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丨楊大林:敬業奉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丨楊大林:敬業奉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充分展示思想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凝聚全社會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以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進展新成就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今年3月起,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開展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經過嚴格規範的評選程序,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張富清等58位同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授予張佳鑫等257位同志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敬業奉獻的楊大林。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丨杨大林:敬业奉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楊 大 林

男,彝族,1978年9月生,中共黨員,生前系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西川鄉沙力村黨總支書記

2018年,被中共麗江市委追授為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被中共雲南省委追授為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4月,入選“中國好人”;2019年5月,被評為第七屆雲南省道德模範。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丨杨大林:敬业奉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楊大林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貧困落後的高寒山村,為村裡修路通電、發展產業、訪貧問苦。在連續奮戰250天后,因勞累過度,犧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麗江市寧蒗縣西川鄉沙力村,地處高寒山區,平均海拔近3000米,是國家級貧困縣裡最貧困地區之一,16個村民小組中有8個小組還未通電,沒有一條像樣的硬化道路,就連人畜飲水都難以保證。楊大林從當選村主任第一天起,就不遺餘力地解決通路、通電、通水問題。配套資金不足,他想方設法四處籌措,用家人的工資卡抵押貸款10萬元,自己賒賬租賃修路機械,發動黨員群眾投工投勞。經過幾年努力,終於修通了長達21公里的通組公路。他還自己貸款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解決了3個村民小組用電問題。在楊大林帶領下,逐步實現全村各小組通電、通路、通水,村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沙力村是全縣脫貧攻堅中的“硬骨頭”,要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產業支撐必不可少。為此,楊大林探索出一條“基層黨建+特色產業+農戶”的脫貧攻堅新路子。開始老百姓不敢種、不願養,楊大林就率先垂範。貧困戶沒錢投入生產,他就送種子、送羊羔、送豬仔,提供養殖技術,幫助農戶售賣。為儘快帶動村民致富,楊大林註冊成立隆欣黑綿羊養殖公司專業合作社。在楊大林推動下,如今沙力村發展起綿羊養殖和烤煙、中藥材、花椒種植四大特色產業。很多貧困戶參與這些產業而脫貧致富,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9戶934人,已有

170戶692人成功脫貧。

為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2017年4月2日起,楊大林一直奮戰在全縣“找問題、補短板、促攻堅”第一線。不管風吹日曬、颳風下雨,他加班加點走村串戶、深入群眾。全村636戶農戶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跡。經過楊大林和村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深入細緻的工作,沙力村特色產業不斷髮展壯大,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2017年12月9日,楊大林因在工作崗位上連續奮戰250天,勞累過度,不幸去世。

楊大林被授予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登“中國好人榜”。

·END·

雲南新聞廣播

廣播直播 節目回聽盡在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