多專家都提到了這個事情,我想強調的一點是,銀行在中國的金融機構裡面佔有比較大的份額,在社會融資總量中達到了80%的份額。同時,在綠色金融裡面也是起到了非常主導的地位,2018年末是8.3萬億,到目前已經有10.6萬億。最值得關注的是增長的速度非常快,增長的速度達到了16%,比銀行的平均增長速度快了6.1個百分點,意味著我們的信貸資產較快地向綠色領域去投放。

同時,工商銀行在銀監和人民銀行的指導下也走出了綠色金融發展的經驗和模式,與其他國際商業銀行不同的是,工商銀行的綠色金融是把綠色的因素和綠色理念全面融入工商銀行的戰略、政策、制度、流程以及風險管理整個金融體系裡面。最突出的我們有兩項經驗:第一是我們在60多個信貸行業政策裡,把綠色標準和綠色管理要求全面地融入到行業信貸政策裡面。

第二是我們把所有的公司貸款進行了綠色信貸分類,把公司貸款分成了四類12級,比如說友好類、合格類、觀察類和整改類。基於這樣一個綠色信貸的分類,我們把相關的政策進行連接,對於好的積極支持,表現不好的就進行限制。以至於我們在連續幾年都獲得了亞洲銀行的“最佳綠色銀行”的稱號,同時工商銀行也是綠債發行的典範,綠債的發行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億美元。

工商銀行的綠色信用研究在綠金委的指導下,我們也做了大量綠色金融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環境風險壓力測試是全球領先,目前也是唯一的。另外就是帶入的綠色投資指數納入了今年峰會的成果清單;ESG的指數和中證指數研究院共同發佈成為第一支可投資的ESG的投資指數。目前地方業務很多實踐成果重點是在這三個方面,我就不多說。

三、對重慶作為經改試驗區示範城市的幾點建議

第一,對政策部門的建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標準;二是政策;三是產品創新;四是信息平臺。對於標準我想講,儘管目前已經有國家標準,但是針對重慶自身的經濟產業結構特徵,可以制定自身的一些相應的標準,意思就是說只要這個政策能夠促進重慶市的產業結構越來越綠色、越來越可持續發展,政策就是有效的。所以從目前的相關地方試點來看,也出臺了一些自己的標準。

其次是相關的政策,一個是提出相關的要求和指引,相關金融機構本身在治理架構上要有這樣一個安排,在相關的金融政策方面要有激勵和鼓勵的政策。舉一個例子,比如說綠色建築,如果是房地產開發公司來做的綠色建築,他是放在房地產開發的統計口徑裡面,但是目前房地產是受到各種規模的限制,資金是進不去的。我們知道綠色建築的排放佔到能源的1/3,如果我們能夠支持綠色建築,減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這將是綠色發展一個很大的份額。但是,如果這塊政策裡面能夠拿出來,規模單獨來計算,同時在綠色金融、綠色信貸的統計裡面,把這個放進去,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政策呢?其他的比如相關的產品創新以及信息平臺的搭建,剛才人民銀行的李行長也提到,將是重慶一個很好的創新。

第二,對於金融機構的建議。金融機構如果要做一個微觀主體,積極致力於促進綠色增長的話,他應該要有一個戰略,他的資源應該要從經濟的層面積極鼓勵支持綠色政策,同時限制不綠,所以內部應該建立一套體系,主要包含五個方面,這裡由於時間原因我就不多作解釋。

謝謝大家,我今天就彙報到這裡,謝謝。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