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合作醫療有哪些用處?不住院啥都沒有嗎?

靜心堂主人9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農合的好處主要表現在: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醫療保障的依託。

在中國農村,隨著舊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逐漸退出,造成了農村人口看病貴和看病難等現實問題,甚至一些農民因此而致貧和返貧。這極大地影響了農民生活質量並嚴重製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因此,農民迫切需要一種新型醫療保障制度,能夠滿足醫療和衛生保健的需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正是應農民對醫療保障的迫切需要而產生,為農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這一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大病實現統籌,個人賬戶可以累積轉存,解決了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增強了農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參保積極性,使得絕大多數農民願意為自己的健康投保。

二、新型合作醫療為大病醫療提供了保障。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供了大病統籌機制,參保的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交30元的保險費存入個人賬戶,就能得到國家、省、市、縣財政共計70元的補貼形成社會統籌基金,參保者大病治療所發生的費用就可以按規定的標準得到補償。

三、新型合作醫療管理和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與舊合作醫療制度相比,統籌層次高,管理體制健全,各級財政補貼到位,並逐漸形成了一體化的管理和服務體系。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縣為統籌單位,各鄉村的繳費都要交由縣經辦機構統一管理,並按照統一模式建立了縣協調委員會、縣經辦機構和監督機構,實行繳費、籌款、核算、管理和服務的一體化。一體化的管理和服務實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有效地規避了制度運行的道德風險問題,提高了制度的安全性和效率。根據遼陽市三個鄉鎮的無結構訪問調查,絕大多數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管理與服務體系比較滿意,只有個別農民認為服務需要改進。

新農合的保障內容:

保障對象: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保障範圍:

大病保險的保障範圍要與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相銜接。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應按政策規定提供基本醫療保障。在此基礎上,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高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佈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準,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各地也可以從個人負擔較重的疾病病種起步開展大病保險。

保障水平:

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Rice博樂


您好,首先很高興能做答此問題,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我也是每年都購買的,眾所周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以報銷一定的金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種病越來越年輕化,因此購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相當有必要的,那我結合我們家的情況來做簡要回答吧。

新型合作醫療作用。人的一生中難免都會生病,或大或小病,大病時你需要住院,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般可以報銷80%,但是這裡的80%僅僅是在患者所在地,跨地域響應的比例也會減少一點,當然有一部分是沒辦法報銷的,一般醫生也會跟你講。

不住院什麼都沒有嗎?不是的,確實如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大醫院除非住院才能報,一般門診打針沒辦法報,但是拿藥的時候還是可以報一點的,但是每個人每年只有400的額度,報完就沒有了,或許是為了扶持鄉村診所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診所無論打針或者拿藥都是可以報的。當時也有少數一些不能報,但總體的還是可以的。

個人覺得每年交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也不高,而且報銷比列大,即使你一年中沒大病小病,不買藥不打針不住院,也沒必要計較哪點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因此我覺得太有必要買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結合我的農村生活和個人感覺的簡要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有不對的地方請補充,也祝各位全家健健康康,謝謝。


邊境小克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農合報銷範圍,大致包括門診補償、住院補償以及大病補償等部分。

你的問題是“農村的合作醫療有哪些用處,不住院啥都沒有嗎?”是完全錯誤的,這裡我把門診補償的標準跟你講一下: 村衛生室門診報銷50%,封頂50元;鄉鎮衛生院報銷60%,封頂300元。以我們吉林省為例,2019年個人繳納270元,僅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門診就可報銷350元,遠超繳納的費用,這個賬你能算明白吧?

我們縣農村的農民在新農合的參合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實現了全覆蓋,說明廣大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高度認可的。

最後告訴你: 農村合作醫療,除了住院能報銷外,還有門診補償報銷!





白山浪哥


首先我很高興能做答此問題,我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我也是每年都購買的,眾所周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以報銷一定的金額,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種病越來越年輕化,因此購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相當有必要的,那我結合我們家的情況來做簡要回答吧。

新型合作醫療作用。人的一生中難免都會生病,或大或小病,大病時你需要住院,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一般可以報銷80%,但是這裡的80%僅僅是在患者所在地,跨地域響應的比例也會減少一點,當然有一部分是沒辦法報銷的,一般醫生也會跟你講。

不住院什麼都沒有嗎?不是的,確實如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大醫院除非住院才能報,一般門診打針沒辦法報,但是拿藥的時候還是可以報一點的,但是每個人每年只有400的額度,報完就沒有了,或許是為了扶持鄉村診所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診所無論打針或者拿藥都是可以報的。當時也有少數一些不能報,但總體的還是可以的。

個人覺得每年交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費也不高,而且報銷比列大,即使你一年中沒大病小病,不買藥不打針不住院,也沒必要計較哪點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因此我覺得太有必要買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結合我的農村生活和個人感覺的簡要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如有不對的地方請補充,也祝各位全家健健康康,謝謝!


我是張二哥


作為一個三農領域創作者,在這裡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必須向農民講清楚的問題。“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中國的一句老話。人難免不得病。如果一個家庭有一人得了大病,就可能拖累全家,對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建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農民參加合作醫療,首先是個人得益。從最低標準看,一年交10元錢,如果一旦得病,最高補償可達到1萬元,是個人交費的1000倍。其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政府扶持,政府支持的資金超過農民個人的出資,如果農民不參加,也是一種損失。再次,即使自己不得病,也等於幫助了鄉親,做了一件善事,今後自己有病,還有機會補償,在全年結束時可以享受一次免費體檢。如果一生不得病也不會吃虧,這是最大的福氣,是最合算的。


小四視野


現在農村鎮醫院,不住院,門診買藥都給報銷,用處很大,而且三保合一,農保和城鎮居民醫保差別不大,建議投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