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我曾在咨询中问过一位来访者:“你上一次觉得真正放松是什么时候?”

她低头想了很久,然后抬头问我:

“老师,什么是放松?”

我当时觉得一阵心疼,却也意识到,在这样压力巨大、每个人都拼命往前跑的时代,

放松真的是一件奢侈品,甚至有很多人忘了自己还有放松的权利。

不信,如果我问你同样的问题,你又会如何作答?你的回答会是上周、上个月、去年,甚至是几年以前……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有调查数据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中国人

日平均休闲时间是

2.27小时

,远低于欧美国家(想想你一天有几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

同时,中国人

平均年工作时间是2000小时左右

,远高于欧美国家,996、007早已成为很多人工作的常态。

一方面,我们忙得没时间休息,另一方面,在已然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里,不会休息,成为了更大的问题。

01.

明明很累,但睡不着

很多时候,我们好不容易有时间放松了,但是大脑依旧高速运转,造成了

“身休心不休”

的状态。

最直接的影响是,睡得越来越差。

《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90后和00后是最喜欢熬夜的人群,平均睡眠时间只有7小时左右,最少的甚至不到4小时。

很累,但睡不着,成为很多人睡眠的写照。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明明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有时候连换衣服的力气都没有,倒头就瘫在床上,但翻来覆去到后半夜都睡不着,眼睁睁的看着天黑到天亮,想着又要起床去上班了,就更睡不着。 于是,顶着疲惫的黑眼圈开始了新一天的轮回,

越睡不好越累,越累越睡不好,周而复始,崩溃的是情绪。

俄勒冈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略特·伯克曼说,

在当今社会,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干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我们的“累”更多出于心理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

高能情绪

让我们在该睡的时候依然保持兴奋。 比如悲伤、气愤引起我们情绪起伏比较大的,都属于高能情绪。很多企业推崇狼性文化,让员工打鸡血、拼一把,这些都会引发高能情绪。

当然,我们在白天还有可能对领导、对伴侣,甚至对路人产生强烈的情绪,这些都会

激活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引发战斗或逃跑反应

,让我们在该睡的时候,依然过度活跃,导致失眠。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另一方面,灾难化思维导致的焦虑,让我们难以入睡。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思维习惯,一件事情出了问题,就会联想到一连串糟糕的事情。 比如,一次的表现差强人意,就想到了老板因此对自己有看法,进而想到了自己可能被辞退,再也找不到好工作,然后就想到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就要一事无成,孤独终老了。

想着想着,大脑彻底被“吓”醒了,还哪里睡得着?而这样的焦虑时刻太多太多了,

关于孩子、伴侣、父母、工作,糟心事一件接一件,脑子怎么能放松休息。

02.

报复性休息,让休息越休越累

几天前,一位刚刚休了长假的朋友,开玩笑地跟我说:

“这个世界上,最需要休息的人,就是刚刚休假回来的人。

朋友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平时加班是常态。这一次,一狠心,国庆假期加着年假,休了半个月,到欧洲玩了一圈。

之前她还想着回来以后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没想到,一路行程紧张,感受到了一次身心极限的“拉练”。

休假归来,想到紧锣密鼓马上要开始的工作,她内心更加的崩溃:“我还需要一个假期才能缓过来啊!” 她这种休假方式,属于典型的

报复性休假。

平时太忙,没有时间,一旦有时间,一定要把平日里来不及做的事情,一次性地做完。

但是凡事有度,工作如此,休息也是如此,如此

过度的透支身体休假,反而会越休越累。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有人说,长假出游,对身体的消耗肯定不少,那我干脆宅着好了,吃饭、睡觉、追剧,身体零消耗,岂不美哉?

其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报复性休息。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 第一天,你觉得这样休假,太舒服了,生活就应该这样过。 第二天,好像没那么想睡觉了,长时间待在家里,有点闷,头有点疼。 第三天、第四天,一觉醒来,已经没什么兴奋感,

开始有点孤独、有点焦虑、有点后悔,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就这么虚度,是不是太浪费了……

这样,长时间的无所事事,不仅没有达到休息的目的,反而生出许多闲愁来,等到休息完,不是元气满满,而是“丧”字当头。

03.

学会休息,生活才会明媚

生活已然疲惫,如果再不懂得休息,生活真的只剩下了无望的疲于奔命,更谈不上成长、发展和美好生活了。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所以,在努力工作,学会生活之前,学会休息才是必修课,这里有两个方法提供给你。

  • 1.清除大脑内存。具体的方法是写睡前日记。

日记可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此刻的情绪

,另一个是明天的计划

睡前如果情绪过于丰富,会让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睡不好,所以,睡前如果有一些积累的情绪,比如,跟某人吵过架的愤怒,刚刚取得一个重大成就的兴奋,都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让情绪一点点倾泻出来,然后一身轻松地去睡。 另外,在日记中要写下明天的计划,尤其是当你明天有多项任务要完成的时候,写计划就更有必要了。 任务多,原本就容易让人焦虑,会侵占大量的大脑内存,把任务列在日记里,梳理出优先级,再多的任务也有了轻重缓急,感觉轻松了,也就自然容易休息了。

  • 2.给自己留白,去胡思乱想。

白天的大脑属于工作,属于别人,

休息的时候,就一定要给自己的留足空间,别让自己忙得没时间复盘、没时间改变,只剩了低效地重复。

有时候,我们无法欣赏一幅油画,是因为站的太近,而无法看到生活,是因为日日被裹挟在生活里。

在留白的时间里,允许自己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允许自己从生活中抽离开来,才能反过来看到生活的全貌。

“每天只有2.27小时属于你”:时间自由,是最高级的炫富

或者每天给自己固定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做一点能让自己彻底放松的事,看书、画画、做手工、冥想、瑜伽……

具体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自己从工作、家务、孩子这些琐碎里抽离出来,稍微喘一口气,不让自己活得像个没有温度的机器。

忙能证明你的价值,但休息,才是你忙完之后真正的意义。

学会忙里偷闲,你才不会总觉得累和匮乏。

生活再忙,都要好好休息,

每天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这是你能给自己最直接的关怀。

最后,祝你,今天睡个好觉。

-end-

张德芬空间“橙光计划”签约作者:若杉,若杉心理创始人,专栏作者,新书《阅己:做自己的心理顾问》已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