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86歲老人送學24年: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娃兒些快點走,上學別遲到了。”“不要逗留,早點回家寫作業。”……

每天上學放學,有一大群學生往返在到納溪區白節中學的鄉村道路上,走在他們前面的是“管得寬”的郭大吉。

「感動」86歲老人送學24年: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郭大吉護送孩子放學

今年86歲的他雖滿頭白髮、身體單薄,但走起路來卻很矯健;不論颳風下雨,他都堅持義務護送學生安全到校、到家,在學生的求學路上守護了24年

結緣護學路 退休老人送學24年

郭大吉有8個子女,如今全都成家立業,兒孫滿堂讓他倍感幸福。按理說,喝茶、聊天本應成為他退休後的休閒方式。然而,多年前的一件事,卻改變了郭大吉的生活軌跡。

白節鎮地形特殊,鄉村道路蜿蜒崎嶇,不少學生的上學路途遙遠。20多年前,一名學生在晚自習放學回家路上被社會青年糾纏,很多女生放學後都不敢獨自回家。聽聞此事後,郭大吉很是氣憤。

經過一番思索,老人決定每天親自護送學生們上學、放學,保護他們的安全。“當時,住校還沒興起,有些學生的家離校較遠,晚上回家很不安全。”就這樣,退休後的郭大吉堅持每天護送孩子,這一送就堅持24年,至今從未間斷。

「感動」86歲老人送學24年: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為了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上學、放學環境,郭大吉充當保潔員,清掃道路上的泥垢、垃圾等。他還一一記下沿路住戶的電話號碼,組織沿路村子的住戶,分段分組負責學生上學放學時的安全監控。

不解到支持 順口溜調侃“管得寬”

在剛開始送學時,郭老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孩子們的認可。“中國有一個四川,老頭老太管得寬”,這是當初一些“調皮”學生被郭大吉批評後編的順口溜。經過一次次送學路上的朝夕相處,郭大吉和孩子們的關係由陌生轉為熟悉,再由熟悉變為依賴,繼而成了娃娃們心中的“保護神”,口中的“保鏢爺爺”。

路上,一些頑皮的孩子不想上學,郭大吉總是耐心地勸說。幾年前,福華村的一名學生因家庭原因變得悶悶不樂,郭大爺察覺到異常後,在送學路上一次次和她交流,併到家中與其父母交談,最終讓孩子解開了心結。由於不少孩子離校都比較遠,郭老總是先將離家近的孩子送回去後,再繼續送家遠的孩子,而最後回家的總是他。


「感動」86歲老人送學24年: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郭大吉向新報記者講述送學路上的故事

看著郭大吉每日“早出晚歸”,老伴兒唐光明說他一天到晚找不到事幹,但郭大吉卻總笑著對老伴兒說:“等這些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他的苦心。”在郭大吉的影響下,他的老伴兒、同村村民也紛紛加入到送學隊伍,送學線路也從一條擴展到了多條,覆蓋了白節鎮各個村。“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幾乎都認識他,有的上大學了來報喜,有的工作後抱著孩子來送糖……”唐光明說起他時,滿臉自豪。

郭大吉的女婿張安明告訴新報記者:“如今,只要身體情況允許,他都會準時準點出現在送學路上,其精神也讓每個晚輩都受益匪淺,我們除了支持和參與這項工作外,也學習到了更多道理。”

“孩子們都說我管得寬,那麼我就要管到底,管一輩子。”郭大吉告訴記者,24年來,他一共護送了上萬名學生走出白節鎮,前後徒步2萬多公里。

默默在付出 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在郭大吉家中的牆壁上,貼滿了他一次次捧起獎狀的圖片,裡面有全國人民模範調解員、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關愛明天十佳“五老”等,都是對他這些年付出的見證。

郭大吉作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黨員,除護送學生安全上學、放學外,由他主持工作的“白節鎮郭大吉調解室”自2010年掛牌以來,共接待群眾千餘人次,受理糾紛數百起,郭大吉調解室成為當地老百姓解決糾紛的免費“專家門診”。

「感動」86歲老人送學24年:只要走得動就不會停

“放學了,娃兒們快些走。”“天黑了,注意安全,別貪玩,趕緊回家。”......郭大吉沙啞的聲音陪伴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這些孩子雖不是我的親孫,但卻是社會的子孫。如果有一天在路旁沒看見我,那我一定是‘倒下了’,只要我走得動,身體條件還允許,我就不會停止。”郭老樸實而堅定的話語,流露出他對下一代的無限關愛。

“不怕苦,不怕累,為人民;不圖名,不圖利,為革命。”這是郭大吉的座右銘。如今的他雖年事已高,但用實際行動不斷踐行著共產黨人的鏗鏘誓言,用愛心守護起了學生們的平安求學路。

供稿:新報記者劉泰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